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震中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3-1
页数: 528
定价: CNY 90.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ISBN: 978751612158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3-1
页数: 528
定价: CNY 90.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ISBN: 978751612158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国族想像,公私分野【2】 (南池子)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大旗虎皮)
- 【人文社科 歷史和考古專題】 (Déjà-vu)
- 十月 (观亓不语)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稼轩门下走狗 2023-02-04 14:46:53 北京
如同作者所说,古代国家起源研究,既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从实践上说,本书认为弗里德、塞维斯的阶段划分不足以概括中国早期的情况,因而提出了由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到社会初步分化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到都邑国家形态的所谓“聚落三形态演进说”。这一说法,暗用了弗里德、塞维斯关于社会分层和演进的理论,且仅着眼于聚落的规模和布局,过于表面和肤浅,意义不大。本书又认为日本学者的城市国家——领土国家——帝国,... 如同作者所说,古代国家起源研究,既是个实践问题,也是个理论问题。从实践上说,本书认为弗里德、塞维斯的阶段划分不足以概括中国早期的情况,因而提出了由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到社会初步分化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到都邑国家形态的所谓“聚落三形态演进说”。这一说法,暗用了弗里德、塞维斯关于社会分层和演进的理论,且仅着眼于聚落的规模和布局,过于表面和肤浅,意义不大。本书又认为日本学者的城市国家——领土国家——帝国,及苏秉琦的古国——方国——帝国等说法,不符合中国的情况,转而提出邦国——王国——帝国的说法。实际上,这三种说法只有概念和名称上的区别,在史实认定上差别极小,因此新说对这一课题的推进不大。从理论上说,本书与摩尔根、恩格斯、弗里德、塞维斯等诸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对话。一本刚过及格线的书。 (展开)
0 有用 Hector 2022-10-30 02:35:38 陕西
酋邦理论的一个版本,加入邦国和王国的区别
19 有用 佾 2016-12-18 13:08:22
强行用马恩来论证中国的文明起源,这点让我非常反感且恶心。不过倒也符合二重证据法。可惜我不大懂考古学,也看不出那些遗址有啥名堂。
0 有用 sunshine 2025-03-20 19:00:38 浙江
正好和张光直的《考古学专题六讲》搭配食用
0 有用 無名十哲 2023-08-17 11:21:19 海南
史学的考据论证与考古学的成果真的是息息相关,比如陪葬品的多寡、是否有大型宫殿等便是社会不平等之表征,作者根据考古之成果追踪上古中华演进之轨迹,溯源民族之滥觞。华夏由一个个原始部落变成聚落又建成邦国再行成王国,逐渐集权的过程带来了国家的形成,同时不平等的阶级社会也伴之而来,不过囿于生产力的匮乏,突破血缘走向地缘统治的王权还是要假于神权之名,如颛顼绝地天通后能与天神沟通的就只能有王,名分有了之后就是以... 史学的考据论证与考古学的成果真的是息息相关,比如陪葬品的多寡、是否有大型宫殿等便是社会不平等之表征,作者根据考古之成果追踪上古中华演进之轨迹,溯源民族之滥觞。华夏由一个个原始部落变成聚落又建成邦国再行成王国,逐渐集权的过程带来了国家的形成,同时不平等的阶级社会也伴之而来,不过囿于生产力的匮乏,突破血缘走向地缘统治的王权还是要假于神权之名,如颛顼绝地天通后能与天神沟通的就只能有王,名分有了之后就是以理服人,“王”字的演变也是从斧钺的形状发展而来,族权、军权、神权三位一体才是王权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