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中国文学论集续篇》收录了徐复观先生有关文学方面的一系列专论,反映了徐先生对于《人间词话》、《登鹳雀楼》等文学具体问题的独到看法。书末并附有徐复观先生诗文旧稿及序言数篇,反映了徐复观先生对于文学创作的观念和实践之全貌。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
(展开全部)
徐复观先生,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业师熊十力改名“复观”,取义《老子》“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徐先生一九〇四年二月十八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家世清贫,八岁发蒙读书,幼而徇齐,长而敦敏。一九二六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两年后东渡日本留学,九一八事变后,因发动抗日示威而被捕系狱,遭革除学籍。回国后投身军旅,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参与指挥娘子关战役、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受命以军令部联络参谋名义,派驻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高层有所来往,六个月后回渝,调至参谋总长办公室。一九四九年五月迁台,后去在香港创办《民主评论》半月刊,并于一九五二年担任台中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兼任教授。三年后,获东海大学聘为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五七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理由是“反蒋”、“亲共”。一九六九年六月,因与梁容若之争,被迫退休。旋即移居香港,任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教授,另专任《华侨日报》主笔。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徐先生自说不善诗,但以诗稿来看,痛陈国事,细叙私情,表之以宏肆混元之句,列之以高古诚挚之体,即令偶有不协,无碍其为佳作。
宋诗。
有几篇文章写得很清晰
学人是安住在理智世界。他们的感情活动,或因觉其对生命是一种纠缠而加以抑制;或因其对生命的浸透而运用理智来加以处理。
這些後期文章的新意和創見沒有多少,倒是從論爭文章之中能進一步理解先生的觀念與局限,可以當補充材料用
> 更多书评 1篇
> 5人在读
> 15人读过
> 40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文学论集续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摸鱼居士 2017-05-28 23:42:52
徐先生自说不善诗,但以诗稿来看,痛陈国事,细叙私情,表之以宏肆混元之句,列之以高古诚挚之体,即令偶有不协,无碍其为佳作。
0 有用 陶雨庵 2023-06-29 12:10:47 广东
宋诗。
0 有用 司空摘菜 2016-05-23 00:01:27
有几篇文章写得很清晰
0 有用 归洋 2018-10-03 21:07:28
学人是安住在理智世界。他们的感情活动,或因觉其对生命是一种纠缠而加以抑制;或因其对生命的浸透而运用理智来加以处理。
0 有用 三千院若璃 2021-08-09 06:29:51
這些後期文章的新意和創見沒有多少,倒是從論爭文章之中能進一步理解先生的觀念與局限,可以當補充材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