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urnah, Abdulrazak
出版社: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出版年: 2021-10-12
页数: 288
定价: USD 17.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1620403280
出版社: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出版年: 2021-10-12
页数: 288
定价: USD 17.00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1620403280
豆瓣评分
The Last Gift的创作者
· · · · · ·
-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2021年因“他对殖民主义文学的影响,以及对身处于不同文化夹缝中难民处境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20世纪60年代移居英国并求学,最终在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后殖民主义写作和与殖民主义有关的论述,特别是与非洲、加勒比和印度有关的论述。曾担任凯恩非洲文学奖和布克奖评审,2006年入选皇家文学学会。古尔纳的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代表作有《天堂》《海边》《来世》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下班的时候他就觉得疲惫,是那种偶尔会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莫名其妙找上门来的疲惫,近几年来尤为频繁,每当这时他就只想坐下来,什么也不干,直等到那精疲力竭的感觉消退,或是等到有双强有力的臂膀过来将他抱起,带他回家。如今他老了,至少也是快老了。这样的愿望就像是一段记忆,仿佛他记得很久以前有人这样做过——将他抱起,带他回家。但他认为那并不是记忆。他人越老,心头的愿望有时就越幼稚。他活得越久,他的童年就离他越近,越来越不像是对他人生活的遥远幻想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一天 -
可就在他坐上公交车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身上出了点不同寻常的事情——那是一种越来越强的无助感,让他不由自主地呻吟起来,他身上的血肉一面发热,一面萎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陌生的空虚感。一切发生得慢条斯理:他的呼吸节奏变了,他开始战栗,出汗,眼看着自己垂头弓背,蜷成一团自暴自弃的人类形态,对此他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一具等待痛苦、等待解体的人体。他冷眼旁观着自我,他的胸腔、髋关节和脊柱的分解让他有一点惊慌失措,仿佛肉体和精神正在彼此分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 一天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The Last Gift"的人也喜欢 · · · · · ·
-
- Desertion 9.2
The Last Gift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非裔异乡人的道德困境与双重意识
“我本可以说一半藏一半的。我本可以告诉你们部分实情的,就算不是所有实情。也许我没有折中的智慧。等到我有条件和你们诉说多年前我那场叛逃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自己的沉默里,习惯了处置我人生的那段空白。我干了一件无情又轻率的事情,沉默就是我应付这段记忆的方法...
(展开)

离开已经是一种死亡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一下子就会爱上作者语句间的贴切,润物细无声的包裹感,娓娓道来的伤感,好像逐渐缚紧心脏的一匹丝绢。 人在知道自己即将离世之前,回溯一生是本能。常常说“这个秘密我要带进坟墓里去”,但其实,我们并不甘心让自己成为难解的谜题,或者说,在阖眼之前,还...
(展开)


蒋晖 | 无名时代的节日:古尔纳小说中的移民
(《读书》2023年4期新刊)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并不想在艺术和生活之间划出一道清晰的界限,好像艺术乃是命运的洞察者和生活的升华。他不介意写那些没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和缺乏戏剧性的情节,更是放弃使用一个权威的叙事声音来讲述他作品中小人物的命运,以引导读者的激情和...
(展开)

孙鲁瑶 | 在地全球性:古尔纳《最后的礼物》中的文学绘图与身份政治
此文原载于《外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内容摘要 坦桑尼亚小说家古尔纳在《最后的礼物》中借由绘图探讨流散群体的身份问题。通过将空间关系带入叙事,古尔纳绘制了桑给巴尔岛的地方性地图和印度洋沿岸行程地图,并将二者叠加重构,完成了对个体与全球空间关系的认知测绘,提出...
(展开)

古尔纳、萨义德和文学批评
第一次读《最后的礼物》,读的是中文版。其中最喜欢的是古尔纳叙事视角的切换,他、她的代指,讲了一家人的心理状态和人生故事。 就是觉得,自己的爷爷奶奶在有些方面很像阿巴斯和玛利亚姆,不过应该就是生病那段。那一段叙述,虚弱、赌气、咒骂,是我看到过的。 因此我个人读...
(展开)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8.2分 1503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2)7.2分 48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1)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 (meilleur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The Last Gift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Nightwing 2021-12-21 21:34:50
对绝大多数人,移民是成本极高而收益不稳的方案,既然下了决心,一定有什么要逃。白天努力脱胎换骨,晚上偷偷温故知新,不得不尘封的记忆,终会在意志松垮的时候逃出。作者肃静、散文式的笔触勾勒出非常细腻的移民心态,让我想到朋友母亲中风后瘫在床上的最后几个月,每晚催女儿“军队进村儿了,赶快逃!”移是文词,真要走的时候,不管地点朝向,都是辛酸甚至有点狼狈的吧,只是有些人逃到了尽头,有些人前路漫漫。作者本人从医院... 对绝大多数人,移民是成本极高而收益不稳的方案,既然下了决心,一定有什么要逃。白天努力脱胎换骨,晚上偷偷温故知新,不得不尘封的记忆,终会在意志松垮的时候逃出。作者肃静、散文式的笔触勾勒出非常细腻的移民心态,让我想到朋友母亲中风后瘫在床上的最后几个月,每晚催女儿“军队进村儿了,赶快逃!”移是文词,真要走的时候,不管地点朝向,都是辛酸甚至有点狼狈的吧,只是有些人逃到了尽头,有些人前路漫漫。作者本人从医院小工到大学老师再到诺奖得主的轨迹,是让人慰藉的移民样本。 (展开)
0 有用 momo 2022-04-01 17:37:37
诺奖作者,东非坦桑尼亚的赞泽巴岛的阿拉伯后裔,移民英国,各种身份的交织和思考,写出来的书,不乏味。
0 有用 钦努阿的复合机 2023-11-04 19:28:46 英国
和海边相比差点意思
0 有用 Shelly 2021-10-21 18:18:37
Kassim牵着Abbas的手去学校那一段真的好动人呀😢 measured but sad tone.
2 有用 锡纸烤鸡蛋 2021-10-08 03:54:40
去年在导师推荐下读过 到现在都没有中译版本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