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隐喻的书评 (152)

兰泽 2019-03-30 20:24:03

疾病的隐喻

结核病:激情与消耗激情,与爱情和相思相关,与贵族和身份相关 癌症:激情的缺乏。后与殖民、增殖、入侵有关。 一类隐喻关乎自身,借舒自身情感。一类关乎社会,诊断社会病症。 ‘十八世纪发生的社会和地理流动使财富和地位不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有待确认的东西。确认的方...  (展开)
SleepyBag 2019-03-26 18:15:15

让疾病只代表疾病本身

刚好前几天看完国内上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于是我便由这件事想起来了这本一年前看过的书。 在这个同性恋已经被日渐认同的社会,与之关联的艾滋病病耻现象好像还很少被讨论。而桑塔格的这本书就是了解病耻现象的一本很好的书籍。 《波西米亚狂想曲》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展开)
newoail 2015-09-25 11:53:4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版

作为隐喻的疾病

正如桑塔格写道:“我写该书的目的是减轻不必要的痛苦”,也如尼采在《曙光》中所言:“想一想疾病吧,去平息患者对疾病的想象,这样,他就至少不必因对疾病的胡思乱想而遭受比疾病本身更多的痛苦——我认为,这样的痛苦很是厉害!它大得很呐。”疾病本身仅仅是一种生理的病变...  (展开)
潘婧 2015-06-14 09:24:34 Picador2001版

Sometimes we ignore the things which are happening just around us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The book 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wa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famous women American writer Susan Sontag. She showed u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readed diseases like TB, cancer and ADIS and their politic, social metapho...  (展开)
智勇双无王酱油 2015-03-04 16:57:5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版

爱情影视剧中疾病的浪漫化想象

世上疾病千千万,有的疾病名声很差,患者也被他者化。有的疾病却浪漫主义的话语接纳,成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象征。我觉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爱情悲剧中主人公究竟是因为一种什么病去世。早期中国爱情剧希望让主角得一种很少听闻的罕见病,比如《过把瘾》;韩剧喜欢让主角...  (展开)
又及 2015-01-30 14:51:20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版

当代文明的忧思:感受力的分离与身体体验的失落

【过了两年,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摘要】本文提出,工业革命以及之后无止境的技术革新虽然延伸了人类的身体,并扩展了人类的感觉能力,但同时也导致了感受力的分离与身体体验的失落。在后现代消费/景观社会,这一危机变得更为明显而迫切。本文以苏珊·桑塔格...  (展开)
Longz 2014-12-07 00:03:4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版

日常话语中的疾病隐喻

类似桑塔格所提出的对结核病、癌症以及艾滋病的隐喻在我们的社会里只有更多,没有更少。甚至有和癌症隐喻直接对应的,比如最近在网络上流行的“XX癌”就是明证,人们将“爱操心、爱关怀”的“母亲性格”比喻为“妈癌”,正是利用人们对癌症的印象(即认为这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致...  (展开)
白饭鱼 2008-12-20 12:25:2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版

假如隐喻被破解

假如疾病的隐喻被破解之后,或者说人们足以消化这样先进的观念的时候,医学人类学就会粉墨登场,人类的卫生观念将会前进一大步,大众或者会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癌症、艾滋病等绝症。但现在还只是一个开端。不过医学人类学的书籍和研究已经如火如荼  (展开)
宇文楚安 2007-08-24 00:45:0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版

事实背后,隐喻之中——苏大姐的启示

《疾病的隐喻》告诉我们,肺病、癌症等疾病被建构起来的隐喻指涉及由此而来的隐喻思维在(后)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发挥着非常微妙却显而易见的影响。苏大姐呼吁,人们应剔除附加在疾病上的隐喻性,剔除隐喻思维,让疾病还原为疾病,而非被阐释出来的社会性的令人可怕的怪物...  (展开)
倩姐读书 2024-06-20 21:35:4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疾病的隐喻》:罹患癌症的人真的是被癌症夺去生命的么?

有这么一组数据:中国人在75岁以前患上癌症的概率大概是25%,死于癌症的概率大概是14%。换句话说,在可预见的未来,癌症将会成为真正的常见病。这两个概率随着年纪的增大,患癌的风险是成倍增加的。(本段摘录自公众号“广州中医药金沙洲医院肿瘤中心”的文章《肿瘤科普:你的...  (展开)
赫尔辛根莫斯肯 2024-05-05 17:11: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版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附着其上的魔幻想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个人评分 8.8 对苏珊·桑塔格印象更多停留在《论摄影》中对摄影技术超强的洞见中。读完发现,她思想之深刻绝不止于摄影。 看到题目第一印象会想到刘邵华那本《麻风医生与巨变中国》里面提到的疾病隐喻、污名化等问题。这本书实际是两篇论文组成的,桑塔格更倾向于从形而上的角...  (展开)
9- 2024-04-21 16:04:44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版

疾病的隐喻

之前读过她的《论摄影》,但这本写作风格完全不同,查阅本书写作时间(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基本与《论摄影》(1977年)接近,但这本更为严谨。写作背景是作者在患癌期间除开病痛伤害,更遭受许多来自社会对于疾病偏见的二次伤害。本书收录两篇论文《作为疾病的隐喻》及《艾滋...  (展开)
Echo 2024-03-13 11:51:58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HPV的隐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浅读了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因没有会员只能试读且称之为浅读)。第一篇关于肺结核与癌症,第二篇关于艾滋,加之看了几篇书评,对全书大致有了一点了解。 桑格塔的本意是想撕开覆于疾病之上的层层道德评判与歧视,消除与之相关的隐喻和象征,让疾病作为疾病本身被人正视。例...  (展开)
dude 2023-11-16 00:24:35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版

读后感:从艾滋病到“超级细菌”

疾病的隐喻同时也是疾病的神话,就像其他所有神话一样,疾病的隐喻/神话都是被构建的。将一件东西特别是未知的东西神话化,似乎是人类固有的一套思维方式。而疾病则是一种非常易于神话的东西,特别是哪些新兴出现的、神秘的、难以治愈的、具有传染性的、大规模流行特征的疾病是...  (展开)
魔法少女小p 2023-09-12 23:42:07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版

“揭示疾病的隐喻,并摆脱隐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或者说这两篇文章,旨在破除17世纪流行病肆虐以来,社会、文学、文化将某些疾病作为一种隐喻的现象,苏珊·桑塔格本身作为一名癌症患者,极力希望停止人们对这些疾病的偏见,阻止这些有意味的隐喻给疾病患者在病痛之外带来社会意义上和道德意义上的贬低。 像她在书的开...  (展开)
Mr_Q 2023-09-08 18:24:0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版

《疾病的隐喻》

如果有一天,你不幸得了癌症或者艾滋病,你会不会有一种负罪感,你会不会不敢跟身边的人分享,会不会觉得这是一种上天的惩罚?或者你是一个健康人,当你得知身边有人患有这类“绝症”时,你对他的态度会不会产生变化,会不会不敢再去接近他,甚至歧视他?其实不论什么疾病,也...  (展开)
Wittgaard 2023-02-28 17:26:32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版

重新认识疾病

我的姐姐刚刚罹患癌症。在此之前,我从来没觉得这个病和我有什么关联,也没想过很多时候根深蒂固在思想中的对于癌症的认识,究竟和它的本身有怎样的关系与偏差。姐姐在知道自己身体状况的时候和医生的第一个请求就是,要全部地知道自己的病情。她一向思想强悍,总是能完成我认...  (展开)
Phoebe 2023-02-13 10:47:39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版

《疾病的隐喻》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作为隐喻的几种疾病:肺结核、癌症、艾滋病、梅毒等。在后疫情时代,疾病的隐喻非常鲜明地跟每一个人发生关联,新冠病毒同样被赋予了多重意义。苏珊·桑塔格所做的工作是剥离意义,而不是制造和阐释意义,她的讨论现在仍是合宜的。疾病和健康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52条)

订阅疾病的隐喻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