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理查德·德威特 (Richard DeWitt)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第2版)
原作名: 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译者: 李跃乾 / 张新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370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21221354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第2版)
原作名: Worldviews: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译者: 李跃乾 / 张新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370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21221354
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一本科学历史哲学的入门书籍,《世界观》(第一版)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因为严谨认真的态度和阐述复杂深奥的概念的能力,这本著作的作者理查德德威特受到了高度的赞扬。这本著作的第二版进行了增补,但是仍然继续集中阐述关于世界观的基本概念问题——探讨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思考和探索最新的科学发展尤其是相对论、量子理论、进化论对西方人的世界观的种种挑战。
作者简介 · · · · · ·
Richard DeWitt(理查德•德威特)是费尔菲尔德大学哲学系的教授,除了研究科学历史哲学之外,他有兴趣研究的领域还包括哲学思想、数学和哲学逻辑。
目录 · · · · · ·
图 录
致 谢
引 言
第一部分 基本问题
第 1 章 世界观
第 2 章 真理
第 3 章 实证事实和哲学/概念的事实
第 4 章 证实和无证实证据与推理
第 5 章 奎因–迪昂命题及其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第 6 章 哲学插曲:归纳法的难题和困惑
第 7 章 可证伪性
第 8 章 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
第二部分 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向牛顿世界观的转变
第 9 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里的宇宙结构
第10章 托勒密《天文学大成》的前言:地球是球形的、静止的,而且处在宇宙中心
第11章 天文学数据:实证的事实
第12章 天文学数据:哲学/概念的事实
第13章 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
第14章 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
第15章 第谷的天文学体
第16章 开普勒的天文学体系
第17章 伽利略和利用望远镜所取得的证据
第18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问题概述
第19章 新科学发展中哲学和概念的关系
第20章 新科学和牛顿世界观的概况
第21章 哲学插曲:什么是科学定律?
第22章 牛顿世界观的发展,1700—1900
第三部分科学和世界观领域的最新发展
第23章 狭义相对论
第24章 广义相对论
第25章 量子实证事实、量子数学方法、量子理论解释的概述
第26章 量子理论和定域性:EPR,贝尔定理,阿斯派克特实验
第27章 进化论概览
第28章 进化论的哲学和概念的意义
第29章 世界观:思想的结晶
注释和阅读建议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致 谢
引 言
第一部分 基本问题
第 1 章 世界观
第 2 章 真理
第 3 章 实证事实和哲学/概念的事实
第 4 章 证实和无证实证据与推理
第 5 章 奎因–迪昂命题及其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第 6 章 哲学插曲:归纳法的难题和困惑
第 7 章 可证伪性
第 8 章 工具主义和现实主义
第二部分 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向牛顿世界观的转变
第 9 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里的宇宙结构
第10章 托勒密《天文学大成》的前言:地球是球形的、静止的,而且处在宇宙中心
第11章 天文学数据:实证的事实
第12章 天文学数据:哲学/概念的事实
第13章 托勒密的天文学体系
第14章 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
第15章 第谷的天文学体
第16章 开普勒的天文学体系
第17章 伽利略和利用望远镜所取得的证据
第18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问题概述
第19章 新科学发展中哲学和概念的关系
第20章 新科学和牛顿世界观的概况
第21章 哲学插曲:什么是科学定律?
第22章 牛顿世界观的发展,1700—1900
第三部分科学和世界观领域的最新发展
第23章 狭义相对论
第24章 广义相对论
第25章 量子实证事实、量子数学方法、量子理论解释的概述
第26章 量子理论和定域性:EPR,贝尔定理,阿斯派克特实验
第27章 进化论概览
第28章 进化论的哲学和概念的意义
第29章 世界观:思想的结晶
注释和阅读建议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奎因-迪昂论点相关的三个关键点:我们的观点并不是单独而是作为整体来面对 “经验的裁判”;通常不存在可以用来判断两个竞争理论中哪一个正确的 “关键性实验”;非充分决定性的概念,也就是现有可用的数据,通常不足以让人们找到唯一正确的理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 056 -
一个假设通常不能孤立地接受验证。相反,被验证的都是一系列观点,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不同,那么这一系列观点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被摒弃或修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5章 奎因-迪昂论点和对科学方法的意义 // 056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世界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世界观"的人也喜欢 · · · · · ·
世界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2 条 )



说价值观之前,你需要先理解世界观
这篇评论只对作者的价值观概念部分进行阐述和总结。 我们总喜欢说“三观”这个词,我也经常说,但是说着说着其实没有去仔细思考到底什么是三观。可能很多人都已经了解到,三观一般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观为首的世界观: 世界观 = 世界 + 观 我们在...
(展开)


科学简史及伴随的科学哲学思辨,有趣烧脑:5星|《世界观》
作者先介绍科学哲学的基本概念,如真理,证明,证伪,工具主义与现实主义等,然后分两部分介绍科学简史,以及伴随的科学哲学思辨。有趣,烧脑。 科学发现简史第一部分讲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的科学发现与理论演变。 亚里士多德的核心观念,是一整套互相嵌合的观点集,在中世纪跟宗...
(展开)
论坛 · · · · · ·
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 | 来自重估 | 2 回应 | 2019-03-26 21:54:05 |
第60页海因莱因的“《工作》” | 来自企鹅同志 | 2019-01-30 17:00:49 | |
关于P64“古德曼的可怕的问题” | 来自Cat kaka | 4 回应 | 2018-03-27 10:36:36 |
世界观 | 让机器归纳,你来演绎 | 来自小分子 | 1 回应 | 2017-10-25 11:25:5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9.0分 3623人读过
-
Wiley-Blackwell (2010)9.4分 31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8.9分 1594人读过
-
夏日 (2015)8.9分 30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经济人书单 (经济人读书会)
- 认知学习法参考书籍 (千古刘传)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世界观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像少年啦飞驰 2017-12-19 09:02:33
解答了我成长中产生的很多很多很多问题 年度最佳!
0 有用 Tidy 2022-02-10 10:12:24
每个人对于世界的认识都像是一张拼图
21 有用 nothing传叔 2016-08-17 00:56:39
这书小火,罗辑思维推了,一帮人跟风来标记“李善友说翻译不好”,然而并没有那么差,台版也没那么好,这书写得很浅,有兴趣的应该早已超越书中程度,没兴趣的反正也不看。。。对于科学哲学导论入门书的翻译,要保证不首先使用张卜天!!!
0 有用 爱林 2016-04-14 14:45:35
看前半部分还是可以理解的,到了爱因斯坦就自动无能了。印象最深的是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拼图论,为何说太阳和地球谁是宇宙中心对人们那么重要呢?原来这里面有一大串的逻辑,这个论点是整个世界观的中心拼图块。
1 有用 Ray 2020-02-03 10:03:03
虽与舒斯特那本(2013)同名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风格却迥异,对于史、哲两部分的讨论都没有后者深入(后者聚焦于16、17世纪天文物理学革命,库恩和后库恩,讨论淋漓尽致),完全没有涉及编史学和史学史,即便是科哲基本问题和讨论也不是以常规方式展开,没有明确提出“格式塔”、“理论渗透”等基础概念。本书的优点是观点明确、通俗易懂,以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向牛顿世界观的切实转变,再到当代世界观(基于量子力... 虽与舒斯特那本(2013)同名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风格却迥异,对于史、哲两部分的讨论都没有后者深入(后者聚焦于16、17世纪天文物理学革命,库恩和后库恩,讨论淋漓尽致),完全没有涉及编史学和史学史,即便是科哲基本问题和讨论也不是以常规方式展开,没有明确提出“格式塔”、“理论渗透”等基础概念。本书的优点是观点明确、通俗易懂,以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向牛顿世界观的切实转变,再到当代世界观(基于量子力学、相对论、进化论)转变的新动向为主线,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是一次对科史哲大时间跨度的俯瞰,流畅惬意。再加上开篇的思考工具(即“第一部分基本问题”)和书末的“注释与阅读建议”非常方便自修,以此而言,本书导论的性质体现得更好,可以作为舒斯特那本的前专业阅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