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希区柯克 短评

热门 最新
  • 20 徐若风 2017-07-27 11:26:46

    是一本令人激动的影评著作,“一个影评人的史诗”。花了两个月通过重看、新看希区柯克的电影来一点点进入它,与之对话。另,觉得每年至少要看几本真正重磅的有学术价值的电影理论来正视自己身处的公众号垃圾影评制造厂时代。

  • 13 redhousepainter 2016-03-27 11:52:03

    偶地天,这么厚。。。。译者到底是有多爱电影。。。。。怪不得妖大把这本书列为2013之首。

  • 10 何适之 2013-12-17 15:35:15

    广西师大的这套电影馆作品着实不错,前有莱昂内,后有希胖子!!

  • 5 除非 2018-04-26 21:07:41

    有一种影评人或批评家很聪明能一眼看穿所评论的对象并给出结论;另一种也很聪明给出的结论则需要过程论证、细节补充、生命体验。更难能可贵的是当自己的理论成为某种权威时自身又首先怀疑发出警告并试图打破它,罗宾•伍德毫无异议属于后者。本书出奇好读,读的过程充满愉悦,如呼吸着智慧之光。

  • 3 Trillian 2018-12-30 23:22:36

    影片分析简明易懂,跟普遍动不动瞎扯理论概念的文章相比天上地下。序的内容是搭骨架,也非常非常合用。罗宾伍德真的太好了【【

  • 2 不定期熬夜 2018-08-18 11:13:18

    2018.7.13:试图把前言部分读完,可是读了不到三十页就已经对作者的同性史和他的私生活感到厌倦,这个导论更像是一部微自传,很大篇幅都在讲自己的身份给自己带来的一些问题等等,其实我对作者的私生活并没什么兴趣,对我理解希区柯克也没什么作用。8.18读了上篇的影评,对我来说就只是一个回顾电影情节而已,可取之处并不多。下篇就不读了

  • 2 沈念 2020-08-29 22:10:29

    真的好讨厌这种剧情分析式的电影评论。

  • 2 2015-09-21 10:53:25

    罗宾伍德基本上只用精神分析这一种方法去评断希区柯克(言语之间透露似乎只有弗洛伊德式的分析才是精神分析),对于社会文化,他显得很偏激,叙事分析,他又很杂乱,往往读上好几页才能碰到一句让自己觉得受用的话,作为一个评论家乃至电影学者,花费那么多时间,写出这样一本大部头书,却只有那么点功力,这实在不能说好

  • 2 非虛構 2017-09-25 17:23:28

    1、只有当一个男人敢于自由地接受和表达他的“女性气质”时,他才能真正地爱一个女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爱”就会被扭曲为占有欲、控制欲,甚至是想摧毁女性的欲望。2、在《后窗》里,那个凶手闯进房间,要把杰弗瑞从窗口扔出去。希区柯克先是用模仿现实的手法把整个过程拍摄出来,但效果很差,不能给人任何印象。于是,他拍摄一只扭动的手的特写镜头、男主角脸的特写镜头、双腿的特写镜头、凶手的特写镜头,然后将这一切合在一起加快节奏,最终得到表现完全准确的印象。如果想拍两个人在搏斗,如果简单地拍摄这场搏斗,那是得不到什么好结果的。如实拍摄的现实,大多数情况会变得不真实。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进入殴斗,使它让观众感觉到,这时,你便获得了真正的现实。

  • 1 达斯佛™ 2014-02-20 15:38:47

    严肃对待希区柯克即严肃对待自己,罗宾伍德分析希氏电影的同时,也是在分析自己的观点(他通过每篇影评不断纠正自己),如此既丰富了希氏电影的内涵,又开拓了读者(包括作者自己)的认知,实在是非常过瘾的一本好书。

  • 1 salut,seul 2015-08-13 21:55:41

    难得一见的好书

  • 1 皆大欢喜 2014-01-06 12:34:29

    2013年出版最佳电影书

  • 0 好样的 2018-07-17 18:13:55

    两年前磕磕绊绊读完的原版。为了查阅资料拿来中译本本来只准备读相关的两个章节却一发不可收拾。尤其火车怪客和迷魂记两篇读起来酣畅淋漓。重访部分同性恋和厌女症两篇同样启发很大。翻译流畅用语平实精准。阅读的快乐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世界杯结束后的遗憾和空虚。

  • 0 巍巍北洋 2015-08-15 14:23:02

    虽然就我个人来说,作者观念发展之后写的部分还没有之前的好看,文本分析式的解读更合我的口味,但综合本书的翻译及印刷,尤其定价相当良心,五星推荐。

  • 0 MsCellophane 2016-01-31 09:28:02

    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剧本和分镜 看了一半 下次等把希胖的片子刷完了再读一遍

  • 0 dowhatugottado 2015-05-05 15:14:58

    断断续续看完,大不列颠gay佬视角真的很烦。虽然法国人更烦些。徐展雄的确认真,黑色电影和这本都尽心尽力,良心译者。

  • 0 黑貓十一 2021-04-04 23:12:35

    前后两部分对比很有趣。控制狂本性和对男性权力的反抗(至少不是接受上)说得很对,补希胖电影是对照着前半本对理解电影有了某种帮助,让我意识到那个年代的暗示和希区柯克整个电影创作上的变化,后半本则看得出作者在经历过许多思潮后再次来看希区柯克的电影中是否是仇女的,仇同性恋的。我依旧觉得绝大多数人的创作的思想无法超越其时代,但在每个时代都有超越其时代的一些思想,而希区柯克的电影在这么多年后依旧能被观众痴迷就证明了他电影技法的超越时代性。在我眼中他对男权社会的无力/无能抵抗和对强势女性的逃避,以及对拯救女性和同情女性表达出来一种奇妙的暧昧态度都非常经典。

  • 0 smile 2015-10-04 23:04:29

    叶芝有句名言:痛打瞎子们的瞎子。艺术的作用之一便是让人不安:它们洞穿、颠覆我们的自鸣得意和固有思维,继而让我们重新调整对待生命的态度。希区柯克的道德观是复杂而又使人不安的,他认为善恶交织、无法分割,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邪恶的冲动,我们的欲望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纯洁。所有伟大诗歌的独特性……只是,在这个说实话过于可怕的世界上,这种独特的诚实显得特别可怕。人们把希区柯克电影的创造动力归结为精神病理学,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艺术家的创作动力都有可能是这个。当然,如果我们活在侦探小说和希区柯克电影的世界中,我们可以轻率地对待这些肮脏卑鄙的事情,它们不过是毫无价值的感官刺激物。但是,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诗歌和戏剧,我们必须严肃地对待它们。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