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胡适是20世纪的一个文化坐标,一种精神象征,一条思想脉络。即使放在2l世纪的今天,胡适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是普世意义上的一种价值选择。基于此,本著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胡适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和在公共领域中的表现。
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胡适身处的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
“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代,中国人陆逐步对胡适重开评价,这是一个“去妖魔化”的过程。胡适作为一个研究对象,逐步从学术领域过渡到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随着人们对胡适和胡适思想的深入,已经沉入历史背影中的胡适再度走向历史前台。本书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同时...
胡适是20世纪的一个文化坐标,一种精神象征,一条思想脉络。即使放在2l世纪的今天,胡适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依然是普世意义上的一种价值选择。基于此,本著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胡适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和在公共领域中的表现。
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胡适身处的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
“文革”结束后的1980年代,中国人陆逐步对胡适重开评价,这是一个“去妖魔化”的过程。胡适作为一个研究对象,逐步从学术领域过渡到文化领域和思想领域。随着人们对胡适和胡适思想的深入,已经沉入历史背影中的胡适再度走向历史前台。本书试图从资料本身形塑胡适,重在挖掘、梳理和呈现胡适一生的思想脉络,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发展、变化,更关注在他的思想语境中,作为知识分子的他对社会事务的关怀,同时,以人带史,由此折射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
胡适的前半生的创作者
· · · · · ·
-
邵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邵建: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任教文学理论。教书之余,读书与作。1980年代中期以后,写作以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为主。1990年代中期后,曾作知识分子研究。本世纪以来,以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为个案,从思想史角度作胡、鲁比较研究。2005年以来,另作胡适研究。与此同时,开始吋评写作。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成长年代(1891-1910)
一 “我是安徽徽州人”
二 幼年失怙
三 “我都得到感谢我的慈母”
四 童学书目
五 “穈先生”
六 “僧道无缘”
七 出山
八 在梅溪学堂跳级
九 思想的胎孕(一)
十 思想的胎孕(二)
十一 “为公学得了个好学生”
十二 堕落时代
十三 “我很挨近榜尾了”
【第二部分】 负笈北美(1910-1917)
一 路线图与时间表
二 走向乐观主义
三 “民有、民治、民享”
四 “小叙事”、“大叙事”
五 “吾对于政治社会事业之兴趣”
六 模拟大选中的“激进”与“保守”
七 民权政治的“初步”
八 “天赋人权说之沿革”
九 “第一次访女生宿舍”
十 世界公民(A citizen of the world)
十一 “自由政治者之大枢纽”
十二 字句之争
十三 “以人道之名为不平之鸣”
十四 “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
十五 尼采的“遗毒”
十六 消极和平主义
十七 与韦莲司谈“容忍”
十八 歌德的镇静功夫
十九 “爱国癫”
二十 从“不争”到“积极和平主义”
二十一 舌战富山接三
二十二 “波士顿游记”中的财产权问题
二十三 “波士顿游记”中的美国独立战争
二十四 危险的“国教”
二十五 “拆房”之喻
二十六 “舆论家”
二十七 “论革命”
二十八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二十九 “理想”的迷途
三十 “美人不及俄人爱自由”?
三十一 导师
三十二 管子的法治,孟子的民权
三十三 自由国度里的非自由一幕
三十四 袁世凯,还是威尔逊
三十五 沁园春•新俄万岁
三十六 杜威 哥大 博士(一)
三十七 杜威 哥大 博士(二)
三十八 杜威 哥大 博士(三)
【第三部分】 海归以后(1917-1927)
一 “如今我们回来了……”
二 1:3的新文化运动格局
三 与汪懋祖、钱玄同书
四 张厚载和林纾
五 反对“最后之因”
六 无声的义举及北大教授的收入
七 启蒙中的声音
八 “五四”的态度
九 质疑“根本解决”
十 枕上炸弹诗
十一 为周作人“作伐”和北大“某籍某系”
十二 第一次谈政治
十三 初试《努力》
十四 舆论家的态度
十五 “在一个共和的国家里,什么叫做悖主”
十六 联邦之路(一)
十七 联邦之路(二)
十八 联邦之路(三)
十九 “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
二十 “为了一个主张而来,为了主张的失败而去”
二十一 “不过我说的话,我想定然是不合时宜的”(一)
二十二 “不过我说的话,我想定然是不合时宜的”(二)
二十三 “百尺竿头掉下来”
二十四 “适之,你连帝国主义都不承认吗?”(一)
二十五 “适之,你连帝国主义都不承认吗?”(二)
二十六 1925年11月29日《晨报》殃(一)
二十七 1925年11月29日《晨报》殃(二)
二十八 “女师大风潮”和北大脱离教育部(一)
二十九 “女师大风潮”和北大脱离教育部(二)
三十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一)
三十一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二)
三十二 两个人的莫斯科(一)
三十三 两个人的莫斯科(二)
三十四 两个人的莫斯科(三)
三十五 两个人的莫斯科(四)
三十六 两个人的莫斯科(五)
三十七 “两个人的莫斯科”附
三十八 “欧游”过了是“漫游”
三十九 1927年的“博士”之谜
四十 对国民党的态度(一)
四十一 对国民党的态度(二)
四十二 第二次过日本
四十三 “这也可能意味着〔新文化〕运动的倒退”
【后记】理性思考,感性表达
【附录一】说有易,说无难——向胡适先生道一次歉,向江勇振先生致一次谢
【附录二】风雨苍黄五十年——胡适先生辞世五十周年感怀
· · · · · · (收起)
"胡适的前半生"试读 · · · · · ·
胡适一生好作日记,令人奇怪的是,他第一次出洋读书,在那近一个月的太平洋之旅中,居然无一字记载,真辜负了那漫长旅途的大好时光(当然也有可能是丢了,胡适曾自云:“1910年8月以后,有日记,遗失了”)。我们并不知道胡适出国伊始的经历和心历,尽管我们很想知道。好在从他追忆友人和给朋友的信中,还可以窥其点滴。 刚到美国,胡适便给国内朋友写信,由此我们知道了他此行东去的“路...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胡适的前半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胡适传论(上、下) 8.7
-
-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 8.1
-
-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8.5
-
- 胡适的情缘与晚境 7.7
-
- 胡适日记全编(1) 8.6
-
- 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 8.1
-
- 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8.0
胡适的前半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不宽容时代的小小自勉

随笔记一点感受和印象深的点

胡适之先生也要 骂人了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秀威資訊科技 (2008/04)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一湄私人书橱 (一湄)
- 复旦【政治学研究与方法】网站推荐书目 (小舟)
- 理想国 书香2013 (理想国imaginist)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想读的书-近代文学/学界/往事/传记 (bu6g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胡适的前半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東寫西讀 2012-05-03 17:22:13
从内心深处不喜欢这种以论代史、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当年我的乡梓唐德刚先生写《胡适口述自传》,皮里阳秋的案语、注脚多引人不快,借胡适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未免有喧宾夺主之嫌。唐先生后来索性另起炉灶写了一部《胡适杂忆》,总算是把“我的朋友胡适之”好好数落、挖苦一番。而本书的作者邵健先生总是在拿鲁迅和胡适作比较,国人总是有瑜亮情结的,扬此抑彼,是古非今,总是此一时彼一时,风水轮流转,这回儿风水转到绩溪胡氏... 从内心深处不喜欢这种以论代史、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当年我的乡梓唐德刚先生写《胡适口述自传》,皮里阳秋的案语、注脚多引人不快,借胡适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未免有喧宾夺主之嫌。唐先生后来索性另起炉灶写了一部《胡适杂忆》,总算是把“我的朋友胡适之”好好数落、挖苦一番。而本书的作者邵健先生总是在拿鲁迅和胡适作比较,国人总是有瑜亮情结的,扬此抑彼,是古非今,总是此一时彼一时,风水轮流转,这回儿风水转到绩溪胡氏,作者甚至引了以为不知名的前辈之言“20世纪是鲁迅的时代,21世纪是胡适的时代”,谁的时代并不要紧,关键在于这两位百年前的旧人物笔下的帝制末造中国世相时不时还在你我眼前应验,时代车轮再往前进步,有时也难免是在开倒车,而鲁迅先生对于国民性问题观察之深刻,随着年齿见长,也越加服膺先生目光如炬、钜细靡遗。 (展开)
0 有用 斯坦科维奇🌱 2012-01-31 18:09:33
了解胡适思想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0 有用 素斐 2011-11-25 16:37:05
好书
1 有用 漆園 2013-08-22 16:08:20
讀完此書,面對36歲之前的胡博士,自己可以斗膽說越過瞭解,進入理解的階段了。邵建老師做到了他對自己的要求:“理性思考,感性表達”。這書讀起來很順,很受益。
2 有用 [已注销] 2009-04-14 14:35:41
基本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