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Si c'était à refaire
译者: 张怡
出版年: 2013-7-1
页数: 35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博集天卷·外国文学馆
ISBN: 9787540462284
内容简介 · · · · · ·
“多少人曾梦想着能够从头来过,在他们快失去一切时将生活归零。而这正是我的经历。”
2012年7月9 日清晨,《纽约时报》调查记者安德鲁•斯迪曼在晨跑中遇刺,随之倒在一片血泊之中。清醒后的他发现自己回到了两个月前,上天给了他第二次机会。他有两个月的时间调查阿根廷独裁期间一桩丑闻的真相,弥补对最爱的人犯下的罪孽,并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
从纽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安德鲁开始与时间赛跑。
作者简介 · · · · · ·
马克•李维(Marc Levy):全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法国作家,作品热销全球47国,总销量超过28,000,000册,连续12年蝉联“法国最畅销作家”,被称为法国的丹•布朗。已在中国出版畅销书《偷影子的人》《伊斯坦布尔假期》。
《如果一切重来》是马克•李维的第13部作品,仅一年时间,在法国畅销逾百万册,每60个法国人就有1人读过。整个故事情节跌宕、千回百转,将时空旅行、爱情、悬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悬念层层推进,情节惊心动魄。法国媒体盛赞本书是“近年来最令人惊叹的作品!”
目录 · · · · · ·
2. 偶遇
3. 相约
4. 求婚
5. 美丽的女人
6. 逃避
7. 悔意
8. 一切重来
9. 漫长的一天
10. 着手调查
11. 遇袭
12. 绝望的母亲
13. 拉斐尔
14. 现场调查
15. 不堪回首的往事
16. 可疑的同事
17. 线人
18. 愤怒的读者
19. 阿根廷遇险
20. 秘密计划
21. 接近真相
22. 恐慌
23. 迟来的真相
24. 等待
致谢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如果一切重来"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如果一切重来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如果一切重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3 条 )
-
马克·李维的作品里总会有一个情义相挺的朋友,就比如这本书里的西蒙,我喜欢这样温暖的安排。 安德鲁搂住西蒙的肩膀,拉着他又往前走了几步。三级台阶正好通向一栋砖砌小房子的地下室。他推开费多拉酒吧的门,过去曾有一批年轻艺术家,如贝西伯爵、纳京高、约翰•克特兰、迈尔斯•戴维斯、比莉•哈乐黛、莎拉•沃恩等,在这里表演。 “你觉得我只关心我自己吗?”安德鲁问道。 西蒙没有回答。 “你应该根据现实这么说...
2013-07-24 08:48:24 1人喜欢
马克·李维的作品里总会有一个情义相挺的朋友,就比如这本书里的西蒙,我喜欢这样温暖的安排。 安德鲁搂住西蒙的肩膀,拉着他又往前走了几步。三级台阶正好通向一栋砖砌小房子的地下室。他推开费多拉酒吧的门,过去曾有一批年轻艺术家,如贝西伯爵、纳京高、约翰•克特兰、迈尔斯•戴维斯、比莉•哈乐黛、莎拉•沃恩等,在这里表演。 “你觉得我只关心我自己吗?”安德鲁问道。 西蒙没有回答。 “你应该根据现实这么说,由于长年致力于总结各类默默无闻的人的生活,我终于确信人们会对我感兴趣的一天必定是我自己出现在我撰写的讣告专栏那天。” 安德鲁举起杯子,提高声音大喊起来: “安德鲁•斯迪曼,生于1975年,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为著名的《纽约时报》工作……你看,西蒙,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医生没法儿自己给自己看病,轮到自己是病人的时候,任谁的手都会颤抖。然而,这是业内的基本常识,修饰语应该完全留给死去的人们。我再来……生于1975年,安德鲁•斯迪曼与《纽约时报》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他令人目眩的晋升令他于2020年初出任撰稿主任一职。正是因为他的不懈推动,报社才重获新生,并一跃成为全球最值得尊敬的日报之一……这么写也许有些过头了,不是吗?” “你不会打算再从头来一次吧?” “耐心点儿,让我说完,我也会帮你写一份,你会发现这可有趣了。” “你计划在多大岁数的时候过世,我可以算算这个噩梦还要持续多久?” “要知道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我刚刚说到哪儿了?啊,对了,正是因为他的不懈推动,等等,等等,报社重新找回昔日的荣光。安德鲁•斯迪曼于2021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凭借其关于……呃,好吧,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随后再细化补充。他的第一部专著也由此诞生,该书广受好评,并将多项奖金纳入囊中,至今仍是所有知名高校研究的对象。” “这部杰作的题目是《论记者的谦逊品质》。”西蒙哧哧地笑起来,“在多大岁数的时候你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六十二岁的时候吧……在七十一岁的时候,斯迪曼不再担任报社总负责人的职位,他就这样结束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并于次年……” “……因故意杀人罪被逮捕,因为他无聊的谈话将他最忠实的朋友活活闷死了。” “你一点儿同情心都没有。” “我应该同情什么?” “我正在经历一段奇特的时期,我的西蒙;孤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可不寻常,因为单身的我毫无办法享受生活。”
回应 2013-07-24 08:48:24
-
隐藏于人海之中,扮演着这个奇怪的角色,无人知晓,无人注意。 临时找到一套跑步运动装,为的只是不引人注意。早晨7点,沿河滨公园一线,满眼都是跑步的人。在一个分秒必争、神经紧绷的城市里,所有人都奔跑着,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消除昨夜放纵的痕迹,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压力。 一张长椅;一边将脚搁在椅子上系鞋带,一边等目标靠近。额前压低的帽檐有些阻挡视线,但也可以将自己的脸隐藏起来。正好趁机平复呼吸,免得手抖。流...
2013-06-09 14:42:21
隐藏于人海之中,扮演着这个奇怪的角色,无人知晓,无人注意。 临时找到一套跑步运动装,为的只是不引人注意。早晨7点,沿河滨公园一线,满眼都是跑步的人。在一个分秒必争、神经紧绷的城市里,所有人都奔跑着,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消除昨夜放纵的痕迹,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压力。 一张长椅;一边将脚搁在椅子上系鞋带,一边等目标靠近。额前压低的帽檐有些阻挡视线,但也可以将自己的脸隐藏起来。正好趁机平复呼吸,免得手抖。流汗倒是无所谓,没有人会注意,它也不会泄露什么,在这里,所有人都在流汗。 当他出现的时候,先让他跑过去,过一会儿自己再小步重新开始跑。不远不近地跟着,直到时机成熟。 同样的场景已经发生过七次。每个早晨,同样的时间。每次,行动的诱惑都比前一次更加强烈。但是成功只属于精心准备的人。没有发生错误的余地。 他出现了,沿着查尔斯街跑步,这是他的日常路线。然后等红绿灯变红色,穿过高速公路西侧辅路的前四个路口。车辆鱼贯着向城市的西边驶去,人们赶着奔赴工作地点。 他跑到斑马线旁。红绿灯上发光的小人儿已经开始闪烁。翠贝卡和金融街方向,车子一辆接一辆地开过斑马线,他依然我行我素。和往常一样,他举起拳头,中指向上,回应汽车的喇叭声,然后左转,跑上沿哈得逊河的人行道。 他将和其他跑步者一同再跑过二十个街区,愉快地把体能不及自己的人远远抛在身后,同时诅咒超过自己的人。他们没什么厉害的,只是比他年轻十岁或二十岁而已。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城市的这片街区尚没有什么人来,他属于来这里跑步的第一批人。用木桩建成的码头,现在已无迹可寻,过去常散发出铁锈和鱼腥味。血的味道。他所在的城市好像在二十年间改变了许多,它变得更年轻,也更漂亮;而他,岁月已经开始在他的脸上刻下痕迹。 在河的另一岸,霍博肯的霓虹灯随着白天的来临一一熄灭,随后是泽西城。 别让他从眼皮底下溜掉;当他跑到格林尼治街的十字路口时,他会跑离人行道。必须在这之前行动。那个早晨,他没有跑去星巴克,像往常一样点一杯热摩卡。 在4号防波堤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的黑影会在那里和他相遇。 还有一个街区。加速,跑入常在这里会集的人群中,因为道路变窄,跑得慢的人必然会挡住跑得快的。长针在衣袖里悄悄滑下,手掌坚定地握住它。 在腰椎与骶骨之间的位置下手。只要干脆的一下,深深地刺穿肾脏,再向上划破腹部动脉。拔出长针时,它会在人体内留下无法愈合的伤口,等有人注意到发生了什么而前来救助,把他送入医院推进手术室时,一切都已成定局。在这个早高峰的时候去医院并不容易,即使有鸣笛开道,但路况太糟糕,救护车司机也无计可施。 若是两年前,他大概还有机会活命。但自从政府为了拓宽道路关闭了圣万森医院,最近的急救中心就是和河滨公园反向、城市东面的那个。大出血,他将很快因失血过多而死。 他不会感到痛苦,至少不会感到特别痛苦。天气寒冷,而且会越来越冷。他会发抖,四肢逐渐失去知觉,牙关咬紧无法说话,而且他能说些什么呢?说他感到背部被狠狠地刺了一下?好极了!警察们能得出些什么结论? 完美犯罪的确存在,最出色的警察在退休后也会告诉你,没有侦破的案件始终是他们良心上的重负。 他过来了。这个动作已经对着沙袋重复练习了上千次,但把长针刺入人体的感觉该是与之完全不同。关键是不要刺到骨头。如果碰到一块腰椎骨,那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长针应该深深刺入,然后很快收入衣袖中。 之后,继续按照先前的步伐节奏跑开,不要回头看,混入跑步的人群,不留痕迹。 如此久的准备只为了几秒的行动。 彻底死亡需要更多的时间,也许是在一刻钟之后。但是这个早晨,7:30左右,他必死无疑。
回应 2013-06-09 14:42:21
-
在一个分秒必争、神经紧绷的城市里,所有人都奔跑着,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消除昨夜放纵的痕迹,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压力。 生活从来就没有按部就班过 生活并非现代的机器,只须按下按钮就可以将选中的部分再重演一次。 人们永远不知道办公室同事能把事情做到什么地步,也不知道嫉妒会将他带到哪里。 来人穿着大衣,胳膊底下夹着帆布包,行走的时候佝偻着腰,好像全世界的重量都压在它肩上一样。 记忆有时好像一张因为时光而褪色的...
2020-12-22 13:28:17
-
肥宅肚装快乐水 (这个平台仅限用来记录自己。)
1. 他将和其他跑步者一同再跑过二十个街区,愉快地把体能不及自己的人远远抛在身后,同时诅咒超过自己的人。 2. 他所在的城市好像在二十年间改变了许多,它变得更年轻,也更漂亮;而他,岁月已经开始在他的脸上刻下痕迹。 3. 面对令我们意乱情迷的女人,我们总是会手足无措,这和年龄完全没有关系。” 4. 生活并非现代的机器,只须按下按钮就可以将选中的部分再重演一次。没有任何退回到过去的可能,我们的某些行为可能造成无法...2020-06-14 22:35:40
1. 他将和其他跑步者一同再跑过二十个街区,愉快地把体能不及自己的人远远抛在身后,同时诅咒超过自己的人。 2. 他所在的城市好像在二十年间改变了许多,它变得更年轻,也更漂亮;而他,岁月已经开始在他的脸上刻下痕迹。 3. 面对令我们意乱情迷的女人,我们总是会手足无措,这和年龄完全没有关系。” 4. 生活并非现代的机器,只须按下按钮就可以将选中的部分再重演一次。没有任何退回到过去的可能,我们的某些行为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5. 一些信徒害怕死后的地狱深渊,而我,作为神学教授,这种想法只会令我发笑。地狱就在我们身旁,当人们失去作为人的理性时,地狱的大门便在他们的脚下打开。 6. 睁一只眼还是闭一只眼,在我的职业中,是日常的两难选择。是将一个犯了点儿小罪的犯人送入监狱让他在里面度过一生,还是假装没看见,直接写完报告了事?每桩犯罪都是一个特殊的案例。对某些人来说,他们梦想着有一发子弹结束生命,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渴望再有一次重来的机会,但我只是个警察,我不是法官。” 7. 一切都会过去的,生活只是一场百分之百的必死的疾病。 8. 当作为你生命中的阳光的孩子不留任何痕迹地失去踪迹的时候,当你知道自己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的时候,你的生活就是地狱。” 回应 2020-06-14 22:35:40 -
胆汁快乐 (多读书 不动心)
1987年巴黑鲁和利克两位高级军官发动一场军事政变,并成动地迫使我们的司法系统默不作声。在他们的操纵下,两项耻辱的法律故投票通过,一项规定军队内部下级士兵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级命令另一项“既往不咎”的法律更是我们民族的奇耻大辱,它规定所有至今还未判决的罪行自动过了追诉时效。2018-02-09 22:10:04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6.8分 153人读过
-
限时抢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3(上) (ICE CHAN)
- 读书即生活 BOOK TEAM (裁缝点灯)
- 我的电子图书馆(六) (看不懂推理⊙﹏⊙熊出来没注意)
- 湖南文艺出版社 (mumacao)
- 博集天卷最佳译文 (小偷爱女警)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如果一切重来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Tiger 2014-09-24 23:48:15
很巧合最近看得两本书都和阿根廷独裁时期的历史有关,上一部是悲惨的境遇,这一部是顽强的复仇。阿根廷五月广场母亲的坚持带来了公正的历史审判,在这个星球上还有一个地方的广场有着类似的历史,有着类似的手中沾满人民鲜血的仍然在世的刽子手,未来也会有类似的审判吗?
1 有用 树上的女爵 2015-12-24 19:50:43
叙述手法了得,个别有惊喜,中间有点啰嗦,还是不错的。
5 有用 远风 2015-08-30 17:40:54
格局小了。
3 有用 鱼香菇* 2014-09-23 15:08:32
这本比上一本好很多,但总有些虎头蛇尾
22 有用 木优凡 2014-05-15 18:06:38
不好看,解构包括人物分配上问题非常的大,出国那段简直割裂了开来。明明重来一遍还会刻意去犯同样的错误,实在是不能原谅啊!
0 有用 徒步去北极 2022-05-22 00:41:14
边看边哭 记得还是上学的时候苹果推荐给我的呢
0 有用 雨中漫步 2022-05-11 15:19:51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0 有用 郁闷中 2022-05-11 13:28:11
不是很喜欢。纽约时报记者调查阿根廷军政府时期的内幕,最后被犯罪嫌疑人的女儿所杀
0 有用 Liar-ostrich 2022-05-10 09:42:58
阿根廷之后的故事叙述很差
0 有用 泡面 2022-05-09 19:49:45
容易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