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隐喻 短评

热门 最新
  • 31 深渊大饭店 2015-05-24 23:50:36

    第二篇更具战斗性,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以及整个晚期资本主义世界格局发言,立场可能是第一性的。第一篇偏向学理,对知识考古的使用相当精彩,对于各式疾病的隐喻阐释也颇具启发,从作者的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到贵族,资产阶级以及艺术家这个话语最直接的制造者是如何参与到有关疾病的隐喻当中去的,而这也正是作者科学理性的信念所致力于破除的。关于身体疾病的题目是一个很有生产性的题目,在西方这要追溯到圣经中对耶稣之死的神学讨论,而在中国,它却基本是一个现代性话语的移植,但有趣的是这个移植却至今一直在不断进行着,如今依然会有作家在身体和社会的关系上作文章(在中国还涉及生育这个争议性很强的敏感话题),希望读了福柯之后会有更多想法。唐小兵对寒夜的分析也可互参。

  • 13 煹米ゴミ 2016-05-31 17:04:36

    1,不喜欢那种刻意显得自己博学的引用,毕竟我觉得严谨的学术书籍不应该把文学类书籍里面的东西当作证据。2,感觉有点像福柯?3,这个版本是中英双语,只看中文版觉得有点坑……毕竟不便宜。4,感觉有点啰嗦?不过观点还是蛮好的。社会对疾病赋予意义带来的痛苦甚于疾病本身。

  • 11 把噗 2015-11-15 09:39:44

    福柯大法好

  • 9 Adiósardour 2015-01-20 15:07:28

    疾病是一道负载,在运作得当的结构里,猛然间它现身,毫不犹豫打乱了秩序,以破坏者的姿态媚笑。它的破坏并不同时意味着建设,而是朝向最终毁灭,因而它在道德上被判为邪恶。苏珊·桑塔格将疾病解释为一种道德审判,它们在社会意义中一步步被隐喻化,终究使得病人除了须面对生理负担外,还得面对加诸其身的种种精神负荷。人们似乎彼此暗示,疾病亦有道德指向。疾病对于身份的暴露或者说,对于人们以为的身份的暴露由来已久。曾发生过认为疾病是人格之表达的浪漫观点,从而断定人格可以诱发疾病“这是因为,人格没有向外表达自己,激情由此转向内部,惊扰和妨碍了最幽深处的细胞。”疾病附带了人格象征,而此类人格象征在社会意义上又隐秘地承接了判别群体的任务。 十八世纪发生的“新的社会流动和地理流动”,使得“财富和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

  • 5 木卫二 2020-08-25 20:55:20

    警惕那些战争语言和军事术语,因为大灾难的连续剧,此时此刻就在上演

  • 3 像音片碎 2017-11-14 18:52:41

    吐槽: 作者认为心脏病无隐喻性,因为心脏病是瞬间发作,发作完就挂了。 一定没看过红楼梦,林黛玉的风湿性心脏病如何?

  • 3 眼睛有神家族 2015-12-21 22:47:06

    结核病、麻风、梅毒、癌症、艾滋病 重复叙述部分太多

  • 3 Grass_hunter 2016-09-02 22:45:59

    结核病,一种浪漫热烈的、帮助人们迸发最后一点生命力的疾病 / 癌症,一种冷淡的、将生命力桎梏住的疾病 / 艾滋病,一种关于时间的疾病 / 以及,疾病有着一定程度上净化人性的暗示。

  • 4 ง😵ว 2014-12-02 04:55:07

    健康被等同于这些(循规蹈矩的生活习惯、勤劳、情绪自控)既带着宗教色彩、又含有商业气息的价值准则,成了德行的证明。正如疾病成了堕落的证据。

  • 2 Walt 2017-04-26 10:41:34

    翻译加分 文化研究中佼佼者的作品尽是广而不深 而对于一般人而言很难判断内容的深浅 但其广度却是相对很直观的 具备这种能力的人确实也是相当有天赋的 只是当出现在广度中结合了深度的人后 差距也是比较直观的 BTW抵制阐释不过是另一种阐释 剥离意义不过是另一种意义 抹除能指留下新的能指

  • 3 S 2017-01-30 00:06:20

    祛魅对疾病的各式隐喻,与隐喻的变迁,从将疾病看作上天的惩罚或救赎,到成为意志的衡量与情感的表达。被赋予隐喻的通常是病因尚未确定的疾病,如过去的结核病,当今的癌症与艾滋。正是人类对疾病与死亡的未知,畏惧和想象,催生文艺作品与科学理论的众多隐喻,却也赋予疾病和病人不公平的道德判断,将心理状态加于生理之上的做法,对病因研究和治疗也无甚益处,此外,将疾病看做自然,政治,经济失衡的引申隐喻,依旧屡见不鲜。

  • 3 解意 2017-08-16 12:58:43

    看不懂福柯就先来看桑塔格,对于一切文字平易近人的知识分子都有好感,毕竟我看不懂能怪自己也能怪作者……身体不好的人看着很能共情,政治隐喻和道德颜色真的无处不在,要打破他们祛魅他们

  • 2 阿勒泰大尾驴 2020-06-30 18:00:19

    几个论点有些翻来覆去地讲了

  • 1 川叶 2015-01-18 17:05:26

    桑塔格有一种以知识分子的热情分析和消解一切偏见的热情

  • 1 少女三十二 2019-04-09 18:22:26

    东方白血病,西方肺结核。 书名是中性词····

  • 0 ✨Lachesis 2019-09-03 01:33:17

    1. 为何东西方对结核的浪漫化惊人一致(which值得玩味)2. 依据这种二元论,似乎当代被(正向误解、浪漫化)是MDD和AN,被(负面误解、污名化)的是BP和BN;3. AIDS似乎取代了麻风/梅毒的历史位置(?)4. 然而东西方文化对压抑(不仅是权力和性,包括一切精神活动)的定义不同-所以引发的疾病鄙视链也不同(比如我锅文化就 歧视一切 众生平等 管你是高级病低级病呢(。)

  • 2 两头烧蜡烛🌕 2020-02-14 00:23:18

    译者译于SARS肆虐的北京城,我读于SARS-CoV-2新疫情下的迷雾读书会。我们都知道世俗神话要被去蔽,要通过隐喻生成机制去剥开某种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症候。无法通过这本书得知当下生活的答案,桑塔格的分析只能用来启发和被借鉴,甚至文章的时代性非常非常明显。不过其中,她给了2个重要的答案,隐喻可以相对地道德和不道德,意义世界永存,但返回事物本身的行动不可被放弃。1.疾病的审美阶级与身体耻感,2.“外来的”作为现代医学疾病被指认的重要修辞,3.不同时代对疾病的不同修辞策略,策略会指向某种价值;4.战争修辞;5.前言非常有意思、非常重要: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修辞矛盾与政治无意识、六十年代后的象征界抗争、反文化运动的意义。

  • 1 仲雪春山 2020-07-09 01:01:54

    今年读十分应景,不过与如今的侧重点并不相同。第一篇引经据典的内容穿插很工整,第二篇感情更激烈。对肺结核,癌症,梅毒,艾滋病的不同分析,讲社会结构与人体健康之间的隐喻,也讲战斗性的军事语言借助疾病的隐喻扩大其影响,还有社会问题的阶级反思。

  • 0 RIC 2015-11-10 13:40:32

    总算整完了。。。先休息几天

  • 2 八戒的大师兄 2020-01-31 15:02:17

    1. 大多数观点拿到今天,面对中国的这场病还是适用的,且存在着预言般精准的适应性。2.无论如何,桑塔格这样的知识分子无疑是可贵的,在绝大多数人沉浸在对疾病的随大流的害怕与固有认知时,她却冷静地跳出来作出一番社会性的思考。3. 尽管桑塔格说,观点比论述更有用,然而在中国这场“瘟疫”中,个人的故事明显比冷冰冰的数字更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同情与激愤。4. 全书一些观点在文章前中后重复论证,略显啰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