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观照 / 林谷芳 · 1
前言 为安顿,也为解脱 / 孙小宁 · 2
世出 · 世间
做事与修行
壹 并不是专心做一件事,就叫修行 · 4
贰 当修行与职业规则有冲突 · 6
叁 救世良药与心灵鸡汤,谈价值,就需要检验 · 9
肆 微博:我们是否跟群体太过联接? · 12
伍 只要成功,什么都可不管,这就是一种魔 · 17
陆 修行是否意味着意义减少? · 20
柒 做事是一种能量,舍也是一种能量 · 24
捌 都舍了,事情谁来做? · 26
玖 是高超的艺人,为什么还不是道人? · 29
公案:乔布斯,真的要从“伟大”看他吗?
壹 素食、禅与追随我心 · 34
贰 乔布斯,改变了世界什么? · 37
叁 乔布斯和爱迪生,是否可以比肩而论? · 41
肆 乔布斯为什么不是禅者? · 44
公共议题,自我观照
壹 善恶与容受,以《 少林寺 》与《 赵氏孤儿 》翻拍为例 · 50
贰 不平则鸣,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和弱者共鸣? · 55
叁 看尽道场乱象而不失道心 · 57
肆 讨论式社会,不能把概念推到极致 · 62
伍 自由之辩与普世的迷思 · 66
陆 许多事其实与民主无关 · 70
柒 从个人修行,破邪即显正;就社会事务,显正即破邪。 · 75
捌 不是非社会改变,人才能安然 · 76
玖 安乐死,一个禅者的态度 · 81
公案:死刑,还是废除死刑?
壹 废除死刑,佛教的理由存在吗? · 84
贰 主张废除死刑,历史的原因 · 86
叁 废除死刑:理想主义还是道德优越感? · 88
肆 为了抽象正义而牺牲个人,这个正义或理想需要打个问号 · 93
伍 情理法,还是法理情? · 97
陆 当下的知识分子思维,是否过度西方人文化? · 100
柒 宽恕,有一种爱我们很陌生? · 104
问禅 · 问佛
义理篇
壹 逃禅就是逃避现实吗?佛教与现实的真正联接 · 110
贰 历史佛与终极佛:佛教的时空观与宇宙观 · 116
叁 共鸣于他的痛苦不安,而没能如他寻求解脱之路,
对佛陀的这个“看”,本身也有问题 · 118
肆 唯我、自我、无我:佛教如何看“我” · 121
伍 善人尚可得救,何况恶人乎?——救度的观照 · 125
陆 六祖识不识字——禅宗公案有没有演绎成分 · 127
柒 禅者无愿,为什么还要“打得凡心死” ? · 130
捌 示现奇迹,水知道答案? · 131
玖 佛门出与入,对法与教的看法 · 136
拾 一个佛教徒对另一种宗教的态度 · 140
拾壹 整合——所有的宗教都可以一味吗? · 144
公案:仓央嘉措,参真相?参情诗?
壹 “真相”能否还原一个人? · 152
贰 为什么藏族人拍宗教题材电影,会比汉人拍得自然松弛? · 155
叁 若当情诗来看,我们怎么看修行与情爱的关系? · 156
修行篇
壹 修行,不同宗教的行法 · 162
贰 印度禅与中国禅 · 165
叁 动禅与静禅 · 168
肆 打坐是共法,但要知道其中的不共 · 171
伍 修行,从理入,从行入? · 173
陆 团体修还是个人修? · 175
柒 修行的异象与实相 · 179
捌 身心受益,也可能有盲点 · 181
玖 师徒相看,如何在封闭中保持开放性? · 185
拾 灾难可以说是天谴、报应吗? · 187
拾壹 在灾难中祈福与诵经:愿力的作用有多大? · 189
拾贰 灾难中的心理调适:不同法门的观照 · 192
拾叁 灾难中的做与不做——悲心的观照 · 196
勘情感、论道艺——苏曼殊、李叔同、胡兰成公案:
壹 弘一是道人,苏曼殊是艺术家 · 204
贰 社会性、个人性的佛教之用 · 207
叁 以情求道、藉色悟空? · 210
肆 苏曼殊人艺合一,李叔同道艺一体 · 213
伍 胡兰成:有没有一个民族集体的修行? · 215
陆 是天道无亲,悟道解脱,还是悲心不够,率性而为? · 217
柒 禅是一枝花? · 220
· · · · · · (
收起)
3 有用 额尔德克巴克什 2014-02-08 22:41:48
孙小宁跟着林老汉好久了,一点长进也没有。
1 有用 小伍 2013-09-30 01:30:22
关于生活的对话录
1 有用 绥之 2014-12-16 21:15:59
一本好书。活着就是活着,活着是为了怎样,就走远了。
1 有用 悉达多 2017-04-17 10:10:18
历史不过是一种认同。
0 有用 Si 2022-08-17 20:00:04
最近在二读的好书之一。 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值得一读再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