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戦後思想を支えた竹内好の評論選。いまだ超えられぬ日本近代のアポリア(難関)を指摘した「近代の超克」を中心に、日本のあるべき姿を考える大型の発想を読む。
近代の超克的创作者
· · · · · ·
-
竹内好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http://www.chikumashobo.co.jp/product/9784480012852/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历史并非空虚的时间形式,如果没有无数为了自我确立而进行的殊死搏斗的瞬间,不仅会失掉自我,而且也将失掉历史……“无法怀疑怀疑着的自我”这个近代精神的根本命题之一,正是植根于自我被置于这一紧张状态下时人们的心理,这一点恐怕是难以否定的 在前进-后退的运动过程中,在前进的方向上当然可以创造出前进这一观念,或者准确地说,精神本身由前进的因素所构成,而从后退的方向上却无法产生出后退这一自觉来,此亦当然之事。为什么呢?因为在前进的方向上只有由前进的因素构成的精神(此乃真的精神)才有其实在性。而在后退的方向上则不会产生出精神这个东西来。相反,一般说来,在后退过程中,前进将会被意识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前进中所形成的前进观念,由于它在本质上是前进性的,故将渗透到后退一方中去。而原本在精神上是虚空的一方,很容易接受这种渗透,而且,渗透进去的观念失去了生产性,被作为固定化了的实体看待。 但是,后退被意识到,也是由于它存在于同一个空间。后退的观念亦诞生于前进之中,即作为把对前进投射于对象中去的对立概念而诞生。因此它们是相关性的;但在后退的方向上理解这个事实的时候,这个相关性将要失掉,而双方被作为各自固定为孤立的实体。前进与后退这两个实体性的观念在后退的方向上互不构成媒介,从而互不矛盾亦互不统一地并存着。优越感与劣等感并存的缺乏主体性的奴隶感情之根源,大概就在于此吧。 我无法深入探究抵抗的意义,我不习惯于哲学性的思考。……我只是在此感到了有这样一种东西的存在,却不能取出来进行逻辑性的建构。……我站在它的面前感到了某种恐惧,而对感到恐惧的我又有一种心虚之感。对我来说,那种所有一切都可以抽取出来的理性主义信念是令人恐惧的,或者与其说是理性主义的信念,毋宁说是使这种信念得以成立的理性主义背后的那个非理性主义之意志的压力是可怕的。而且,我觉得这种信念正是欧洲式的。 理想主义者说到底不过是要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 -
文学对政治的无力,是由于文学自身异化了政治,并通过与政治的交锋才如此的。游离政治的,不是文学。文学在政治中找见自己的影子,又把这影子破却在政治里,换句话说,就是自觉到无力——文学走完这一过程,才成为文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筑摩叢書(共48册),
这套丛书还有
《論語》《わが古典鑑賞》《酒中趣》《正法眼蔵随聞記》《現代史への試み》
等
。
近代の超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的作者是竹内好(Takeuchi,Yoshimi)先生,他是日本鲁迅研究领域内的大师级人物,他的鲁迅研究被称为“不可逾越的高峰”。他主要以鲁迅为标准反思日本文化,对时人和后人都有很深的影响。这篇著名的文章最早在《东洋文化讲座》中发表,原题为... (展开)
《近代的超克》读书笔记 0402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关于竹内好 非学院派的文学研究者,与支那学派的论战助推其知识立场的彻底非体制化。 国籍问题:从50年代中日、日美的关系作为论述起点,试图用个人理想类推国家理想,追求文化的独立(尽管这里的表述及其含混);认为实体性的国家并不存在,世界就是在不同关系的国家的相... (展开)
鲁迅与中国革命的困境
又读鲁迅的《野草》,以及竹内好的《鲁迅》,突然意识到离自己第一次读野草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每一次翻出来读都有新的感受,总会读出新的东西,此前一直很难说读透那层野草背后虚无的悲凉,只能说共情到挣扎、彷徨和空洞的心情。这次却不一样,感觉稍稍体会到了背后的一些不一...
(展开)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8.8分 1194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9.0分 59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出版・政治・東アジア思想 (拧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近代の超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王广涛 2013-12-16 11:20:59
在竹内好全集里面读过
0 有用 苦琴酒 2015-01-18 17:46:21
关于一个不愿安于本分,或至少想展示些非条件反射行为,甚至最好能偶尔享受一番主人乐趣的·著·名·狗·群·的悲伤故事。排除对睦邻意识形态的些许一厢情愿后,“二重结构”说甚至可以作为从明治维新至今政治思想领域诸矛盾的一般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