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この本には、誰の心にも必ずある「不安」と「寂しさ」と友だちになるために役に立つ考え方や思い、上手な付き合い方が書かれています。
作者简介 · · · · · ·
松浦弥太郎
著名出版人,畅销书作家,生活家。
他创立了个性二手书店COW BOOKS,曾担任老牌生活杂志《生活手帖》总编辑。他将“诚实、亲切、笑容、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关注让心灵丰富的生活方式。
著有《最糟也最棒的书店》《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轻声说再见》《100 个基本》、“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三部曲等多部作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因為害怕,所以裹足不前。在開始一件事之前,總是忍不住進行「事情發展不順利時的模擬想像」。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首先會想一件事。「如果不做這件事,情況會如何發展?」不管是要開啟一個新的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人際關係的問題,每當我遲遲無法踏出第一步,我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想思考的更深入,我會自問:「不做這件事的不利點是什麼?」而我的答案很少會是「做與不做都一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2页 -
【代序】 有一天,我突然思考到一件事。 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究竟是什麼東西在推動我們?我們是被什麼樣的力量所策動呢?就在某個時刻,我突然發覺,說不定那就是…… 說不定那是一種人類全體共通的情感、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某種意念──因為我們總是在畏懼著什麼。我們人類雖然貌似強悍,但其實每個人都是脆弱的生物。不管面對他人時再怎麼強勢,面對自己時卻很怯弱,這就是人。然而,要面對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的弱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光是要察覺自己的弱點,或許就是一件難事,因為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弱點藏起來,大家都不願承認自己的弱點。 話說回來,我們究竟是在害怕什麼呢?我認為那便是「恐懼」和「寂寞」。生活中,我們經常在畏懼這兩件事。但是會感到恐懼的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這是身而為人的宿命,或者可以說,這也是人活著的證據,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這兩種情緒。而且,也可以說,就是這兩種情緒在策動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舉例來說,我們認真工作。工作的動機可能是為了貢獻社會,可能是提升自己,或希望獲得經濟上的安定,但比起這些動機,最根本的理由其實是我們害怕貧窮,害怕被別人比下去,害怕被社會給排擠等各式各樣的「恐懼」。 我們總是想買新衣服,想把自己打扮得體面一點,希望自己保持纖瘦苗條,這些都是出自我們不想被別人看扁的「恐懼」。 我們會為了非常時期而屯積物品;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健康,買進有助益的藥品或食品。而這類行為的動機,恐怕也是源自想像自己「萬一發生不好的事」的「恐懼」。舉個例子,不誇張地說,我在想戰爭之所以會發生,或許……也是「恐懼」在作祟吧。在你「想這麼做」的念頭背後,也同時存在著「如果無法如願該怎麼辦」的「恐懼」。請大家試想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動。你一定會發現,有很多情況都是「恐懼」的力量在驅使著自己。萬一發生那種事就太可怕了……類似這樣的「恐懼」。 另一個力量則是「寂寞...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代序 by 松浦彌太郎
> 全部原文摘录
愛さなくてはいけない ふたつのこ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6 条 )


如果抱着“好想吃草莓”的心情咬下苹果
如果抱着“好想吃草莓”的心情咬下苹果 (一)草莓和苹果 如果你抱着“好想吃草莓”的心情咬下苹果,你就感受不到苹果难得的美味。 如果你抱着“真想要苹果”的念头,一把紧握手中的草莓,柔软的果实可能就被你给捏烂了。 别人和自己明明不可能完全相同,你却为了自己没有的...
(展开)

如何看待我们的恐惧和寂寞《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如何看待我们的恐惧和寂寞《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拿到书第一个感觉就是书实在太精致了,比三十二开还小一点,近些年很少看到这么小的书了。 书的作者是日本的松浦弥太郎,介绍里面说松浦弥太郎是著名作家,百万畅销书作者,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生活美学的先行者。头...
(展开)

> 更多书评 8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7.2分 5475人读过
-
麥田出版 (2012)7.7分 32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松浦的书(日本版) (米茶)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愛さなくてはいけない ふたつのこと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