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书评 (27)

都没差 2019-02-02 01:32:02

最后他得到了桂冠,却已不屑佩戴

又吃下一粒叔本华牌的镇心丸。每次读完叔本华心里都会涌出大把大把的安定感,是精神吃够了食量打出来的饱嗝。以下仅是我作为一个无哲学学习背景,纯业余杂食读者的片面之词。 一开始读叔本华,是因为读了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里头的第七章讲的就是叔本华。一下子就有...  (展开)
喵小咪 2016-07-09 16:53:34

读叔本华的《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并不是个爱读书的人,但是如果是自然科学和科幻文学我就会读的如饥似渴。。也许只是对文学不太感兴趣吧。。。 比如说,各种红的不要不要的言情小说,都市喜剧,玄幻小说,金庸古龙等等。。小学时候迷恋过一阵霸道总裁系列,上了初中便觉得有点不现实,遂弃之。上了初中便发现...  (展开)
曉知 2024-05-07 19:19:19

现代受苦指南(我们要如何获得自由和幸福)

我想叔本华和庄子一样,都是向往真正自由的人,他们感到痛苦,因为社会是非理性的,是不公正的,能给到他们的太少。 于是他们所致力的是免于痛苦,而不是寻求欢乐。维持对目前和未来看法的适度平衡,目的是避免过分注意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寻求安静和闲暇,企图获得一...  (展开)
笑笑 2022-03-27 23:10:31

没头脑和不高兴

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在不忮不求地过着小心翼翼的人生,仿佛旷野间一颗微小的蒲公英。读罢,顿觉我的书评只会言之无物,写出来也只会有顾影自怜的味道,实在酸腐。对于这个中蕴含的哲学体悟,除了会感慨叔本华的洞若观火,我只觉心中滔滔骇浪,带着打碎的水花星罗棋布。也许...  (展开)
福桃🍑 2023-11-08 11:25:48

再见,叔本华

读完《人生的智慧》两年后,第三次拿起了叔本华,这本《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更通俗、更鸡汤,虽然说是“积极思考”,但是字里行间的色调仍然是暗淡的孤独的。 两年前读叔本华,对他的理念产生共鸣,他的钟摆理论说:“人在各种欲望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满足时便处...  (展开)
阿甘疯人院 2022-09-27 01:39:07

快乐是偶然的,悲痛是必然的。习惯在玻璃渣子上行走,久而久之既不觉痛苦,也更容易感知快乐。 这本书的名字起的很绝,悲观汹涌,但作者仍然在思考这悲观的人生,用积极的态度。 独处(有价值的独处)是避免受制于他人的眼光和语言的好办法,虽说有点逃避的意味,但是诚如作者...  (展开)
A chi 2019-02-10 12:19:25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书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思考的力量 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 严格说来,要想有真理和生命必须有他自己的思想,原因在于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思想,才能彻底理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不过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 读书要思考,要运用,要把书中的知...  (展开)
朝雾之归乡 2017-04-14 16:17:10

哲学才是让人幸福的科学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录一些书中语句,以备可以随时读到,^_^ 最快乐的命运,不是去体验到最怡人的欣喜或是最大的欢乐,而是把生命带到终点,未遭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我们心境的平静愈少受到恐惧的扰乱,我们就可能更多地受到欲念和期望的鼓励。 当年事渐长,我们就变得容易说出“该怎...  (展开)
Autism 2023-06-25 01:40:15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前半本,叔本华的孤独论有时代局限性,且需要建立在丰厚的经济基础之上,因为他孤独到极致,现代社会普通人连一直孤独的资格都没有,做到叔本华那样,结果只能饿死。 后半本渐入佳境,探寻了智慧、人生、际遇、爱与死亡。对自己来说经过三年看过太多事情20多岁已然隐隐有了70岁...  (展开)
夜月懒猫 2023-01-31 21:14:58

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

基本采用翻阅式阅读,内容上没有精细的查看,或者因自身也是相对习惯独处的人,很多内容在我看来都是对于人生的积极思考,这一点倒是和书名相符,但其中对于独处、社交、伟大心灵之间的相关表述,感觉有种自说自话的感觉。 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 如书中所述,每个人都看到不...  (展开)
兜售梦想 2022-08-14 19:53:21

读后感

相比整体内容一致(应该是吧)的《人生的智慧》,这本书的标题更吸引我,如果这两本书名摆在我面前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本名叫《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书。 因为我自认为自己算是一个经常悲观甚至偶尔极度厌世的人,在心情非常糟糕的某一天里打开了这本书,想要从书中寻...  (展开)
赵寅成的女人 2022-06-15 18:50:20

积极思考下的悲观底色

是译文翻译风格的原因吗,还是叔本华的文风的原因呢。感觉很多章节鸡汤味过浓,极像世面上那种“成功学”类书籍句式。 比如:聪明之人应当....明智之人应当...高尚之人应当... 个人读着是有些反感和抵触的。 这类文字都是直接给出一些现象列举然后下“应然”判断,没有本质性剖...  (展开)
千万嬉皮🔫 2022-04-28 19:56:57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叔本华 82个想法 ◆ 五、阶段人生 >>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主要在于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待它,所以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有人认为它荒芜、枯燥和肤浅,有人觉得它丰富、有趣而充满意义。 ◆ 第一章 人生总论 >> 亚里士多德将人生的...  (展开)
年轻人脾气差 2022-03-22 20:23:12

我愿称之为人间清醒

第一次读叔本华还是他的《人生的智慧》,这是读的他第二本书,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人生总论”、“处己之道”、“处人之道”、“命运与世道”和“阶段人生”。叔本华五个部分的论述,几乎囊括了人一生的各个方面,对于现代社会,尤其是经常性焦虑的我来说,真的是很及时...  (展开)
Mike 2021-12-29 21:08:17

题目比较炫酷

题目比较炫酷,但不少观点已经散见在叔本华的其他作品中。 叔本华的文字本身是非常碎片的,所以可以基本可以当成类似于微博或者博客一样的看,前几个月看了,等几个月又接着看,丝毫不影响服用效果,以至于该书断断续续的读了差不多半年。 在各个国家中,玩牌都是社会上的主要...  (展开)
爱智慧 2021-10-20 21:20:58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社会崇尚庸俗,所有伟大的心灵注定孤独只是叔本华对其一生的总结 金句:我们全力以赴希望获得的东西,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发现已经不适合我们。 一般人只想如何“消磨”时间,有点才智的人是尽量如何“利用”时间。 人只有在单独的时候才显露本色;如果他不喜欢独处,他就不会喜...  (展开)
隆隆隆美儿🌊 2021-08-08 23:53:09

第一遍但不是最后一遍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同于曾教堂里听过的布道,虽然形式相同,但叔本华表达得更偏向于开导和指引,这本书应当读上三遍,它对人生有极好的总结。 我曾经的内心的平静来源于愚昧和无知,但时间在2020年停滞了一年,在时间停滞的那一年中我开始了思考,意识也就从那时开始萌芽,对我而言从那时起我曾...  (展开)
隐身荒野 2021-07-26 23:13:34

“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高度之上。”读书随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高度之上。”让我来解释这句话吧:你在他人之中能看见的,局限于你自己所拥有的。你的智慧的高下,严格地决定了你对别人了解的程度。”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 叔本华 一个人的眼光和想法,到底会随着自身所历的阶段,而不断更新。众生皆苦,我们的...  (展开)
安静 2021-04-26 16:18:20

世界是悲观的,但心灵可以是积极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后的又一本醍醐灌顶的哲学著作,每读一段都让我感到豁然开朗,这本书完全不输于《人生的智慧》。可是能是由于这本书是从叔本华《附录与补遗》中节选的一些片段所拼凑而成的书,所以每小节读完都觉得意犹未尽,毕竟缺少更多的推理论证,读起来那种...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7条)

订阅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