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柯林·罗等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译者: 金秋野 王又佳
出版年: 2008-1
页数: 120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膜带勒口
丛书: 建筑学经典建筑理论丛书
ISBN: 9787112095483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译者: 金秋野 王又佳
出版年: 2008-1
页数: 120
定价: 25.00元
装帧: 平膜带勒口
丛书: 建筑学经典建筑理论丛书
ISBN: 9787112095483
内容简介 · · · · · ·
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所撰写的《透明性》的英文版最初发表于1964年(《Perspecta》第8期),1968年德文译本出版。此书已经成为所有建筑专业学生重要的现代参考文本之一。
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共同发起了建筑学团体“得州游侠”,参与者还有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沃纳·塞利格曼(Werner Seligmann)和伯纳德·霍伊斯里(Bernhard Hoesli)。与他们的教学事业相联系,这个团体的成员寻求一种新的建筑学设计方法,并将他们的理论模型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他们的方针建立在作为现代时期、现代建筑客观基础的知识结构之上,最后在名为《透明性:物理层面与现象层面》的文章中达到顶峰,这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他们的理论原则。
这一版本的《透明性》同时收录了伯纳德·霍伊斯里的评论和沃纳·塞利格曼的序言。
透明性的创作者
· · · · · ·
-
柯林·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柯林·罗和罗伯特·斯拉茨基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共同发起了建筑学团体“得州游侠”,参与者还有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沃纳·塞利格曼(Werner Seligmann)和伯纳德·霍伊斯里(Bernhard Hoesli)。
目录 · · · · · ·
德文版序言
“透明性”:探寻与现代建筑原则相匹配的可靠设计方法
透明性:物理层面与现象层面
评论
补遗(1982年)
作为设计手段的透明形式组织
“透明性”:探寻与现代建筑原则相匹配的可靠设计方法
透明性:物理层面与现象层面
评论
补遗(1982年)
作为设计手段的透明形式组织
丛书信息
· · · · · ·
建筑学经典建筑理论丛书(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建筑评论》《差异》《建筑经典读本》
等
。
喜欢读"透明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透明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 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 8.5
- 建筑氛围 8.7
- 空间操作 8.3
-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 7.9
-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8.3
- 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 8.5
- 场所精神 7.9
- 锚 8.1
- 现代建筑设计案例 8.9
- Louis I. Kahn 9.5
透明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我想说这个版本翻译不怎么样好吗 | 来自moonjay | 14 回应 | 2020-04-28 10:29:34 |
谁有这本书 可以借阅 或卖我吗 | 来自自在 | 2016-05-06 11:52:45 | |
怎么才找得到英文版的呢..... | 来自KAS大勤勤 | 1 回应 | 2010-10-16 10:27:05 |
不懂 | 来自億年`` | 2010-10-01 23:21:25 | |
郁闷 | 来自gloom | 2008-11-14 22:33:0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Birkhäuser Basel (1997)9.5分 140人读过
-
St Martins Pr (1995)9.0分 101人读过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9.2分 13人读过
-
Birkhäuser Basel (199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建筑 及其相关 (Nobervem)
- 建筑人必看的书们 (理想国)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豆瓣五星图书【建筑】 (爱玛·包法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透明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YE 2012-05-21 20:14:32
考虑看看拼贴城市,读罢对于透明性的理解太悬浮。个人觉得霍伊斯里的评论部分功力要强大很多,柯林.罗的思考直接从立体主义绘画过渡到建筑部分读的感觉甚是生硬,况且对于格罗皮乌斯的批判过于苛刻了,除此不敢讳言!
2 有用 Kris 2012-12-04 17:01:56
嗯 有些偏激 想起了初中的语文老师 笔者写道“窗前垂挂着灰色窗帘” 老师说此处说明笔者内心抑郁 将窗帘比作灰色 但笔者说 窗帘真是灰色的!
5 有用 观照 2013-03-22 19:30:00
两个概念。“物理的透明”人人皆懂,而“现象的透明”即为观想与客观之间差异性体验,这样的空间必会是丰富的层化结构。“相互渗透但在视觉上不存在彼此破坏的情形”,也就是康所说的“度量和不可度量的结合”,澍哥所坚持的建筑实体和复活气氛之间的结合。但此书更强调的是多层渗透空间和体验中差异性的感受。
4 有用 照夜白 2016-09-23 20:01:25
1刷:现象透明性是当两种或以上空间系统在同一区域发生交叠时产生的,能使空间具有丰富的可读性。(2014.1)2刷:两年后能看懂许多了,“透明性”在文丘里那里已经出现了,柯林罗对其做了系统阐释,正式提出来,而霍伊斯里将透明性做了拓展,引入教学;实体与空的相互成全,2套以上空间系统的重叠所带来的张力和多义性,丰富了现代主义的类型和内容;应把空、建筑内的公共空间和建筑内的“内部”空间三者理解为一个相互关... 1刷:现象透明性是当两种或以上空间系统在同一区域发生交叠时产生的,能使空间具有丰富的可读性。(2014.1)2刷:两年后能看懂许多了,“透明性”在文丘里那里已经出现了,柯林罗对其做了系统阐释,正式提出来,而霍伊斯里将透明性做了拓展,引入教学;实体与空的相互成全,2套以上空间系统的重叠所带来的张力和多义性,丰富了现代主义的类型和内容;应把空、建筑内的公共空间和建筑内的“内部”空间三者理解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状结构,既不是三元对立,也不是树状层级;当建筑产生透明性能够拼贴进早已在场的城市时,若还想保持整体性,文丘里的“折射”概念与凡艾克发轫的结构主义做法可提供借鉴,最理想是由社会形式产生行为结构,进而投射出空间结构。总之,“透明性”与“空间结构”将帮助构成一种有“结构”且有空间品质的城市建筑。 (展开)
22 有用 城市笔记人 2008-10-12 06:57:34
I read the english version, not the chinese one; regarding the original, I would recommend this book as a required text for architectural theory.
0 有用 Zephyr 2024-11-27 01:00:04 广东
书还是太难读了
0 有用 马小鹿儿 2024-08-30 00:47:11 江西
读完理论部分,感觉非常牛逼 比柯布的理论深多了,而且既可以作为设计方法,也可以作为研究的角度 虽然从现象的透明性角度来说,文中举例的柯布西耶的作品比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灵活很多。但其实我一直觉得无论从对现代之后的建筑教育的影响,还是可学习性方面,包豪斯还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我还是需要再多看一些案例,才能理解的更透彻吧
0 有用 An(圈养) 2024-06-10 23:39:01 广东
这本书需要一定的基础,不然读起来晦涩难懂
0 有用 M J 2024-03-18 11:58:09 浙江
我什么感觉评论和原文讲的不像是一个东西.学校学的像是评论里的内容,是用物理的透明性来解释现象店透明性,而科林罗想讲的想说的远远不止于此
0 有用 不将就 2024-02-23 15:42:28 湖南
读了一遍,没太看明白。字都认识就是捋不清楚意思,修为不够,有时间再看一遍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