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最近越来越觉得有些书早读不得,否则会略过很多本该驻足玩赏的美景
与其叫《心》,不如叫《心魔》。
在我看来绝对比《我是猫》代入感强,特别是第三章,读完后劲十足。又是一本有关于寂寞的书。我们的心,总是寂寞的,不论有多少爱,总是寂寞。
拜读完终于知道何谓大师风范,夏目漱石太厉害了,可怕的洞察力,写出来却是淡淡的。
封面少女风十足故事阴暗
虽然之前很早就看过改编动画,但是看到k向先生表白爱上小姐的时候,身体控制不住的剧烈反应,差点躺床上吐出来
伯克利Andrew E. Barshay老师的课The 20th Century in Japan要求读的一本书。用夏目漱石的《心》代替《菊与刀》成为美国人了解日本人心理的手段。在日本人那里,忏悔是没有用的,因为忏悔只能获得原谅(不过是原谅,因为没有彼岸的宗教是不存在获得救赎可能性的),而一旦由忏悔而暴露了自己的污点,这种对纯洁的破坏所造成的羞耻,更是一种比灵魂的不安更为强大的绝望。
心是什么?是黑白之间,存在着的无数深深浅浅的灰。
比《我是猫》更沉静也更深刻的笔调。先生也是想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正如他深信真正的爱和宗教没什么不同,认为白色脏了还用还不如一开始就不用白色。但用曾伤害自己的世俗为面具去伤害好友再焚烧过去,内心的痛苦也像只能独自去扫墓一样永远没法释怀。
描述细致诚实 但是对日本人的这种观念无法共鸣
自由的代价便是孤独
说到底就是懦弱罢了。
原来这世间还有一种致命摧残是,你不遗余力地挽救了那个人,而后又亲手将ta推入深渊……心,到底能负荷多少重量,以“以活而死”的方式来厌恶自己,拖拽着生命这条沉重灰霾的躯壳。日本道德文化里,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过是难以做到的,他们更喜欢粉饰或略过,但夏目漱石对自私和羞耻的剖析描述真是极为
所以说吧,为什么日本人是日本人,他们和我们真的不一样
我没想到林少华的日语这么糟糕,是非常非常糟糕。连最基本的原则,不懂就查辞典都做不到。具体请参照2018年燕山大学雒鹤飞的硕论。
日本明治书生在私心和道德冲突下的情感纠葛。「先生と遺書」对人性的矛盾复杂描写得很精彩,前面的铺垫太冗长了。 有勇气自杀却没有胆量坦诚。要不就好的心安理得,要不就坏的坦然痛快。
双语赞,不过原文读到最后一章很吃力,要是翻译可以放在同一面就比较方便了。
翻译怪怪的。明明第一次看也是这个翻译。
为什么喜欢夏目漱石?虽然行文平淡情节也不曲折,但却藏着暗涌,细腻得太动人。#2017年看完的第32本#
太丧了,看的心脏疼
> 心
22 有用 XAr 2013-10-19 23:43:32
最近越来越觉得有些书早读不得,否则会略过很多本该驻足玩赏的美景
16 有用 横空小西 2016-01-27 13:32:48
与其叫《心》,不如叫《心魔》。
11 有用 石独步∆ 2015-01-04 22:58:30
在我看来绝对比《我是猫》代入感强,特别是第三章,读完后劲十足。又是一本有关于寂寞的书。我们的心,总是寂寞的,不论有多少爱,总是寂寞。
9 有用 牛奶长筒袜 2017-12-06 19:09:40
拜读完终于知道何谓大师风范,夏目漱石太厉害了,可怕的洞察力,写出来却是淡淡的。
9 有用 akshqlgklgvosh 2015-01-18 19:13:36
封面少女风十足故事阴暗
3 有用 Chandler 2015-12-30 02:43:11
虽然之前很早就看过改编动画,但是看到k向先生表白爱上小姐的时候,身体控制不住的剧烈反应,差点躺床上吐出来
2 有用 GALAXY 2024-02-23 14:17:16 美国
伯克利Andrew E. Barshay老师的课The 20th Century in Japan要求读的一本书。用夏目漱石的《心》代替《菊与刀》成为美国人了解日本人心理的手段。在日本人那里,忏悔是没有用的,因为忏悔只能获得原谅(不过是原谅,因为没有彼岸的宗教是不存在获得救赎可能性的),而一旦由忏悔而暴露了自己的污点,这种对纯洁的破坏所造成的羞耻,更是一种比灵魂的不安更为强大的绝望。
2 有用 小菟 2018-08-24 20:49:36
心是什么?是黑白之间,存在着的无数深深浅浅的灰。
1 有用 Blanca 2014-01-12 13:44:33
比《我是猫》更沉静也更深刻的笔调。先生也是想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正如他深信真正的爱和宗教没什么不同,认为白色脏了还用还不如一开始就不用白色。但用曾伤害自己的世俗为面具去伤害好友再焚烧过去,内心的痛苦也像只能独自去扫墓一样永远没法释怀。
2 有用 阿树 2016-06-09 01:26:22
描述细致诚实 但是对日本人的这种观念无法共鸣
2 有用 春与修罗 2014-06-28 21:34:26
自由的代价便是孤独
1 有用 sonder 2016-03-23 16:44:23
说到底就是懦弱罢了。
1 有用 "苔 2017-05-11 19:25:52
原来这世间还有一种致命摧残是,你不遗余力地挽救了那个人,而后又亲手将ta推入深渊……心,到底能负荷多少重量,以“以活而死”的方式来厌恶自己,拖拽着生命这条沉重灰霾的躯壳。日本道德文化里,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过是难以做到的,他们更喜欢粉饰或略过,但夏目漱石对自私和羞耻的剖析描述真是极为
1 有用 滋养丰富风味绝 2019-11-28 17:55:42
所以说吧,为什么日本人是日本人,他们和我们真的不一样
1 有用 铁珊 2021-08-11 04:20:24
我没想到林少华的日语这么糟糕,是非常非常糟糕。连最基本的原则,不懂就查辞典都做不到。具体请参照2018年燕山大学雒鹤飞的硕论。
3 有用 西瓜>芝麻 2016-03-31 20:04:28
日本明治书生在私心和道德冲突下的情感纠葛。「先生と遺書」对人性的矛盾复杂描写得很精彩,前面的铺垫太冗长了。 有勇气自杀却没有胆量坦诚。要不就好的心安理得,要不就坏的坦然痛快。
2 有用 江离 2014-04-06 20:07:04
双语赞,不过原文读到最后一章很吃力,要是翻译可以放在同一面就比较方便了。
2 有用 kikikiiii 2015-08-30 14:04:22
翻译怪怪的。明明第一次看也是这个翻译。
1 有用 艾莉丝 2017-04-14 23:02:41
为什么喜欢夏目漱石?虽然行文平淡情节也不曲折,但却藏着暗涌,细腻得太动人。#2017年看完的第32本#
1 有用 拧发条鸟 2017-11-05 15:55:53
太丧了,看的心脏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