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的原文摘录

  • 奎因-迪昂论点相关的三个关键点:我们的观点并不是单独而是作为整体来面对 “经验的裁判”;通常不存在可以用来判断两个竞争理论中哪一个正确的 “关键性实验”;非充分决定性的概念,也就是现有可用的数据,通常不足以让人们找到唯一正确的理论。 (查看原文)
    kordelia 3赞 2021-02-04 13:42:32
    —— 引自章节: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 056
  • 一个假设通常不能孤立地接受验证。相反,被验证的都是一系列观点,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不同,那么这一系列观点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被摒弃或修改。 (查看原文)
    kordelia 3赞 2021-02-04 13:42:32
    —— 引自章节: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 056
  • 我们通过拼图这个类比探讨了观点集合的概念。奎因倾向于将这样的观点集合看作 “观点网络”,也就是用蜘蛛网来做类比。在一个蜘蛛网中,边缘区域的变化对中心区域只能造成微不足道的影响。同样地,在一个观点网络中,如果对位于边缘位置的观点进行修改,对处于中心位置的观点并不会造成太大改变(这些边缘位置的观点就是我们在第 1 章中所讨论的外围观点)。相比之下,中心区域的变化将给一整个网络带来改变,与此相似,如果对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观点(核心观点)进行修改,那么整个观点网络都会发生变化。 (查看原文)
    kordelia 3赞 2021-02-04 13:42:32
    —— 引自章节: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 056
  • 一个人的整个观点网络,也就是我们整个内部相互联结的观点集合,作为一个整体来面对经验的裁判。如果面对与我们所秉持观点相悖的证据,那么任何观点,包括核心观点,都不可能免受修改。当然,我们通常更愿意修改比较靠近外围的观点,然而奎因的观点是,任何观点原则上都会被修改。 (查看原文)
    kordelia 3赞 2021-02-04 13:42:32
    —— 引自章节: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 056
  • 现有数据,包括所有相关实验的结果,都绝不可能完全确定某个理论是正确的。同时,所有数据和实验结果也绝不可能明确证明任何相互竞争的理论是不正确的。 (查看原文)
    kordelia 3赞 2021-02-04 13:42:32
    —— 引自章节: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 056
  • 所以,请注意,我们认为“书桌上有一支铅笔”和认为“抽屉里有一支铅笔”的原因有实质性区别。一个观点是以直接的、经过观察得来的证据为基础,而另一个则主要源于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所秉持的看法。尽管对“书桌上有一支铅笔”和“抽屉里有一支铅笔”的观点,我们深信不疑的程度可能是一样的,但我们秉持这两个观点的原因却有实质性差别。 (查看原文)
    我是哇哇 2赞 2019-11-20 09:34:38
    —— 引自章节:第3章 经验事实和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 036
  • 这个隐含前提之所以对任何关于未来的推理都是必需的,只是在于如果未来不是继续像过去一样,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将获得的经验有任何指导意义。换句话说,如果“未来将继续像过去一样”是不正确的,那么过去的经验对未来就没有指导意义,因此,对未来的推理就不可信了。 (查看原文)
    276088996649 1回复 1赞 2019-12-01 20:34:38
    —— 引自章节:第6章 哲学插曲:归纳的问题和困惑 // 072
  •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研究与奎因-迪昂论点相关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借用奎因的一个说法)我们的观点并不是单独而是作为整体来面对“经验的裁判”;通常不存在可以用来判断两个竞争理论中哪一个正确的“关键性实验”;非充分决定性的概念,也就是现有可用的数据,通常不足以让人们找到唯一正确的理论。 现在,科学的目的通常被认为是提供可能正确的理论,但是我们并不期待科学能保证这些理论是正确的(我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假设演绎法背后的基本思想是从一个或一组假设(或者更宽泛地说,一个理论)可以演绎出一系列可经观察得来的结果,然后去验证这些结果是否可以观察得到。如果可以观察得到,那么基于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与证实推理相关的一些原因,这就被认为是支持了这个假设;如果没有观察到所预言的结果,那么同样基于我们之前在不证实推理部分中所讨论过的原因,这就会被当成证明假设不成立的证据。 (查看原文)
    404NotFound 2赞 2020-01-29 21:04:02
    —— 引自章节: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 056
  • 如果要给出一个最简短的描述,我会说“世界观”指的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不同观点如同拼图的一块块拼板一样相互联结。也就是说,世界观并不仅仅是一些分离、独立、不相关的观点的集合,而是一个不同观点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联结的体系。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1章 世界观 // 002
  • 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区分出核心观点和外围观点。外围观点可以在不对整体世界观进行大量改动的情况下进行替换。 一个观点如果即使本身发生变化也不对其所在的观点体系产生实质性改变,那它就是一个典型的外围观点。 与此相反,思考一下“地球是静止的,并且在宇宙中心”这个观点。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体系里,这是一个核心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观点之所以是核心观点,并不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对此深信不疑,而是因为它就像一幅拼图里靠近中心位置的拼板,如果把它去掉或替换掉,那么与它相关联的观点都要发生重大变化,而这反过来又会导致几乎整个亚里士多德观点体系的调整。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1章 世界观 // 002
  • 尽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得到了修正,或有人秉持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不同的世界观,但从公元前300年到17世纪,西方主流世界多数观点体系都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内在精神一致。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1章 世界观 // 002
  • 总的来说,你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主要是因为这个观点可以与你观点拼图里的其他拼板拼合在一起,而相反的观点则不能放入这个拼图中。换句话说,你用来支撑这个观点的证据与你的观点拼图紧密相连,也就是与你的世界观紧密相连。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1章 世界观 // 002
  • 有趣的是,事实和真理的定义往往依赖于彼此。人们在被问到“什么是真理”时,常常会回答,“真的观点是有事实支撑的观点”;而当被问到“什么是事实”时,又会说“事实是为真的东西”。事实上(这里我并没有用双关语),我使用的字典里,真理的定义是“被证实的或者不存在争议的事实”,而事实的定义是“被认为为真的事物”。 但是,像这样用事实定义真理,又用真理定义事实的循环对解决我们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建设性作用。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事实?真的/事实性观点和假的/非事实性观点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决定某些观点是真的/事实性的,而另一些观点则是假的/非事实性的?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2章 真理 // 016
  • 多年来,已有大量关于真理的理论,作为这个核心问题可能的答案被提出。这些理论中的大部分都可以被划为两类。我们将把第一类理论称为真理符合论,而把第二类称为真理融贯论。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2章 真理 // 016
  • 概括地说,根据真理符合论决定一个真的观点为真的因素是这个观点与现实相符合。决定一个假的观点为假的因素是这个观点没能与现实相符合。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2章 真理 // 016
  • 实际上,“现实”指的是“真的”现实,这样的现实是完全客观的,独立于我们,通常也绝不取决于大多数人是如何认为的。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2章 真理 // 016
  • 总结一下,根据真理符合论,决定一个观点为真的因素是这个观点与独立、客观的现实相符合;决定一个观点为假的因素是这个观点没能与那样的现实相符合。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2章 真理 // 016
  • 根据真理融贯论,决定一个观点为真的因素是这个观点与其他观点连贯一致,或紧密结合。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2章 真理 // 016
  • 总结一下,根据真理融贯论,决定一个观点为真的因素是它可以融入一个整体的观点集合,而决定一个观点为假的因素则是它不能融入一个整体的观点集合。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2章 真理 // 016
  • 不同的融贯论之间,主要差异在于把谁的观点算在观点拼图里。 (查看原文)
    Emma 1赞 2020-04-09 10:31:42
    —— 引自章节:第2章 真理 // 016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2 2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