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 短评

热门 最新
  • 24 深蓝1984 2014-08-06 19:10:27

    M 第七章关于师范学校与共产党复兴的勾连完善了摩尔、斯考切波等人关于抗战爆发后,在日本和国民政府无法控制的农村地区,共产党得以兴起和壮大,其基础精英即与乡村师范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为本书的最大亮点。

  • 9 万水千山皮皮虾 2018-05-16 22:55:24

    可以顺着孔飞力对“现代国家”转型的思考读下来,提供了一种新的革命何以传播开来及社会现代化变迁的视角。也因此对很多零散的名人轶事有了一种更情境化的理解。读史方知今日事,对我所读专业及制度与当下潮流的割裂和其自身背后历史的延续/惯性也有了更深的感受。我正在经历的痛苦早已有人经历过类似的了,但他们终能积极参与到变革的路中。后之视今,又该会怎样?

  • 4 Aliensong 2015-04-04 22:25:33

    关于乡建与乡村师范教育两者的关系论述是全书的高潮,论述有见地,具有启发性,此领域值得深入讨论。 作者文字功底很好。虽然是史料论证基础上的著述,但没有一般此类著作行文干燥乏味,当然更没有某些思想史研究者刻意藻饰的毛病。 关于女性教育的讨论占了四分之一强的比例,个人觉得可能有时这样反而会导致论点过于偏移,毕竟女性师范教育的问题牵涉面更为广泛,不能简单地统摄到中国的现代化这一论题下。

  • 2 gardenhead 2015-04-26 04:35:10

    第五章和第七章精彩

  • 4 Marlais 2019-03-28 15:27:00

    非常精彩,问题意识极佳。后接刘昶Modern China文章。丛小平此著将清末开始的教育现代转型过程纳入nation building和国家权力的向下渗透视角,历史叙述及分析俱佳。涵盖内容丰富:一个国家能力不足的政府如何利用教育试图控制、改造基层社会,向民众宣传构建统一的国族认同;地方精英利益如何在分裂政权影响政策,及其对城乡差距、社会流动的影响;新学制塑造了新的社会不满群体,本意加强国家控制的师范学校成为了革命者的温床和训练营。从帝制时期的科举到当代中国,教育从来都是一个核心政治经济学问题,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本的生产。

  • 1 大甜甜~~ 2021-07-07 01:11:42

    写得不错,尤其困难的是在陈述与研究之间保持了较好的平衡。“师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一个标志,因为过去依附在科举上的巨大人群,都靠这个转化器慢慢消化掉了。小知识分子在乡村师范带动的新一轮革命浪潮,肯定是最好的一章,因为解释力非常突出,能够解释革命是怎么从低谷熬过来的。小知识分子,这个词真是一言难尽啊。

  • 1 云和 2016-12-28 17:31:16

    师范这个角度和线索非常好,但其实关于书名中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社会转型三大标签论述得都远远不够。后半部分相对来说精彩一点,师范学校与中共发展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

  • 0 lcy 2018-01-08 00:20:15

    觉得除了第七章,前面也写得很有意思。换一个理论上framing的方式,读起来的感觉也就可能完全不一样

  • 0 三辉君 2014-02-12 14:01:45

    近几十年来,民族国家的建构已经成为中国的学术热点。丛小平的《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以坚实的原创性研究为基础,独到地论述了师范学校在20世纪初中国教育与社会的转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作者所言,从女性地位的改变到乡村建设,从民族救亡到共产主义革命,都与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影响相关。本书以创造性的视角,拓宽了我们对20世纪中国错综复杂的变化的理解。——中国留美历史学会2008年杰出学术贡献奖评委致辞

  • 0 168 Hours 2020-10-16 14:12:21

    延续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的写作思路,民国师范教育对49之后师范大学的广泛设立和中小学教育制度、教师的塑造起到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 0 Booking2023 2018-05-22 17:16:39

    主要是谈师范教育在民国旧秩序的瓦解和革命中潜在的作用。其实很多革命先驱都是师范毕业,或者有过师范经历的,想必这点人所共知,但它到底是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的确需要这本书一样的学理化分析。师范学校对乡村文化水平提高、女性地位改进尤其是农村来的年轻人知识水平和尊严感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农村—知识—革命”的关联性是作者看重的。

  • 0 不穷即安 2014-12-30 14:40:20

    第一次读给三星,第二次带着问题读给四星。

  • 0 烤肉君 2022-02-19 14:41:16

    把师范学校视为一个讨论近代民主国家建设、知识分子转型的载体,涉及了不同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背后的不同团体展现出来的政治文化诉求、以及他们建设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努力。

  • 0 甘南 2021-11-16 07:55:00

    作者原来是校友,太晚发现这本书

  • 0 翳牧 2022-04-20 11:27:22

    2022 第二十四本 以政治现代化的国家构建视角来阅读的本书,本书的精妙论述是对孔力飞提出的一些问题的回答,是看待国家重新整合的一个重要切口。对于女子教育的关注是最大的亮点。 详见读书笔记

  • 0 海豹包宝 2024-01-03 17:51:26 广东

    确实是博论

  • 0 Douglas 2022-07-13 11:13:19

    基本解决了绪论中所提出的问题,在一些经典西方学者的理论框架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其提出中国师范学校特别是乡村教育的特殊性有一定的见解。作者一方面想尽可能多的进行详细的阐述,却不免造成一些赘言,使得整本书多有重复之语,如能再精炼一些将更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 0 njuyyg 2022-08-15 20:22:53

    历史研究的问题与书写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