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nogram Murders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橙子换马甲 2014-12-28 14:57:59

    从看过的一点电视剧来说,对阿加莎没感情也不喜欢波洛,不过我猜不会糟糕到这个新版的程度。。冒出个傻冒警察来衬托波洛的智商,整个过程中波洛都在极其无聊地“培养”那个警察的推理能力,包括故意给出大堆大堆误导线索。。毫无推理能力的读者辛苦听了那么多发现都是骗人的。。烦死。。

  • 0 乌米诺乜鲁玛吉 2022-09-17 23:07:58 加拿大

    形似而神不似,我觉得好可惜啊。 有声书听的,开头不知道是同人,还激动了一下:overdrive上居然出阿婆有声书了!听着听着心想这个故事我半点印象也无,正好复习重温。同时对这个波洛毫不起疑:演播者口音与大卫苏切一模一样、口头禅mon ami、ne c'est pas、How did I fail to see it ……也熟悉亲切。 优点有两:➊形似(前面说过了);➋whodunnit的反转设定还挺不错(但诡计过程不灵光)。 缺点有两:➊太长!!!➋悬疑构造太生硬了,动机与诡计近乎荒谬,整个故事实在站不住脚。

  • 0 卡复卡 2020-04-28 14:35:24

    波罗本身的人物塑造和原著是一脉相承的,不管是对年轻侦探的培养还是对爱人的观念或者是对咖啡店女店员的欣赏都非常的符合原著,只说人物本身我觉得是很ok的。缺点是作为重启系列第一本plot mechanism和plot credibility太差了。好多地方推理都基于咬文嚼字,分分钟要给你上一节语法课的感觉。虽然这事波罗干得出来,但是以此作为推理根据从常人角度来看太过牵强。尤其是在当今native speaker的大学生张口闭口“Me and my friend"的环境下,一个”his or her"和'they'的区别作为根据太无中生有了。可能30年代的人语法普遍比现在的人要好吧。

  • 0 葡萄是蓝色的 2018-01-30 13:20:37

    前大半本书中波洛确实为了培养警察的能力,而鲜有直接给出推理的部分,更多地是警察和波洛搜寻证据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由不同人表述出来的故事,私以为这样的安排是非常合理的。在读的过程中,我常常去想这些人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吗?这些人是否因为自己的情感或者身份而撒了谎?仔细去阅读凶案的场景和每一个人的表述,发现破绽并不是不可能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因此我觉得这本书的设置足以让读者跟着一起去推理。某种角度上,读者正像是波洛有意锻炼的警察,总是忽略一些重要的证据,总在了解一些事实或证据后就停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推理。放弃追问,意味着永远无法得到答案和真相。而追问,虽然令人苦恼,但确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