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撰集 短评

热门 最新
  • 260 J.M.河童 2015-12-18 18:19:37

    1.富内斯的超忆症,数字编号的虚无和无限,思维的某种无意义的可叹。给与一个瘫患者这样的待遇不知是温柔还是残酷。2.刀疤,我讲述的你的故事是我的故事。我站在你的位置对我进行道德审视。3.我们按照剧本来度过生活本身。4.死亡与指南针,我们心甘情愿地为美的臆想而死,深信不疑在这种死亡和美的对称中完成了自我。5秘密的奇迹,写作的秘密被道破:在时间里建造无形的迷宫。6.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道德与幸福的复调性……博尔赫斯之所以是作家中的作家,是因为他每一篇都可以给作家启发,开拓了可写作的疆界,每一个数千字的短篇都可以再被延展成数种长篇各个角度发挥。三本看下来,他对几何、对称性、环形圈套、迷宫、多重身份、诺斯替教派、古希腊古埃及的哲学偏好,连贯而滑落千差万别。

  • 251 糯米仔 2016-01-11 16:20:42

    文盲一只,完成任务似的看完了ᕙ(⇀‸↼‵‵)ᕗ,对自己的智商感到了忧心(ಥ_ಥ) ,但是为了保持逼格,还是打了四星╮( ̄⊿ ̄")╭

  • 109 非想 2015-09-04 13:03:15

    《杜撰集》是一部探讨人的存在和小说叙述方式无限可能的小说集。《刀疤》使用了经典的“叙诡”,结尾大音希声以狡猾的叙述方式把思考留给读者。《死亡与指南针》把传统侦探小说“读者被主角侦探线索牵着走”的常规套路玩弄于股掌之中,把凶手置为主角使侦探和读者都落入陷阱,类似《七宗罪》,结尾提出的犯罪线路等分来自《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思想。《博闻强记的富内斯》塑造了一个超强记忆的超人,展现“经验主义”和人类感性、官能的力量。《秘密的奇迹》有“芝诺悖论”中“飞矢不动”的影子,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空子,对空间和时间的相对论进行解剖、臆想,演绎出一个不同次元动静交错的分裂时空,文中的作家在子弹静止中苦思文学创作,为了最后一个词的炼字酌句得到了短暂的永生,博尔赫斯以此来歌颂对文学的痴爱。

  • 72 独自退场 2015-09-27 09:57:42

    大部分小说的一个特点是距离和恍惚。故事在行进,但是仍旧和读者隔着一层,使其无法在文中占据一个位置(无论是人物,情节,叙述者,甚至是作者本人的位置),然后得以认清故事。考虑到作为小说人物(而非作者)的博尔赫斯与小说里其他人物的关系形成的那种微妙的反应, 他同时用(虚构的)博尔赫斯讲述故事(更准确的说,是转述,最就代表性写法大概是用序言随笔代替小说)这一间接的叙述方式来加强这种距离(尽管博尔赫斯曾说过他写下的所有的人物都是他自己 ),而一般小说通常采用直接叙述,从而使得读者和小说(包括人物)的关系也是直接的,因而文本最终呈现的感觉是恍惚的,造成这种恍惚的根源还有其他因素,比如他探讨的主题,文笔又杂糅于小说、诗歌、随笔三种体裁,以及采用陌生的诺斯替教派的思想,诸如此类。他的小说就如同他在《南方》中

  • 42 欢乐分裂 2016-12-03 16:48:36

    好看极了,《刀疤》的精彩反转和《南方》的开放解读乃短篇小说经典结尾,《死亡与指南针》颠覆传统侦探小说写法,《博闻强记的富内斯》与《叛徒和英雄的主题》则是加强版的语言矩阵;在时间的范畴里营造无形的迷宫,这个迷宫既是无形的、永不停顿的线性运动,也是横跨时空的阴影、对称、镜子与漫长的岁月,它有隐秘的时间形式,亦有宇宙一般寥廓的憎恨;宏观来讲,整个世界都是迷宫(都在做梦),从微观看,看透所有事物本质,看清进化和腐烂的过程,这就是无处不在的、具象的、或抽象的「迷宫」,博尔赫斯总是那么狡猾得抽离自己身份,以不同形式阐述他一以贯之的理念。

  • 21 风独 2016-05-10 02:43:57

    杜撰众生,戛然而止

  • 22 icebee 2015-12-09 13:57:58

    强记博闻的博尔赫斯拿着他不善用的匕首向南方走去。

  • 23 张朝日 2016-07-06 22:48:07

    这本里的博尔赫斯至始至终给我的感觉就是“我就不带你们玩儿了哈”(崇拜脸)

  • 20 Noooodle King 2015-07-28 00:07:54

    读过之后瞬间明白了博尔赫斯为什么具有那么高的地位。已然开始后悔没有直接买全集了……

  • 15 虫虫 2018-10-23 17:07:36

    喜欢博尔赫斯到了什么地步呢,每次拿起来就放不下,薄薄的小册子舍不得读完,“现实往往不可能和预见吻合,他以狡诈的逻辑推断,预先设想一个具体细节就能防止细节的发生。”

  • 12 Sarcophagus 2017-06-25 00:01:35

    “他是大千世界的孤独的和清醒的旁观者,立竿见影,并且几乎难以容忍的精确。……他还常常想象自己沉在河底,由流水摇晃着,放浪形骸。……思维是忘却差异,是归纳,是抽象化。在富内斯的满坑满谷的世界里有的只是伸手可及的细节。”——《博闻强记的富内斯》

  • 8 不流ᝰ 2019-01-12 21:38:33

    读到《秘密的奇迹》时,我心潮澎湃、呼吸加快,因为虽然早已恍惚忘却了十几年前读到的博尔赫斯那些故事的情节,但一个人在被枪决前度完余生这个意象却像一道疤一样深刻留在我的记忆中(虽然连标题也不记得了)。不是没有想过去重温,但总觉得不需刻意,那个场景一定会与我重逢。所以今日这感觉像偶然遇到一个挂念已久的友人一样。《南方》当然是极好的小说,但如果博尔赫斯自己不提他的得意之情的话会让它更好。《杜撰集》的故事性比《小径》更强,玄妙性也自然弱了一些,并且,他处理故事性的主要办法还是推理、侦探那种解谜式的手法,真假不分的旁征博引,相互之间略嫌相似了。好在老人家小说并不多,所以总体仍然是了不起的。

  • 9 坦克手贝吉塔 2018-01-03 11:39:10

    更高更快更强。《南方》《刀疤》《死亡与指南针》。

  • 3 冬至 2016-01-20 18:49:15

    博闻强记的富内斯、秘密的奇迹、南方

  • 8 温八无 2019-10-27 17:09:30

    按道理说,我应该喜欢将形而上学、数学、神秘主义、隐喻手法等质料揉进文学文本里的作品,可博尔赫斯真的没有做到这点。且不谈他引入的数学和形而上学理念的虚浮浅薄,即便是他引以为傲的书袋技法都只停留在了文本的表面。可以很轻易地看出来他是一个热衷于抖弄机灵且担心别人不明白他机灵所在之人,他并不相信自己文本构筑的幻境,也并不追求各种直观理性所对应的语言进行融合后的伟业,他是那种变个魔术都要在事后向观众一步一步解密的无趣的手艺人。无论是于准的故事还是书里四个字母的篇章,都充分显示出他将文本视如炫耀之物的根性,而非自我的一部分。 他可以数数,他对数字的研究也只局限于记记账的水平,数学与文学的融合他甚至都未登堂奥。神秘和隐喻被他聪明的愚蠢破坏殆尽,哲学在他的脑袋里可能也只是流淌在语言层面的另一种组合罢了。

  • 4 🌺五月雨永远 2016-01-07 21:26:06

    页数就不吐槽了。之前似乎也说过只要这些一流作家想,分分钟能出本评分9.0以上的推理小说集。原本还以为《小径分叉》只是披了个类型文学的壳,没想到这次依然能看见叙诡(《刀疤》)、红鲱鱼(《指南针》)等手法信手拈来,时空交错及各种叙事模式更是炉火纯青。只能感叹小气!残忍!你就不能多写点吗?

  • 4 omom 2019-01-11 17:59:47

    看了高二模仿博尔赫斯写的辣鸡小说后又开始“读博”了…我喜欢博尔赫斯的一个原因是:不注重编织复杂情节而钟情于探索表现手法,用饱满的“真实”细节包裹超自然的或神秘主义的叙述客体(除了镜子、迷宫与梦,渐渐发觉对心目中布宜诺斯艾利斯狂野郊区的反复观照也是描述重点),阅读它们有脱离现实的感觉,是逃避生活的好去处。

  • 3 安德烈大叔 2019-03-05 02:41:12

    最近在做的探讨持续提醒我博尔赫斯的敏锐与伟大,时空、存在与虚妄,洞见无序中的精妙绝伦让人欢欣鼓舞。作家中的作家,不只是技巧,更在认知边界上的先行。

  • 3 Praetoria 2015-08-09 17:13:19

    “堕落似乎在劫难逃。”

  • 2 不死鳥 2016-02-05 01:41:06

    叛徒和英雄一篇让我想到天国へようこそ里的一句歌词:you are acting a play you call your life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