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理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醒了 2015-09-19 23:41:12

    比预想中难读一些

  • 2 路灯 2014-12-08 00:33:52

    本书是这学期以来最难做读书笔记的书之一,上一本是巴塔耶,当年手抄尼采的感觉又回来了。头发蓬乱中~~~

  • 1 malingcat 2023-10-07 20:26:10 上海

    与好友阿拉斯相比,达米施太不善良。我觉得即便是梅洛·庞蒂的学生,打着现象学、符号学和精神分析的旗号做视觉考古学,也不必写得这么玄。1525年左右科雷乔在帕尔马修道院画的穹顶画里创造性地开了“圆窗”,在后来的理论争论中它成了一个“诠释窗”,达米施通过这个“窗口”升入“云”端。在云与戏剧的互鉴关系、云与科学的互动关系之后,他论述说云是无结构且易变的,成了一种自由媒介,它的意义随着体系内参照元素的不同而变化。云也使人们把对图像意义的解读拉回绘画性本身——色彩、笔触、带给人的视觉冲动。在西方绘画中不断后退的云,终于在中国山水画的云气氤氲里找到了它的位置。达米施以符号学整合了形式分析与图像学,又从语言学中挪用来一套句法,松开了透视法与绘画绑定之“结”,让无形之云漂浮,但是,示范价值大过理论价值。

  • 0 朗韵 2014-07-08 16:06:25

    Google瘫痪的情况下很多只是死角清理不了。框架真的是牛逼。

  • 7 Derridager 2021-03-18 12:03:07

    终极法式写作风格+云雾笼罩中文翻译=难读著作这一公式的典范,只能把握段落大意。大致是借助打破西方绘画的线性叙事逻辑(及其背后的透视原则)的/云/关注绘画性本身(物质性),挑战以基于同一性的再现(中文全部译成表现)为线索的绘画史,迈向绘画本身。

  • 0 二又土 2017-07-31 22:18:43

    想法真的给赞

  • 0 Rapheal 2015-01-29 15:30:49

    看到第四章差不多懂作者要讲什么事了

  • 0 renard dit 2021-10-18 21:43:45

    回归到读书的节奏里…终于感觉生活中喘过气来了

  • 1 阿卡德米娅 2021-12-08 17:23:10

    推荐一篇相关的论文 有助理解 https://mp.weixin.qq.com/s/fjnNcjOWqxB9bg865vuZSQ

  • 0 Elvina 2015-04-03 14:27:58

    每个字都认识但百分之七十看不懂系列……不过虽然对艺术史绘画技法之类的一头雾水,但感觉书中提到的问题都很片面,就云而论,大部分围绕在宗教绘画上的符号意义。毕竟篇幅有限,史论著作必须要大部头才够详尽,所以个人感觉这书从简介到宣语都夸大了。而且作为讲解绘画的理论书籍既无相应插图画作也不标注原名,实在差劲。

  • 0 超逸傅立叶级数 2022-05-30 10:16:51

    达弥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能够运用符号学方法对/云/展开分析,这无论是在艺术史研究方法上,还是在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意图实现的目标,都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遗憾是翻译欠佳,很多术语前后翻译都不一致,只有对照原文进行阅读,才能发现其中的理论关窍。

  • 0 小火慢煎 2022-04-06 00:19:30

    序论见译者学术功力不行,小标题也翻得没头没脑,好在正文倒还可以理解。一时代之理论,如《历史及其图像》一般的自治呼吁,从碎片到侧面,对本体的回归。意在史观阐发,功夫都下在缀连而非材料本身,但仔细咂摸一下,《云翔瑞像》讨论云母题莫非有受此书启发?(玩笑)

  • 0 Versöhnung 2024-01-06 01:05:50 贵州

    几乎是出于集邮《云的理论》的冲动勉强啃完。我这个艺术史和符号学的双料门外汉从中只能读出线性-绘画性之间的对立,几何透视的能力和限度,以及/云/狡猾地在符号、透视法、绘画技法、形而上负载以及宇宙论等不同层面与既有体系的狡猾互动与挑衅。至于他对艺术批评史和绘画体系的评论,根本无从下嘴

  • 0 攸龄 2024-03-24 23:02:39 北京

    读了最后一章

  • 1 方可平 2022-06-10 22:19:28

    补标,读书会书目,我认为这本书用了一堆学术黑话,基本没有突破维也纳学派和图像学的框架。(巴洛克风格、空白恐惧)最终依然导向了对无限的强调,当然这里的无限已经不再是维也纳学派的意思了,对接到了科瓦雷的无限宇宙上。中心思想是把云作为遮蔽/突破中心透视原则(福柯)的存在,同时追溯了云的中世纪前史(分隔神圣世俗/戏剧降神道具),展望了云的未来:揭示中心透视之虚无,展现感知的物质性。总得来看是福柯艺术学趣味,考古学三分期,把云作为差异因素看待,其结论也与福柯大同小异。最后引入中国画论,意在确立不同于西方绘画的他者,不无理想与失实,(类似德里达谈汉字),其实并无助于研究中国绘画本身。用叶姆斯列夫表达/内容之分,其实也就是巴特二级神话,看云的意识形态含义。

  • 0 佩铉Y 2022-06-14 21:49:53

    难读,但不至于特别晦涩

  • 0 冥王星时刻 2022-12-20 11:31:40 江苏

    主要读了最后一章

  • 0 慕容郁文 2023-02-02 15:00:56 北京

    那种分析思辨力,那个论述的层次感,是牛逼的。论述石涛时的堆史料不喜欢,还是看图说话见真章

  • 0 CLADDING 2016-02-20 00:12:16

    原作写的行云流水,翻译却每如此,甚至可以称之为烂

  • 0 平凡零点 2019-11-14 22:05:39

    沿用德里达解构传统透视法的绘画语言体系,云作为一种手势是艾柯的符号学分类方式,也是波普尔绘制的云与钟的光谱的最充满光晕的一端,也就是想把绘画归还给绘画性,把绘画性归还给语境。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