欧洲中世纪史的书评 (53)

陈毓秀 2014-03-19 13:06:52

【读书笔记】历史的三个片段:读《欧洲中世纪史》

一 西罗马的覆灭或许是必然的,因为帝国实在太庞大了,一如远在东方的中国。在日耳曼摧毁西罗马之前,西罗马内部就腐朽堕落了。启蒙时代的哲人在反思帝国败亡原因时,往往将罪责归于基督教。一如五四运动的哲人,视儒学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就像吉本在《罗马帝国兴亡史》里...  (展开)
念迦 2008-01-07 22:38:37

中世纪的重要性

手头这本最新的中世纪史,随手翻看,即感头绪纷乱,术语繁杂,涉及的各种知识在时空上大都遥远渺茫,仅浏览书后所附索引和术语表,就可以想见译者为此书所耗费的大量精力。在现有学术世道和出版状况下,这种精神令我钦佩。前一阵读德国艺术史家Hans Belting的圣像史Likeness an...  (展开)
猪头妖怪 2008-10-02 12:33:58

向教科书致敬

路盲其实并不是完全不识路,只不过是认得的地方一小块一小块地各自东西、支离破碎,互相串联不起来,所以一出门依然还是找不到北。而这本《欧洲中世纪史》正是带给了我如此一种浑然一体的历史全局感。 迟至今日方才大致明白了天主教与东正教的纠葛、西方文明深厚宗教背景的缘由...  (展开)
子敛 2012-12-07 17:06:42

中世纪和现在

人们说起中世纪的时候,或多或少是带着偏见的。狂热、蒙昧、不宽容,如此种种。远去的历史不会为自己辩驳,于是这些就成了刻板的标签了。可在罗马帝国和现代欧洲的辉煌的两头中间看似黑暗的数千年,是有着如此深刻的酝酿积累——这种超脱具体人事的历史感,读西方人的史书尤为...  (展开)
strauss 2011-01-03 17:07:33

一次流畅的旅行

写作与翻译都不错,读起来很顺溜,比剑桥中国史要顺溜很多,适合像我这样习惯每天睡觉之前翻几页的童鞋。 担心读不完的童鞋大可放心,整本书篇幅不算长,即便只是每天翻翻十几分钟,事实上几周也就差不多了。 内容上跟其它书比,没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除了作者旗帜鲜明的...  (展开)
Richard Scor 2010-11-16 10:37:51

美国人写的不可多得的关于中世纪好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虽然英文标题里有一个"Short History", 但是整本书还是比较厚的,作者(2位)对欧洲中世纪的理解,可能受到了整本书本身主要着眼于中世纪的影响,好像有点过地突出了中世纪的正面作用(包括在亚马逊上的书评也有提到)。不过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出色的教材,其中对罗...  (展开)
小海 2008-12-14 18:08:19

中世纪的思维盛宴

在这样一个懒散的冬日午后,一个充溢着阳光的房间里靠在桌前,耳边流淌着许巍悠远的歌声在诉说着什么,实在是阅读一本关于中世纪的历史书的最合适的情形。那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争先恐后的从书中跃起,在阳光中的尘埃里,大声宣读着他们的理念,自满、虔诚、愚昧、睿智、...  (展开)
Gaiseric 2022-02-16 11:35:46

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并没有使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演进论或冗杂的术语来解释欧洲中世纪漫长的历史,而是从社会生活、社会思想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不同时代的图景,让我们真正理解中世纪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在书中,中世纪被被褪去了“黑暗”的外衣,而呈现出上承古典罗马、下启现代欧...  (展开)
丁丁虫 2015-10-15 11:16:41

笔记

欧洲中世纪史 2015-07-13 从12世纪历史学家亨廷顿的亨利的话中寻求慰藉: 吾之所成,望汝欣然受之; 吾之所误,以汝之爱正之。 2015-07-13 When Adam delved and Eve span, Who was then the gentleman?又可译作“男耕女织,谁人为仕?”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远古时期,男耕...  (展开)
upp 2014-02-05 18:33:50

对于国家史观的补充

写的速度很快,太多的东西放在天主教的一些思潮上了。相比较而言,对于历史事件反而过于简略。但作为欧洲史,好处是可以看到超越国家史的一些地方,因为欧洲这块地方,并不是很早就形成明确的国家的,比如英国就曾经合法的占有法国的一些地方相当一段时间。南法在历史上的大部...  (展开)
聂叫兽 2011-04-27 00:00:13

读书课作业

1. 西方公民社会在中世纪初现端倪。公民社会的基础是市民相信法制国家,而不是自己起来反抗。欧洲中世纪存在着教会法庭,王室法庭,庄园法庭和自治城市法庭。尽管当时的法律可能还很粗疏,审判可能不公,但这些存在各地的各类法院,对法律在社会生活的渗透和人们对法律生...  (展开)
公路电影演员 2009-03-02 02:54:50

第10版欧洲中世纪史

用几百页的篇幅,提纲挈领的介绍中世纪1000多年的历史,无疑是困难的。 但是这本书做到了。语言平实,不花俏,娓娓道来,堪称令人敬佩的学术态度。 还要赞一下译者。全书行文流畅,虽然免不了一些人名地名翻译上的瑕疵,但是放在今天,对比那些令人不堪忍受的,汉语都还说不...  (展开)
pluto 2011-08-27 16:33:10

向作者及译者致敬

翻译得不错。书写得不错!虽然本书是按照正统的史书样式来写的,但读起来并不枯燥。对欧洲的历史,以前了解太少了,关键是找不到好的了解途径。像这种脉络清晰而又不死板的史书,大陆实在是太少了。而能够流畅翻译成中文的作品,更是少见。看完这本书,对欧洲自罗马'衰亡'到C.E...  (展开)
绯村拔刀斋 2018-10-30 22:38:33

中世纪最佳入门读物

所谓中世纪,即从公元500年至1500年这横跨千年的历史,在之前历史学家的讲述中,中世纪是一个愚昧的、黑暗的、停滞的时期,是所谓的“黑暗时代”。«欧洲中世纪史»这本书力争打破这一错误观念,将中世纪介绍为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欧洲中世纪史...  (展开)
钧台子 2017-02-28 20:36:18

中世纪的对外战略——作为统一的和分裂的欧洲【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此书,脑容量大涨。虽仍继续看别的此类书,单词最为全面。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许多观点也与我不谋而合。以欧洲为主,以中东北非历史的相当叙述和拿捏,把漫长的中世纪述说得既有趣味性,亦有隽永的道理。作为了解中世纪欧洲的入门级著作,客观性很强,可读性很强,启发性...  (展开)
碧水丹崖 2012-12-15 15:16:22

学术译著的精品

“中世纪”这个名词,本身就不完全具备其字面的中性色彩。“黑暗愚昧”是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家们为了推崇变革的意义强加于这一时代之上的标签,已不再广为世人所认同;而人们对中世纪的了解,仍然有如雾里看花。时代久远,资料和记忆湮没,自然是重要的原因;其时间空间的...  (展开)
Banjo 2010-03-15 17:19:51

西方历史很好的切入点

有两点值得推崇: 1. 在全书的组织结构上,作者应该花了一番心思。虽然书题为“欧洲中世纪史”,但也涉及了之前和之后相当的历史时期。脉络分明,是了解西方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 翻译质量上佳,这一点实属难得,无需多言。  (展开)
momo 2022-03-13 13:13:06

中世纪女性

阅读这本书最初目的是想对欧洲中世纪史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总是频繁读到关于女性的历史,而在从前的阅读中我从未经历过这种情况。出于好奇心,我翻看了作者简介和前言,发现朱迪斯·M·本内特是一名女性学者,著有众多关于女性的专著和论文,在女...  (展开)
张沐夏 2021-02-16 06:05:08

【读书笔记】中世纪并非黑暗得没有一点星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言 1、5-15世纪,中世纪,the middle age,medieval;人类的意识“有如梦游,至多只是半醒” 2、早期:500-1000,动荡到稳定 【北魏-宋】 中期:1000-1300,稳步发展 【宋-元】 晚期:1300-1500,饥饿瘟疫,文明初现端倪。【元-明】【万历十五年,被甩开了】 3、现代1500-194...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3条)

订阅欧洲中世纪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