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的书评 (14)

刚读完,觉得第二编的二、三、四章最好
很早就想读这本书,年初听说出了中译本,很是兴奋。川胜与谷川齐名,他毕生唯一的一本书却迟迟没有中译,益发让人惋叹他的早逝。 此前,川胜的文章在国内比较容易找到的,只有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的两篇,一篇从汉末豪族共同体对抗领主化倾向的角...
(展开)

六朝贵族社会是怎么形成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于日本京都学派来说,内藤湖南以文化史观为出发所确定的历史分期论是绕不开的基础,其核心便是通过“唐宋变革论”所揭示的近世论及以“贵族制论”所描绘的中世论,而后者是前者的起点。具体地来说,他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三个时期,期间穿插两个过渡期,即: 而内藤湖南的继任... (展开)
【转】林晓光:重探日本“中世贵族社会论”的领域
作者简介:林晓光,1981年生。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神户大学博士联合培养。曾任教于浙江大学、九州大学,现为大阪大学大学院人文学研究科准教授。从事中古文史研究,兼事日本文学、学术翻译及艺术学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王融与永明时代》《萧赜评传》,翻译出版《东洋文化史研...
(展开)

【轉】王彬:從俯瞰到近觀——六朝貴族制研究省思
原刊《中國史研究動態》2017年第1期,引用請參原刊。 六朝貴族制在日本的東洋史研究中可謂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相關學術史回顧不勝枚舉(較全面的如中村圭爾《六朝貴族制論》,《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中華書局,1993年)。中文學界很少使用“貴族”一詞,一...
(展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讲魏晋南北朝(南朝部分)历史,与《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讲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北朝部分)内容互补。以“乡论”为主线,结合军事、经济方面的论述,分析了魏晋以来门阀豪族形成、兴盛及衰亡过程。将不同时期的论文串成一本书,毫无违和感,最关键是,学术著作能够写出宫斗小说的...
(展开)

作者对渡江之初司马睿兵力多寡定位失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田余庆老先生在这方面确实提的不多,所以这本谈到的这块颇被推崇。 但两位先生所论,都是数十年前的著作,有疏失也有武断。以我所见,近人谈三窟,谈江州,有更准确的认识,李海默是其中佼佼者,不可不读。 司马睿渡江之初,依赖南士以及他们的兵力,是很多学者都提过的观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