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性》的原文摘录

  • 一座小型的巴洛克剧场,位于遭到严重破坏的基地上,如今需要拆毁并择址重建。新地段位于主要干道旁边的有柱廊的街面上,背靠小巷,左侧为一个小广场。 (查看原文)
    趣多多 2赞 2013-10-21 09:29:23
    —— 引自第103页
  • 总的来说: 凡是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参照体系的空间位置,都会出现透明性现象。在那里,分级尚未完成,在一个级别与另一个级别间进行选择的可能性保持开放。 (查看原文)
    之宜 2赞 2021-10-02 15:22:46
    —— 引自章节:评论
  • “深空间的现实不断遭到浅空间暗示的反驳。”这在空间中任何一点都能感知;观察者一会儿觉得与一种空间秩序发生关系,一会儿又觉得起作用的其实是另外一种空间秩序。“结果张力越来越大,深入解读的动力由此产生。” (查看原文)
    之宜 2赞 2021-10-02 15:22:46
    —— 引自章节:评论
  • 特别是在一个建筑师们似乎将历史看作一台自动贩卖机,里面储满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形式和主题的时代里,迎来一种精确的工具(指透明性),在它的帮助之下弱化主题、形式和效果,使之回到“本质的事实和动力”的基本形态,不仅大有裨益,也能避免狂热,保持冷静。 (查看原文)
    之宜 2赞 2021-10-02 15:22:46
    —— 引自章节:补遗(1982年)
  • 形式,既不是自身的终结,也不是设计的结果,而只是设计的手段。 (查看原文)
    之宜 2赞 2021-10-02 15:22:46
    —— 引自章节:补遗(1982年)
  • 空间可以看作形式与功能的公共母体。 (查看原文)
    之宜 2赞 2021-10-02 15:22:46
    —— 引自章节:补遗(1982年)
  •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空间,恰恰是开放社会对大多数人的接纳和认可的结果。在那里,矛盾不仅得到容忍,也会得到尊重,它们被看作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内容,而对话的态度成为双方的共同利益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那些谋求远离复杂性、通过删减问题、求诸于想当然的权威或向“历史”投降来寻求避难所的社会,则往往把精力集中于个别的事物。 (查看原文)
    之宜 2赞 2021-10-02 15:22:46
    —— 引自章节:作为设计手段的透明形式组织
  • 平行透视、压缩景深、收缩空间、明确光源、倾泻物体、节制色彩、斜线与直线网格以及向周边发展的倾向,都是分析立体主义的特征。 (查看原文)
    昭歌山 1赞 2018-01-02 10:31:39
    —— 引自第27页
  • 在塞尚的习惯模式里,为了使主体和结构同时得到强化,他愿意采用多种多样但具体明确的光源。 (查看原文)
    昭歌山 1赞 2018-01-02 10:31:39
    —— 引自第27页
  • 包豪斯成角透视的重要性得到反复重申。这些特征都要求建筑师务必放弃平行透视原则。 他规避了任何潜在的不确定性。 失去了理解由真实的平面和想象的投影所界定的层化空间的机会,观察者也就无从体验表象空间与潜在空间之间的对立统一了。 在这一过程中,他却丝毫也不能够领会惟有在现象的透明性中才能体验到的含蓄的激情。 (查看原文)
    昭歌山 1赞 2018-01-02 11:28:23
    —— 引自第45页
  • 这种空间层化结构——空间赖以组织建构、具体赋形和清晰表述的机制,正是现象透明性的精华所在。 (查看原文)
    昭歌山 1赞 2018-01-02 11:28:23
    —— 引自第45页
  • “认识到由玻璃和混凝土所组成的实际的界面和其后那个想像的(但几乎与前者一样真实)的界面之间的关系,我们终于明白,此处透明性并未以玻璃为中介,而是通过唤起我们的一种感觉,即‘互相渗透但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形。’” (查看原文)
    Mr.彼岸 10赞 2011-03-05 11:38:37
    —— 引自第40页
  • 其他界面……都围绕这个基本界面来完成(本页第三段) (查看原文)
    Mr.彼岸 10赞 2011-03-05 11:38:37
    —— 引自第40页
  • 充满了一种空间维度上的矛盾(P42) (查看原文)
    Mr.彼岸 10赞 2011-03-05 11:38:37
    —— 引自第40页
  • 由此深空间的现实不断遭到浅空间暗示的反驳,结果张力越来越大,深入解读的动力产生(P43) (查看原文)
    Mr.彼岸 10赞 2011-03-05 11:38:37
    —— 引自第40页
  • “含蓄的激情(P45)” (查看原文)
    Mr.彼岸 10赞 2011-03-05 11:38:37
    —— 引自第40页
  • 这座住宅充满了一种空间维度上的矛盾,也正是凯普斯所指出的透明性的特征之一。在事实与寓意之间,辩证的往返片刻不曾停歇。深空间的现实不断遭到浅空间暗示的反驳,结果张力越来越大,深入解读的动力由此产生。将建筑体量纵向切割的五个空间层次和横向切割的四个空间层次无时无刻不在呼吁关注,这样的空间网络将最终引发无穷无尽的动态解读。 (查看原文)
    gjmakeit 2011-04-26 17:54:36
    —— 引自第43页
  • 透明性无所不包,它能吸收矛盾,也能吸收局部特异的内容,例如局部的对称,不致对整体的连贯性造成危害。 (查看原文)
    eidos 1回复 2012-11-04 22:18:07
    —— 引自第98页
  • 互相渗透但在视觉上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形 (查看原文)
    趣多多 2013-10-11 09:29:11
    —— 引自第40页
  • 总的来说:凡是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参照体系的空间位置,都会出现透明性现象。 (查看原文)
    趣多多 2013-10-16 10:24:23
    —— 引自第61页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