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对话的笔记(265)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Azure

    把第七章大部分内容简单梳理归纳了一下,方便拿出来时常思考,养成逻辑习惯。这里的整理不包括后面的雄辩部分。

    2023-09-10 11:26:21   1人喜欢

  • 琵琶鱼

    情绪性谬误: 1,大家都这么说 借用众人(“多数人')的偏见,如果许多人事这么认为,那一定是对的;又可以称之为“老百姓的话”,用无名无姓、没有面孔、无法核实的“老百姓”来做主语,造成一种大家都这么说,所以一定正确的假象。这种假象就是谎言的诱骗效果。 2、诉诸无知和非理性的害怕 这是一种以未知的可怕将来作为恫吓手段的宣传。它以人们目前还不知道或者根本无法证明一定会发生的未来结果,来论证自己现在的做法是正...

    2022-04-23 15:50:36   1人喜欢

  • Malina (happiness is a warm gun)

      (6回应)

    2021-11-12 17:28:20   1人喜欢

  • 良不知 (Be careful of what you wish 4)

    其次,雄辦症使人思想阻滞,变得看不到也不愿服从明白的道理和清晰的论据,“不管别人已经给出了多么完善和令人满意的答复,只要能找出些含糊的语言,他便继续与人争辦,一方面挑起口角,另一方面一定要争出个高下来”。

    2020-07-10 11:08:46   1人喜欢

  • 良不知 (Be careful of what you wish 4)

    凡是制度性宣传,无不需要有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基础。精明的宣传者都知道,一般的民众不容易相信小谎话,但却很容易相信大谎言。小谎话与大谎言的区别在于是否可以用经验去证伪,意识形态是最不容易证伪的大谎言,因为那本来就是一个与经验不沾边的神话。意识形态的神话建立在一系列由假定和推理关系连接起来的概念和想法之上,构成一个封闭的、自我完足的逻辑秩序结构。它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无须、也根本不可能从人的经验得到证明。

    2020-07-10 11:00:26   1人喜欢

  • 雪山上的彩虹

    人们需要说理,因为说理比不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而真实和公正的东西在本质.上来说是优于虚假和不公正的;一般来说,真实和公正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证明而且比较容易说服人的;更为重要的是,人有足够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理性”。 奥威尔说,扭曲真实的语言“就像乌贼鱼喷射出的墨汁”,它模糊了事实的轮廓,掩盖事实的细节。这样的语言是说理的天敌。 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   (181回应)

    2020-07-01 08:51:34   1人喜欢

  • 好孩子*

    哲学家叔本华说,人受两种力量支配:欲望和理智,欲望就像一个有眼睛的瘫子,理智就像一个身强力壮的瞎子,理智的肩膀上背负着欲望,欲望指挥理智前进的方向。对于那些立场和信仰已经非常坚定的人们,观点不同的说理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当一个人愿意考虑他人的观点,打开了接纳不同意见的心胸之门,他的理智才能正在起到引导思考的作用。 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人会那么坚定的去做一件事,不撞南墙不回头,视死如归。终于知...

    2020-03-16 09:51:54   1人喜欢

  • 安鱼🐟

    权威不等于权力,权威是人以自由的人格和理性去服从的,而权力则是通过害怕、恐惧和强制发生作用。说理需要权威而非权力,是因为真正的权威需要有“理”的根基。 无论是像宪法这样的法治权威,还是像《圣经》或《古兰经》这样的宗教权威,人们把它们认同为理的来源,都不是简单的服从,而必须成为一种信仰。美国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 Harold J。Berman)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法一度只是为权...

    2020-02-07 20:52:59   2人喜欢

  • 云熙

    我在网上读到过一篇《好辩近乎勇?》的短文,点到了中国人一般“不辩”的特点。这并不是单纯的完全不辩,而是包括两个看似矛盾方面的统一体。一方面时放弃辩论说理,也就是闭口沉默的“不辩”,而另一方面去世纪晓岚式的特别善辩,也就是极其圆滑的“巧辩”。不辩和巧辩都是产生于同一种话语环境,“只有到了无理可讲、无话可说的时候,人们才会祭起‘不辩’的旗子……中国自古就是一言堂的专制国家,朕即真理,一人说了算,看...

    2019-10-14 09:32:40   1人喜欢

  • 梁小小

    公共語言中的套話、官話、空話和陳詞濫調是一種“群眾語言”(mass language),斯泰賓在《有效思維》中稱之為“罐頭思維”。商業的和政治的宣傳就是利用這樣的語言來操縱和控製群眾的。在複雜而多有變化的事情面前,人們在現成的語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感覺到了把握形勢的力量。久而久之,很容易養成一種習慣,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們思考之勞的簡明論斷。這就是罐頭思維。斯泰賓說:“一種罐裝的信念是方便的:說起來簡單明了...

    2019-02-13 17:38:38   1人喜欢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6 27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明亮的对话

>明亮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