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酬定律(精装)》的原文摘录

  • 金庸对武侠的想象色彩缤纷,但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拥有一种超常的能力,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暴力的侵犯和伤害,自己却有能力随心所欲地伤害别人。 当然,有能力伤害别人,并不一定就要使用这种能力。真正的武侠,可以称为侠的人,一定要有武德,要遵守天道,不仅不使用超常的暴力害人,还要保护弱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武侠就是凭一己之力匡扶正义的人,也是替天行道的人。 …… 第一,当这样的人门槛很低。无须特别的家庭背景和超人的资质,我辈寻常人就可以入选。入选后,也无须吃特别多的辛苦,莫名其妙的几次奇遇就能使你获得常人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积累起来的功夫。保持这种功夫,还无须戒酒肉,更无须远女色。 …… 第三,你的大名在江湖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敬。 第四,法律管不着你。 …… 我们当然知道,维护正义是很麻烦的。在当代社会中,这是检查官、律师和法官们,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费了无数的心血和麻烦,勉勉强强还未必能维持一个大概的。指望一个武术高手在短时间内明辨是非,以暴力维持公平和正义,这简直是一个神话。不过神话恰恰是既省事又省心的故事。我们特别怕麻烦,怕费心,怕受约束,还怕合作,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怕走复杂的组织程序,怕背诵复杂的法律条文,我们幻想舍弃 这一切麻烦, 不支付任何代价, 像呼唤神灵一般地把正义从空中呼唤出来。 原来,我们的白日梦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懒汉的富贵幻想。 …… 为什么武侠幻想在中国格外流行?除了合乎我们的梦想之外,社会气候和土壤似乎也格外适宜。中国人从自己的悠久历史中发现了核心秘密,发现了决定各种规则的“元规则” :拳头硬的说了算,有刀有枪就有权——有立法权,有执法权,因而有财富,有尊荣,有美女,有成就,有一切。对武侠的幻想,其实就是对暴力的幻想,对拥有强大的伤害能力的幻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并不缺少类似的先例。孙悟空,梁山好汉,都是超强暴力 的拥有者。他们都... (查看原文)
    Mtime 2回复 15赞 2016-07-15 11:15:22
    —— 引自第203页
  • 在讨论卖命问题时,我们没有提及社会环境。至少有两点环境因素,不提出来便有失公正。 一是地主的租子太重,搜刮太狠。假如刘某是自耕农,免了租子,就不至于去当土匪。不过,要求地主不利用争夺佃权的形势取利,又有些不近情理。大概土改或土地革命的合理性就在这里。 二是政府失职。按照正式规定,遭遇灾荒,农民去县衙门报告灾情,不仅可以免税,还可以获得救济。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不作为的官府,不肯或不能掏钱护住血线,任凭匮乏突破生死边界,制造出“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庞大群体,然后再耗费大笔军费剿匪杀人,这正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又徒唤奈何的官府惯技。 血线防护的缺失,这是社会制度的重大缺陷。不守血线的制度,具备了鲁迅所谓的“吃人”特征。 在血线失守的社会里,官与匪的界限难以划分清楚,土匪和良民的界限也同样很难划清。 (查看原文)
    口口水晶 1回复 5赞 2012-05-20 21:37:00
    —— 引自章节:正编1
  • 小农经济对贪官污吏的耐受性很强,对帝国官僚制度的适应能力很高,直接结果便是支持了帝国的统治方式--就好像耐粗饲的家畜品种支 持了粗放的牧养方式一样,小农经济也支持帝国粗放迟钝的管理,并且间接抑制对帝国统治方式的耐受性较弱的工商集团的发育。 (查看原文)
    1回复 5赞 2020-12-18 12:59:19
    —— 引自章节:后记: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 小农经济对贪官污吏的耐受性很强,对帝国官僚制度的适应能力很高,直接结果便是支持了帝国的统治方式--就好像耐粗饲的家畜品种支 持了粗放的牧养方式一样,小农经济也支持帝国粗放迟钝的管理,并且间接抑制对帝国统治方式的耐受性较弱的工商集团的发育。 (查看原文)
    1回复 5赞 2020-12-18 12:59:19
    —— 引自章节:后记: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 帝国的权力太大了,有利可图的领域一定会被它霸占和垄断,可是行政管理的效率逐层递减特性又注定了它经营不善。经营不善的恶果又要以成本摊派和无偿征调的方式转嫁给民营工商业集团,转嫁给大大小小 的工匠、商人和企业主。于是,通过垄断和摊派这两种方式,官营工商业既侵占了民营工商业的发展空间,又削弱了他们的发展能力。 (查看原文)
    1回复 5赞 2020-12-18 12:59:19
    —— 引自章节:后记: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 欧洲存在着类似战国时期的暴力-财政实体林立的竞争环境,这虽然导致了市场的割裂和战争的损耗,导致了相对中华文明及其帝国盛世的落后,但也降低了暴力赋敛集团为所欲为的能力,同时还为资本抽逃提供了去处。欧洲统治者的额外索取不能超过资本抽逃的费用,超出的部分,不得不以权力交换,否则就要破坏自身的财政基础和政治稳定。退一步说, 即使资本的存量部分抽逃困难,资本的增量部分也会望而却步,这就意味 着自身财政基础逐渐被竞争对手超过,长此以往便有被淘汰吞并的危险。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一统帝国却不怕资本飞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民间资本根本没有讨价还价不成时退出的空间,只能被帝国按住脑袋萎缩在角落里。长此以往,当中国的农业型财政基础被远方的工商型财政基础超过 之后,生产能力和加害能力全面落后的大一统帝国,早晚要被版图小得多、 暴力和生产力水平却高得多的新型竞争者打败。 (查看原文)
    1回复 5赞 2020-12-18 12:59:19
    —— 引自章节:后记: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 毛泽东勾画的历史和社会图景在凸显某些事实的同时也遗漏和淡化 了某些事实。毛泽东凸显强调了中国弱小的无产阶级及其作用,淡化了这个阶级主要雇主的国营或党营的性质。毛泽东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 级性质,淡化了这个组织由爱国知识分子创建又由农民战士充实的事实。 毛泽东强调了历史上农民与地主的冲突,把这种冲突描绘为中国历代的主 要矛盾,淡化了农民与官府的矛盾。毛泽东强调了地主阶级和官府的共同利益,淡化了他们之间的差别和冲突,把自身利益鲜明的暴力赋敛集团降格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毛泽东强调农民战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而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却再三表现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体现为帝国 制度重建儒家秩序的自我调节方式。 (查看原文)
    1回复 5赞 2020-12-18 12:59:19
    —— 引自章节:后记: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 用阶级斗争理论将暴力方式的土改描绘为历史的必然,并将国民党统 治集团与地主阶级的利益描绘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非常高明的政治斗 争和军事斗争策略。这种论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共产党动员农民夺取政 权的政治利益,而不是反映事物本身的真实关系。 (查看原文)
    1回复 5赞 2020-12-18 12:59:19
    —— 引自章节:后记: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 这就是淘汰良民定律。良民或者死于沟壑,或者挤入白员队伍,或者沦为盗贼。这条定律比我开头猜想的“白员兴则社稷衰”确切得多。社稷兴衰是难以计算的,良民的数量却可以计算。白员是低成本伤害能力的追求者和使用者,是“破坏力”集团的成员,一旦他们超过某个比例,便吞噬了良民的扩大再生产能力;白员在人口中的比例继续扩大,还将吞噬良民的简单再生产能力。越过这个转折点之后,良民的数量便开始下降。许多人奇怪,说中国明清有那么多“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不能长出资本主义,看看这条定律就不奇怪了…… “合法伤害权”是官家安身立命的本钱。这种“官本”一旦“主义”起来,甚为蛮横,说什么便是什么,说多少便是多少,越过边界一味地自我扩张,如同李榕笔下的白员所显示的那样,官家的繁荣与商家的繁荣便直接呈现为反向关系。官本繁盛之处,良民简单再生产的本钱都被吞噬了,哪里还能长出别的主义? (查看原文)
    吃茶去 2赞 2012-08-23 00:24:16
    —— 引自第224页
  • 马基雅维利也是这样说的,他认为,施恩能不能得到回报,取决于受益者的良心,而施恩者无法控制受益者的良心;加害者则可以单方面控制局面,因为加害只须依赖对方的恐惧。任何人都有恐惧,但不是任何人都有良心。 (查看原文)
    一锅脑浆粥 1回复 3赞 2016-05-25 19:48:41
    —— 引自第303页
  • 其实我们也不好过分责备刘瑾。抽水机规则行得通行不通,并不是刘瑾这位太监所能决定的,刘瑾不过是在皇权不受制约的环境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已。他甚至不得不追求更大的权力,因为有人想要他的命。而权力ー旦到手,那些巨大诱人的物质利益就显得唾手可得,伸手即得,叫世间凡人如何按捺伸手之心呢? 换句话说,只要帝国的权力格局不改,抽水机总是难免出现的。只要存在个别思想没有改造好的凡夫俗子,只要他们将几颗管用的官印混到手,有了蛮横加害的能力,刘瑾的徒子徒孙便难免繁衍开来。这种繁衍与性能力无关,与武器装备有关。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要他几条人命都没事,要几个钱又算什么。 (查看原文)
    MrFrankenstein 3赞 2021-02-01 20:31:43
    —— 引自章节:4.刘瑾潜流
  • 早就有人说过,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这些年,金庸编织的成人童话风靡汉语世界,2001年又大举进军影视,席卷了大众文化的各个领域。那么,金庸给我们编织了什么梦?席卷中国的白日梦是由什么构成的?我们如此上瘾地读金庸,显露出我们内心和我们社会的什么东西? 金庸对武侠的想象色彩缤纷,但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拥有一种超常的能力,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暴力的侵犯和伤害,自己却有能力随心所欲地伤害别人。 当然,有能力伤害别人,并不一定就要使用这种能力。真正的武侠,可以称为侠的人,一定要有武德,要遵守天道,不仅不使用超常的暴力害人,还要保护弱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武侠就是凭一己之力匡扶正义的人,也是替天行道的人。 我们愿意当这样的人吗?如果需要算计一下再做回答,那好,请留意以下几项条件。 第一,当这样的人门槛很低。无须特别的家庭背景和超人的资质,我辈寻常人就可以入选。入选后,也无须吃特别多的辛苦,莫名其妙的几次奇遇就能使<s>藏书网</s>你获得常人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积累起来的功夫。保持这种功夫,还无须戒酒肉,更无须远女色。 第二,一旦成为这样的人,便会有美女——通常还不止一个——芳心暗许,闹得你的生活充满月影花香,情趣盎然。 练出一种低成本伤害能力,自己不受伤,却可以伤害别人。 第三,你的大名在江湖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敬。凭着这个名头,走哪吃哪儿,华服美屋,还动辄有几百两银子的进项(明朝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不过二三十两),无须当牛做马为稻粱谋,永远不必为柴米油盐之类的琐事操心。 第四,法律管不着你。哪怕杀人如麻,大侠们也没有通缉逃亡之苦。没有查夜,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住店也不用登记姓名。 其实,不用这么充分的条件,只要有一两条就足够我满意的了。孔圣人说,如果富裕可以求得,即使执鞭之类的事我也做。如果... (查看原文)
    九识澪 3赞 2021-07-17 20:42:55
    —— 引自章节:14.金庸给我们编了什么梦
  • 皇家贵族为了维护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秩序,为了保护法酬,减轻工作负担,不能不雇佣代理人,也不得不容忍代理人作弊,容忍他们建立的潜规则体系。消除潜规则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允许受害者监督控制官吏,而让羊群监督甚至控制牧羊犬是很危险的,是可能导致变天的。正如老子和韩非所说,官爵赏罚和军队一样,乃“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为了保证血染江山永不变色,控制权一定要牢牢掌握在牧主手中,哪怕潜规则泛滥为滔天洪水。 (查看原文)
    豆友1907570 2赞 2012-12-28 23:26:01
    —— 引自第19页
  • 武侠小说是成人世界的童话。 施恩能不能得到回报,取决于受益者的良心,而施恩者无法控制受益者的良心;加害者则可以单方面控制局面,因为加害只需依赖对方的恐惧。任何人都有恐惧,但不是任何人都有良心。 (查看原文)
    vicki_922 3赞 2013-07-06 09:44:13
    —— 引自章节:全书读后
  • 血酬定律: 一. 血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从事暴力掠夺的收益。 二. 当血酬大于成本时,暴力掠夺发生。 三. 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 注: 1. 暴力掠夺特指以人类及其所拥有的财富为对象的行为。 2. 在暴力掠夺发生时,人类必定权衡的成本包括: 1)良心,即同情心与正义感。 2)机会成本。与卖命并列的还有卖力、卖身、卖物等选项,人们会比较血、汗、身、财的付出与收益。 3)人工和物资的消耗。 4)暴力对抗带来的风险。 3. 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只能转移财富。 (查看原文)
    bennyxin 1赞 2013-06-02 14:46:17
    —— 引自第1页
  • “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何者?小人贪利忍耻,击之则难去,君子洁身重义,沮之则引退。”——《宋史•苏辙传》 (查看原文)
    bennyxin 1赞 2013-06-02 14:47:13
    —— 引自第93页
  • 应该说,对暴力的掌控才是最终的根据。合法伤害权不过是对合法暴力的合法应用。各个社会集团,以及各集团内部,就是根据加害能力分肥的,各种资源也是追随着这种能力流动的,正如你说,造福于人的能力反在其次。马基雅维利也是这样说的,他认为,施恩能不能得到回报,取决于受益者的良心,而施恩者无法控制受益者的良心;加害者则可以单方面控制局面,因为加害只须依赖对方的恐惧。任何人都有恐惧,但不是任何人都有良心。 (查看原文)
    Okthatsfine 2赞 2013-06-18 08:31:59
    —— 引自章节:《万历十五年》没说透
  • 1.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 2.这种行为约束,依据当事各方的造福或损害能力,在社会行为主体的互动中自发生成,可以使互动各方的冲突减少,交易成本降低; 3.所谓约束,就是行为越界必将招致报复,对这种利害后果的共识,强化了互动各方对彼此行为的预期的稳定性 4.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的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本身也有明确有明确的认可 5.通过这种隐蔽,当事人将正式规则的代表屏蔽于局部互动之外,或者,将代表拉入私下交易之中,凭借这种私下的规则替换,获取正式规则所不能提供的利益 (查看原文)
    恐龙抗狼 2015-12-02 00:37:27
    —— 引自第239页
  • 施恩能不能得到回报,取决于受益者的良心,而施恩者无法控制受益者的良心;加害者则可以单方面控制局面,因为加害只须依赖对方的恐惧。任何人都有恐惧,但不是任何人都有良心。 (查看原文)
    momo 1赞 2017-10-01 12:23:41
    —— 引自第210页
  • 孤云:能不能开个书目,谈谈对你的思想产生影响的书籍? 吴思:……三、《唐诗三百首》。这本书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代表,我已经翻烂了一本,以后还会一读再读。古诗词可以迅速调动起我的人世沧桑感,呼唤出我的“根本性焦虑”。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这种感觉让人的心境深远厚重,超越蝇营狗苟,进入造化的幽深,以至言语寥落,欲说还休。古诗十九首、宋词、元曲、《红楼梦》也有类似的功能。 (查看原文)
    🌈🎨🧁🍭🎉🎡🎊 1赞 2020-01-10 19:51:17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