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心开始》的原文摘录

  • 平衡情绪的重点就是要认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源于内在,这是通往内心和谐的第一个线索。我们需要接纳自己,接纳生命是艰苦的,接纳人生中将会有重重的阻碍,接纳我们将犯下的许多错误,以及接纳许多人会误以为我们就是他们苦恼的源头。 (查看原文)
    phoebe.L 1回复 15赞 2012-08-26 16:45:46
    —— 引自第31页
  • 守则一:父母就是老板,他们的命令必须遵从,除非你能躲得掉。   守则二:父母永远是对的,因为他们知道得更多,而且有着超人的洞察力(他们可以看到你的未来)。   守则三:就算你确信自己是对的,守则二仍然成立。   守则四:你必须无条件地爱父母,因为他们创造了你,给你食物和住所,并且提供玩具和其他物质。   守则五:你必须压抑任何可能被诠释为不爱老板或不同意老板的情绪。   守则六:你必须为老板的感觉负责,因此你必须表现出社会能够接受的态度。你的某些行为可能让老板觉得糟糕和不高兴,或是感觉很好和快乐。   守则七:如果你不能表现出被人接纳的可爱行为,你就是个不值得爱的坏孩子。你将会因此受到老板的排斥,或者被抛弃。   守则八:你多数的真实感觉都是不被接受的,它们对老板有负面的冲击力。   守则九:老板不需要信守他的承诺,不过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必须要守信。   守则十:老板可以做不好的事情,即使危害到他的健康和福祉也无妨,因为老板比较年长和聪明。你却必须等到大了,才能沉迷于类似的有害行为。 (查看原文)
    Constance 10赞 2012-04-22 18:53:57
    —— 引自章节:十项童年生存守则
  • 只有在你检视内心深处时,你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向外探究的人只是在做梦,朝内挖掘的人终将开悟。——卡尔·荣格 (查看原文)
    X 2回复 6赞 2012-07-23 18:05:14
    —— 引自第105页
  • 情绪平衡的治疗就是要放掉过去,我们必须学会不带期望地生活。切记生命就是要不断地改变,你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放下不再为你效劳的事情。 接纳你的感觉,探索它们,成为负面情绪的观察者。接纳自己并爱自己,凡事顺其自然。 (查看原文)
    小白手 4赞 2012-08-08 20:46:21
    —— 引自第120页
  • 你或许无法控制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但绝对可以控制自己处事的态度,这就是情绪平衡的目的。我们日常生活里的每一天、每一瞬间,都提供了重新开始的机会。在这崭新的一刻里,请试着放下那些不再能为我们效劳的事物。如果我们不承担起这份责任,将会陷入软弱无能的信念,认为坏事总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己只是环境的牺牲者。 你一旦把自己看成是牺牲者,你就会变成牺牲者,你的能量体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你把自己从这种软弱无能的信念或感觉中释放出来,就跨出了挣脱过去的第一步。摆脱过往的束缚,意味着自由流动的能量、记忆或思想中不再有阻碍。 (查看原文)
    ppbird 4赞 2019-06-16 11:12:03
    —— 引自第23页
  • 要拥有某物,你必须先成为它带给你的那个状态。如果你能成为你所渴望的状态,就会轻易吸引你想要但不再需要的东西。 凡是使我们快乐的,都来自于爱。 (查看原文)
    legene 2赞 2017-07-03 17:29:15
    —— 引自第116页
  • “你的环境不会决定你未来的人生,它们显露的是到目前为止所选择的种种自我形象。”知觉只是我们对外界认知的一种主观上的扭曲。 (查看原文)
    小白手 2赞 2012-07-06 19:31:29
    —— 引自第26页
  • 如果快乐地逐流,我们的所见将一如科学的洞见:事物只是时空之中的发生,而那些发生也只是时间之流里的大小漩涡罢了。生活就是要学习妥协和适应环境。我们无法妥善处理情绪,乃是源自于自我排拒。我们排拒自己的情绪,只因我们对它们下了论断,认为它们是坏的、错的,但其实它们并非如此。情绪只不过是情绪罢了。如果我们可以接纳自己在任何时候的面貌和感觉,就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生命力。如果我们抗拒某部分的自己,实际上就是在弱化和摧毁让我们得以生存的心理和能量基础。 平衡情绪的重点就是要认清多游重要的事情都来自于内在,这是通往内心和谐的第一个线索。我们需要接纳自己,接纳生命是艰苦的,接纳人生中将会有重重的阻碍,接纳我们将会犯下许多错误,以及接纳许多人会误以为我们就是他们苦恼的源头。 (查看原文)
    小白手 2赞 2012-07-07 23:31:25
    —— 引自第40页
  • 梵文的“业”(karma)这个词,真正的意思是“行动”,我则偏好以“选择”来取代“行动”二字。业报即是有关我们所做的种种决定以及这些决定的结果。 业或是因果律,教导我们生命并不是一连串漫无目标的事件或插曲。生命中并没有牺牲者或施虐者,没有胜者或败者,也没有所谓的好运、厄运、巧合或命中注定。我们是全球网络里相互关联的灵魂,自由地做着选择,而且并不混乱。宇宙是个有秩序的相互连贯的系统,由固定的宇宙律法管辖。当所有的输入物都变成已知时,一切都可以预期。在我们的选择与其造成的结果之间,永远有可预期的关联。我们的生活是被我们控制的,尽管我们经常放弃那些选择而变成情绪的人质,成为需求和欲望的奴隶。 (查看原文)
    静物 1赞 2014-04-20 10:15:00
    —— 引自章节:业报与情绪:一个铜板的两面
  •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自己本有的神性,将会视他人为同等神圣的生命,甚至在对方不自觉时也如此对待他们。只有到达那种境界,我们才能够爱、尊敬并接受他人,而丝毫不在意对方的人种、背景、性别、年龄、宗教信仰、教育程度、信念、国籍以及社会或经济地位。我们将毫不费力地征服愤怒、恨意、嫉妒、贪婪,而拥有丰沛的爱、同理心、牺牲奉献的精神,以及柔软易感的心。 (查看原文)
    legene 2赞 2017-07-02 11:11:33
    —— 引自第8页
  • 生命中没有巧合,没有原罪,只有所谓的因与果。 我们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有时候意识心和潜意识心的目标不协调。 (查看原文)
    小白手 1赞 2012-07-05 19:33:22
    —— 引自第16页
  • 每当我们经历一次情绪波动,就有一股聚集的(或是潜在的)量子能量需要得到缓解。如果情绪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就会变成无法控制的能量形式,我们称为“自由基能量”。肝胆的能量是木能量,肾和膀胱的能量是水能量。木生火(心脏)。 (查看原文)
    小白手 1赞 2012-07-06 19:09:37
    —— 引自第14页
  • 某人说了一个谎,其他人就开始把它当成事实来说。我们想要牢牢掌握事物的主要理由,是因为不信任宇宙最终将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查看原文)
    小白手 1赞 2012-07-10 19:27:31
    —— 引自第55页
  • 有好也有坏,这才是件好事。有完美也有不完美,这样才完美。 (查看原文)
    小白手 1赞 2012-07-11 23:24:35
    —— 引自第74页
  • 只有在你检视内心深处时,你的视野才会变得清晰。向外探究的人只是在做梦,朝内挖掘的人终将开悟。 (查看原文)
    小白手 1赞 2012-07-16 20:23:35
    —— 引自第94页
  • “至乐”,即一种全然幸福的状态。至乐是一种没有任何理由就感觉很快乐的心境,也是幸福与自我的最高展现。……至乐乃是一种情绪彻底平衡的存在状态。你或许会问:如果没有快乐的理由,我为什么会感到快乐?难道生而为人不足以令你快乐吗?难道存在的本身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查看原文)
    艾玛forever 1赞 2012-07-20 21:25:22
    —— 引自第2页
  • 生命中最大的性福就是确信我们是被爱的,完全因为我们的本色而被爱,或者尽管我们是这样的人,依旧被爱。 身、心、灵整体系统的主要压力源分别是:恐惧、愤怒、创伤、悲伤、担忧、压力和过度兴奋。 (查看原文)
    小白手 1赞 2012-08-09 19:28:35
    —— 引自第141页
  • 你或许会问:如果没有快乐的理由,我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难道生而为人不足以令你快乐吗?难道存在的本身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查看原文)
    legene 1赞 2017-07-02 11:09:15
    —— 引自第3页
  • 我们生活中任何领域的痛苦、谴责或羞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对那个领域还爱得不够。驱赶不愉快的感觉(如罪恶感或惭愧)的最好办法,就是喜爱自己所拥有的感觉。借着轻松自在地接纳你的感觉与想法,而且不耗费能量去评断它们,只是大步地向前进,你就能解放自己,再度变得具有创造力。也就是说,能量再度自由地循环,而乱流的影响也消失了。 (查看原文)
    legene 1赞 2017-07-02 15:06:59
    —— 引自第25页
  • 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原由,就长远来看,结果总是为了我们好。 当我们到达第三个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行若无事的层次,我们将会了解无论置身何种情境,都是所有情境中最好的,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现实。 行若无事的状态也是一种信任的状态,信任神圣的意图与我们的意图是结合成一体的。 (查看原文)
    legene 1赞 2017-07-02 15:27:21
    —— 引自第25页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