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欧洲艺术史》的原文摘录

  • 最强有力的人类情感不是被优美的经验唤起,而是由痛苦或恐惧,抑或两者兼具的感情引起的。事实上,这些情感是不愉快的,但是当隔着一段“安全的距离”去感受时,痛苦和恐惧就会让人感到异常兴奋(就像一个人看到一场大火时),或如柏克称之为的“崇高”。他写道,崇高的体验产生一种“令人愉悦的恐惧”,这有别于优美引起的情感,他将这种情感定义为“喜爱,或类似的某种激情”。 (查看原文)
    Franker 1赞 2018-10-07 13:31:26
    —— 引自第62页
  • 正如美国政府恐惧这类图像,七月王朝政府也同样恐惧杜米埃的石版画作品。政府无法禁止菲利庞出版他,就尽可能大量的购买刊登这些图像的报纸,再加以销毁。 (查看原文)
    Franker 1赞 2018-12-30 21:32:55
    —— 引自第241页
  • 或者,就如19实际晚期的艺术家莫里斯·德尼(Maurive Denis)所说的那样,“不妨记住,一幅画——再成为一匹战马、一名裸女或某段轶事之前——本质上是一个覆盖着按特定秩序组合的颜色的平面”。 (查看原文)
    Careyme 1回复 2015-11-04 22:31:17
    —— 引自第5页
  • 现代本身则以技术的扩展、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资本主义和中产阶级的胜利,以及民主制的兴起而著称。不过,现代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也许是对进步的坚信不疑,即一种认为人类有了科学与技术的佐助就又能力持续不断地改善世界的意识。 (查看原文)
    Careyme 2015-11-04 22:32:15
    —— 引自第3页
  • “洛可可(Rococo)这个用来形容路易十五统治时期装饰艺术和美术的术语,来源于法语rocaille一词,原指花园中的假山石,那时认为是它们激发了创作这些装饰的灵感。 (查看原文)
    Careyme 2015-11-04 22:43:26
    —— 引自第9页
  • 瓶身绘着中国生活的场景,表现了18世纪时对中国风(Chinoiseries)物品的热爱——旅行书籍中的图片以及进口的瓷器、丝绸和漆器等中国商品促生了欧洲人对中国的憧憬。 (查看原文)
    Careyme 2015-11-04 23:26:33
    —— 引自第12页
  • 他表达了一个很有利的观点:公共展览和公正的批评可以挽救由艺术家的经营姿态和自满情绪引起的艺术衰落。 (查看原文)
    Careyme 2015-11-05 21:49:23
    —— 引自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