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时代的一粒粒沙 (向西)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九久·新书榜告(第六辑:2013年4月-2013年9月) (99读书人)
- 记性是个好东西,可惜我没有 (无糖捣蛋)
- 我们如何与未来相处 (Kinoo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4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革轶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wegel周 2021-11-28 19:24:34
王安忆的这本上海文革小资兴衰微观史里,《轶事》一篇反而不出彩,出色的是第一篇《流逝》,第七页把文革前后生活比作“奶油话梅”与“冷泡饭”,精准刻画了这种打发生活的态度。“好些事,她不能细想,细想起来,她会哭”。这种不如意的将就把生活的无力与绝望给道尽了。而最末说生活无非是睡了吃吃了睡为更好工作,工作则为更好地睡与吃,生活的最高与最低纲领是循环的,“人生的真谛实质是十分简单,就只是自食其力”。
13 有用 绵绵刀 2017-11-01 14:18:03
王安忆和王小波笔下的文革总让我无法将二者重合。这中间韩少功史铁生甚至杨绛,做了个过渡
3 有用 好想吃肉 2014-03-20 17:17:33
《流逝》的情节非常简单,“自食其力”。《文革轶事》,写的是空虚、无聊、荒诞……
3 有用 鲁闽 2013-11-26 14:09:39
《文革轶事》是其中的一个短篇,但其他三篇写的也是文革轶事。当然,王安忆所写的关于文革的轶事,远不止这几篇可归为早期的作品(《妹头》要稍晚一些)。回过头去看,王安忆的小说一开始特别像小说,一看就是被规整过的,但后来就越写越实,并不像虚构,甚至可以以假乱真,其实是更加接近本质。
1 有用 隐雨势 2018-07-31 08:27:08
两到三星间。 提醒诸位这不是回忆录类而是小说。但涉及成分极少并洋溢着玻璃泡影。为什么女性作家如此地喜欢在上海做梦,我与朋友这么说道,实际上有许多理由可以解释。王安忆的文字十分的缠绵,这是好听的说法,啰嗦,将似是而非的感情口语化地描述,决不下心思多想。叙事普通,人物迷幻,文字随意,细节任性,妇女哲学。不过也可能是... 两到三星间。 提醒诸位这不是回忆录类而是小说。但涉及成分极少并洋溢着玻璃泡影。为什么女性作家如此地喜欢在上海做梦,我与朋友这么说道,实际上有许多理由可以解释。王安忆的文字十分的缠绵,这是好听的说法,啰嗦,将似是而非的感情口语化地描述,决不下心思多想。叙事普通,人物迷幻,文字随意,细节任性,妇女哲学。不过也可能是读者群体就瞄准了妇女们。读完的目的一是强迫症二是将文字描述的情感心态作为一种样本,拼到我的世界树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