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对于一本写尸体的书而言,“嬉笑而滑稽”似乎不可能,但玛丽·罗琦做到了。
本书将向你讲述人类死后继续在历史上留下的点点滴滴,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已湮没淡忘,但他们死后的贡献通过书籍诉说着他们的不朽。尽管有时显得那么怪异,令人惊奇,但总会激发你强烈的兴趣。从医学解剖的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严谨、从暴露隐私到尊重隐私,系统介绍了人类医学所走过的这段历程。科学幽默作家罗琦女士用并不悬疑、造作,但却出奇冷静、科学、严谨的话语,讲述了一个个尸体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获得过如下荣耀——
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科学星期五”“2003年最佳书籍”
《洛杉矶纪事报》“2003年最佳书籍”
《娱乐周刊》“2003年最佳书籍”
《拉斯维加斯信使报》“2003年最佳...
对于一本写尸体的书而言,“嬉笑而滑稽”似乎不可能,但玛丽·罗琦做到了。
本书将向你讲述人类死后继续在历史上留下的点点滴滴,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已湮没淡忘,但他们死后的贡献通过书籍诉说着他们的不朽。尽管有时显得那么怪异,令人惊奇,但总会激发你强烈的兴趣。从医学解剖的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严谨、从暴露隐私到尊重隐私,系统介绍了人类医学所走过的这段历程。科学幽默作家罗琦女士用并不悬疑、造作,但却出奇冷静、科学、严谨的话语,讲述了一个个尸体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获得过如下荣耀——
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科学星期五”“2003年最佳书籍”
《洛杉矶纪事报》“2003年最佳书籍”
《娱乐周刊》“2003年最佳书籍”
《拉斯维加斯信使报》“2003年最佳书籍”
《西雅图时报》“2003年最佳书籍”
《圣荷西信使报》2003年50本最佳书籍
亚马逊网站2003年编辑推荐书籍
入选巴诺书店 “发现新的大作家项目”
入选博多书店文学选集
获得2003年博多书店原声文学奖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得到过的媒体赞誉——
“权威作家罗琦,无尽的好奇,捧腹的诙谐。她的研究一丝不苟,笔法迷人。”
——亚当·伍格,《西雅图时报》
“这本离奇而有趣的读物,为生与死,为医务人员,提供独到的看法。掩卷之际,你会赏识人类尸体的奇妙。”
——塔拉·帕克-波普,《华尔街日报》
“对于一本写尸体的书而言,‘嬉闹而滑稽’似乎不可能。然而,罗琦能做几乎不可能之事;她写的这本书,充满敬意,又帮助读者增长见闻,同时率性而发,富有机趣。”
——《出版家周刊》,星级评论
“你不会忽视这本书。每个细节都引人入胜。罗琦娓娓道来,读者不能释卷。”
——亨利·基瑟,《芝加哥太阳报》
“笔调活泼,出人预料。”
——马克·罗左,《纽约人》
“作者机智的措辞,为对人类尸体的研究,为尸体在研究中的作用,灌注了新的活力。为社会贡献某种好东西,到死也是不晚的。”
——克里西·波斯科,《每日新闻》
“玛丽·罗琦是一个濒危物种:一位具有幽默感的科学作家。她竟然能使可怕之事听起来有趣,却又不触犯死神的尊严。”
——布莱恩·理查德·博伊兰,《丹佛邮报》
“赏心悦目……这是一本奇妙的读物。”
——蒂姆·瑞德蒙德,《旧金山海湾卫报》
“罗琦的笔法轻松,把病理学史的那些怪异的插曲写得出神入化。死亡或许会笑到最后,但罗琦能在恐怖之中嬉戏。”
——吉尔伯特·泰勒,《书单》
“对无生命之躯体,罗琦采取迈克尔·摩尔的方法,以别具人情的方式接近尸体处理业。她把幽默的趣闻和历史上的掌故联系起来。”
——托尼·麦克米纳敏,《格言》
“罗琦的笔法,宛如与你促膝长谈,面对绞刑架也笑得出来,把书写得生气盎然。”
——亚历克斯·阿布拉莫维奇,《人民》
“罗琦似乎故意帮助我们(和她自己)更好地理解死亡的意义,或者说,起码是要使一个人自己的死有意义。”
——斯蒂夫·菲特,《芝加哥论坛报》
“罗琦的笔触,亦庄亦谐,游刃有余,却不煽情。她讲述尸体的那些超人之举,笔法清晰而泼辣,她使我们相信,人不免一死,但死也有趣。”
——艾丽卡·博内特,《陌生人》
“探索的决心,关注的眼睛,以及讨人喜欢的幽默感,作者玛丽·罗琦写了一本与尸体的历史和尸体在目前的用处的书。”
——黛博拉·拉芙,《理查蒙德时报快讯》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只要你翻开它,你就欲罢不能。”
——威廉·温克,《威斯康辛州杂志》
“罗琦写了一本奇异而有趣的书,她的研究感人而充满敬意。她勇敢地踏进了我们不想进入的领域。”
——南希·苏摩尔斯,《坦帕论坛报》
“玛丽·罗琦的书确实有趣,肯定会成为一本经典读物。”
——唐纳德·科林斯,《论坛评论》,匹兹堡
“罗琦的风格非常温暖,她对令人啼笑皆非的异常细节明察秋毫。死尸从来不像在她的书里这么有趣。”
——迈克尔·杰夫,《快报》,圣安东尼奥
“古怪、阴暗,相当机智。该书把死亡描绘得滑稽可笑、别有情趣,而且还奇怪地引人入胜。”
——苏珊·奥瑞安,《兰花贼》作者
“引人入胜,滑稽可笑;敏于观察,探索幽微,玛丽·罗琦的《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是一本重要读物,记录对处理尸体的方式——不假文饰。这项研究令人羡慕,逸闻趣事选择审慎,文笔生动活泼。”
——卡勒博·卡尔,《精神病学家》的作者
“玛丽·罗琦证明了我们许多人早就疑心的一件事情:生活中真正的迷人之处,只在你死了的时候才开始。我特别欣赏关于头移植、木乃伊黑市以及如何说清楚你确实死了的那些部分。”
——乔·昆南,《天啊:一个愤世者对圣徒地位的短命探索》的作者
“玛丽·罗琦是本世纪最令人捧腹的科学作家。如果这听起来像是假意的奉承(甚至挖苦),那么该书的每一页都有相反的证据。《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告诉我们尸体在哪里,尸体有何用,以及尸体必须讲的那些令人惊异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该书能够在尸体那里发现幽默,而不触犯其尊严。死尸万岁。”
——博克哈德·比尔格,《忽悠傻瓜》作者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玛丽·罗琦Mary Roach
1959年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卫斯理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现为自由作家,《美国国家地理》、《新科学家》、《连线》的专栏撰稿人,《美国科学与自然写作年度选2011年卷》主编,2012年获得哈佛世俗协会颁发的拉什迪奖,同年还被MaximumFun.org授予科学调查特别奖。迄今已有五本科普畅销书问世,风格幽默搞怪,可称为当代最令人捧腹的科学作家。
已出版作品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
《见鬼,科学推倒来世》Spook: Science Tackles the Afterlife
《科学碰撞“性”》Bonk: 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
《打包去火星》Packing for Mars...
玛丽·罗琦Mary Roach
1959年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卫斯理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现为自由作家,《美国国家地理》、《新科学家》、《连线》的专栏撰稿人,《美国科学与自然写作年度选2011年卷》主编,2012年获得哈佛世俗协会颁发的拉什迪奖,同年还被MaximumFun.org授予科学调查特别奖。迄今已有五本科普畅销书问世,风格幽默搞怪,可称为当代最令人捧腹的科学作家。
已出版作品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
《见鬼,科学推倒来世》Spook: Science Tackles the Afterlife
《科学碰撞“性”》Bonk: The Curious Coupling of Science and Sex
《打包去火星》Packing for Mars: The Curious Science of Life in theVoid
《消化道历险记》Gulp: Adventures on the Alimentary Canal
译者简介:
王祖哲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艺术哲学、美学、文学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别逗了,费曼先生!》《居里一家》《地球简史》《神圣几何》《夏娃的种子》《另类美国史》《爱因斯坦的小提琴》等近二十余种译著出版。
目录 · · · · · ·
Chapter 1
人头可怕,浪费不得
在死人头上练习手术
Chapter 2
解剖之罪
盗尸与其他肮脏的故事
Chapter 3
死后生活
人体腐烂与防腐
Chapter 4
死人开车
人体车祸测试与冲击忍受力研究
Chapter 5
黑匣子之外
乘客遗体讲述坠机故事
Chapter 6
死尸参军
与子弹和炸弹有关的棘手伦理问题
Chapter 7
神圣的尸体
十字架实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You can't specify what happens to you when you donate your remains to science, only what doesn't happen. The dead people whose parts Glover and Corcoran have plastinated over the years checked a box on thei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onor form indicating that they did not object to "permanent preservation", but they didn't request it specifically. Here’s the other thing I think about. It makes little sense to try to control what happens to your remains when you are no longer around to reap the joys or benefits of that control. People who make elaborate requests concerning disposition of their bodies are probably people who have trouble with the concept of not existing. Leaving a note requesting that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travel to the Ganges or ship your body to a plastination lab in Mich...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95% -
There is a passage in the Buddhist Sutra on Mindfulness called the Nine Cemetery Contemplations. Apprentice monks are instructed to meditate on a series of decomposing bodies in the charnel ground, starting with a body “swollen and blue and festering,” processing to one “being eaten by… different kinds of worms,” and moving on to a skeleton, “without flesh and blood, held together by the tendons.” The monks were told to keep meditating until they were calm and a smile appeared on their faces. I described this to Arpad and Ron, explaining that the idea is to come to peace with the transient nature of our bodily existence, to overcome the revulsion and fear. Or something. We all stare at the man. Arpad swats at flies. “So,” says Ron. “Lunch?”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0%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 条 )

尸体居然有这么多用法??

人类尸体的N种奇异用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支持器官与组织捐献,但我惊讶地得知所捐的皮肤有些不曾为烧伤病人植皮,而是给处理 一番,派了美容的用处,用于把皱纹撑平,用于把阴茎增大。尽管我不会由此而持有什么先人之见,但我坚持我的信念:决不可以把捐献的皮肤弄在别人的内裤里。” 美国卫斯理大学心理学专业毕... (展开)
> 更多书评 62篇
论坛 · · · · · ·
这本书闲置 求收留 | 来自AMIGO | 2 回应 | 2019-01-29 01:03:46 |
尊敬的各位大豆神翻得怎样,给个说法吧,谢谢! | 来自mingkoukou | 31 回应 | 2018-01-24 02:12:06 |
为什么我发表的书评被豆瓣给删了啊 | 来自JaneYao | 2 回应 | 2013-10-22 16:13:57 |
僵尸的奇异生活 | 来自钟隐 | 2 回应 | 2013-07-09 13:43:37 |
2004年英文版 | 来自喵呜 | 2013-07-04 16:03:2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Tantor Media, Inc. (2003)8.6分 78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04)8.3分 385人读过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7.4分 66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04)8.0分 5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康永少爷的私读之公开书房内地SP(不断更新) (小锡兵)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3(上) (ICE CHAN)
- 果壳出品 (果壳阅读)
- 豆瓣读书2013年度最受关注图书-非虚构类 (豆瓣读书)
- 書名持續奇葩中。。。。 (嘿姆嘿姆嘿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水红 2014-07-21 13:01:18
我只好认为是翻译的问题,好多地方不连贯,看起来怪怪的
0 有用 听说 2013-07-23 14:21:27
没有red market写得好。
3 有用 临时昵称 2013-08-19 11:18:23
书名跟章节题目都很耸动,不过翻译、排版差到难以忍受,还有很多错别字……现在好多科普书都主打冷知识,玩命卖“geek心中有真爱”的噱头,但大多做得都挺烂。
1 有用 生煎馄饨秃子 2014-02-09 17:07:37
作者写得很好玩,很多地方真是黑得漂亮。讲人肉那章把天朝黑得体无完肤。最后一章提到的处理尸体时要把死者家人的愿望要置于死者的愿望之上这一观点真是无比认同,无论一个死者是谁,怎么死的,家属才是最后需要承担住一切的人。
1 有用 蝌蚪往人 2016-04-01 20:47:11
本来要查点尸体腐烂的资料,结果这本书也就写了几段话吧。更多的是很多有趣的内容。我们没法忽视尸体,因为我们都会死亡。作者的笔调充满了幽默感和温情,人类文明的进步让人心头温暖。只是里面提到天外奇谭的中国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未免不寒而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