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首先回顾了依恋的文献,着重强调早期经验对于成人的心理健康和关系的影响。Wallin将依恋的关键原则与神经科学、创伤研究、关系(取向)的心理治疗以及有关觉察的心理学整合起来,进一步发展出一个通过关系促进转化的治疗模型。他说明了如何对干预进行“量体裁衣”,以贴合患者的依恋需求,帮助他们建立早期关系未曾提供的内化的安全基地。生动的临床材料帮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并治疗一系列被带入治疗中的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关系问题以及自杀等。本书通过展现聚焦于非言语互动的临床应用,描述了针对患者的情绪反应以及身体体验而工作的强有力的技术。同时本书还探索了治疗师如何利用自己的主观性体验、对活现的觉知以及对身体的关注,来呈现患者无法言说的以及解离的体验。
作者简介 · · · · · ·
David J. Wallin博士是一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ill Valley和Albany私人执业的临床心理学家。他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而后在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赖特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从事心理治疗、教学以及写作工作已近30年。Wallin博士也是与Stephen Goldbart合著的《勾勒心灵地图:热情、柔情和爱的能力》(Mapping the Terrain of the Heart: Passion, Tenderness, and the Capacity to Love)一书的作者之一。
目录 · · · · · ·
第一部 BOWLBY及其后继者
第二章 依恋理论的基础
第三章 Mary Main:心理表征、元认知和成人依恋访谈
第四章 Fonagy和前锋
第二部 依恋关系和自我的发展
· · · · · · (更多)
第一部 BOWLBY及其后继者
第二章 依恋理论的基础
第三章 Mary Main:心理表征、元认知和成人依恋访谈
第四章 Fonagy和前锋
第二部 依恋关系和自我的发展
第五章 自我的多元维度
第六章 依恋体验的多样性
第七章 依恋关系如何塑造自我
第三部 从依恋理论到临床实践
第八章 非言语体验和“未经思考的已知”:进入自我的情绪核心
第九章 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嵌入、心智化和觉察
第十章 深化依恋理论的临床维度:互为主体性和关系的视角
第四部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模式
第十一章 打造发展的熔炉
第十二章 冷漠型患者:从隔离走向亲密
第十三章 迷恋型患者: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
第十四章 未解决型患者:治愈创伤和丧失的伤害
第五部 使临床焦点清晰化
第十五章 非言语领域(之一):针对唤起与活现而工作
第十六章 非言语领域(之二):针对身体而工作
第十七章 心智化和觉察: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父母或者治疗师并不需要始终做出完美的调谐:在这一点上,足够好就行了。如同Stern(2002)注意到的,虽然可笑但颇具教益性,有实证研究发现,即便是最好的母亲也会平均每19秒就会对婴儿做出一件错事。Stern的“变化过程研究小组”(Change Process Study Group)(2005)、Beebe和Lachmann(2002),以及一些自体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破裂是关系不可避免的特质,与避免关系出现破裂相比,更重要的是,容忍并修复关系中的破裂。事实上,关系的破裂与修复,调谐失误与重新调谐,这样一系列的变化顺序都是十分重要的互动,而对这些互动的内化则让我们产生信心,那就是相信我们能冰释前嫌——更广义上说,就是相信终会“雨过天晴”,因为痛苦是可以解脱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4页 -
觉察姿态的实质是按照体验原本的样子,对它全心全意地开放和富有同情心的觉知,包括痛苦的体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1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万千心理) 9.5
-
- 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 9.0
-
-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9.3
-
- 内在生命 9.1
-
- 心智化临床实践 8.9
-
- 僵局与诠释 9.2
-
- 让我看见你 8.9
-
- 助人技术 9.5
-
- 心灵的母体 9.3
-
-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9.1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有朋友有pdf版吗 谢谢 | 来自mencole | 7 回应 | 2024-12-30 00:24:09 |
求电子版链接? 感谢 | 来自Jasarasvati | 5 回应 | 2024-12-30 00:23:43 |
第十四章所说的,328页:不可能的职业的从业者 | 来自豆友 | 2 回应 | 2023-05-23 16:52:30 |
关于《心理治疗中的依恋》有什么疑问,我可以回答 | 来自吴庆沟通分析 | 2023-05-17 11:02:37 | |
有哪个学习小组在读这本书吗~~ | 来自轻舟 | 9 回应 | 2021-06-16 10:24:5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The Guilford Press (2007)9.2分 26人读过
-
The Guilford Press (2015)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心理学】 (爱玛·包法利)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万千心理全豆列 (万千心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一个喜桃🍑 2018-12-21 23:32:11
超越因自身心理成长而造成的种种束缚,焦虑和抑郁。
64 有用 meiya 2017-11-14 17:31:59
来来回回读了很久,总算读完了。对心理学依恋理论感兴趣的朋友(比如想知道什么是安全依恋,什么是不安全依恋,是什么导致了安全与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即便不学心理咨询技术,也可以读一读这本专业书。
13 有用 浅 2016-03-27 11:13:39
好理论化的书,看起来很生涩。不知道9.3分是怎么来的😂
6 有用 恶魔宝宝 2017-12-29 12:08:51
真的是可以从理论到实践的书。看了大半,去听依恋理论的课,毫无压力。再对比了鲍尔比的理论原著,发现毫无收益,还是这本有实践的好。应该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关于依恋理论的书。
178 有用 用户名太长 2019-02-11 21:02:54
虽然想要帮他改变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也还是读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