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评 (1727)

·-晚~風 2010-03-07 00:33:0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无题

一步民族的史诗,一场人性的演绎。也许这世上永远都不会游世外桃源,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总是不变的。静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在郁郁葱葱的大兴安岭里,见证的鄂温克人百年沧桑岁月的演变。故事节奏明快却不着急,叙事细腻却不繁琐,作者以一个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带我们走...  (展开)
翊_立习习 2009-09-22 21:39:5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牧歌与史诗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 这是书的开头。没有华丽的铺陈,也没有刺激的悬念,仿佛是老祖母在午后阳光下讲起的故事,久远却亲切,微小却真实。书的名字是《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是个奇妙的隐喻,宽广的河流往往起源于细小...  (展开)
greening 2009-09-14 13:30:14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一个鄂温克女人的自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个90岁的鄂温克女人的自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在森林中生活,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他们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他们遭遇了日侵,他们经历了文革,最后,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他们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  (展开)
dalena 2009-08-28 14:01:40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偶尔净化一下自己

鄂尔古纳河右岸的故事,神秘,纯净,凄美,却又交织着现实的痛苦、艰辛。读书时扑面而来的,是满满,树林里被河右岸水汽打湿的,混有草树味道的新鲜空气 ……从此也让我知道,读书带来的色彩,是那么纯粹,那么复杂;这种色彩还有一种神秘的味道,能让人感到凉爽,寒...  (展开)
2009-07-06 11:00:37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趟过命运的急流

矛盾文学奖得主。 以前的矛盾文学奖作品还有《穆斯林的葬礼》。 还好吧。虽然感觉没有《穆斯林》那样美丽深沉。  (展开)
HB 2009-06-25 11:51:29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非史诗风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句话简评的话,我会说这是本推荐去看一遍,但大概不会让人有反复阅读欲望的书。 近百岁的鄂温克老人在一天中不徐不疾的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三部分加上一个尾声,大体来讲都是顺叙。 清晨讲的是她懵懂活泼的少女时期;正午则是生命充沛的少妇;而黄昏...  (展开)
火星学会 2009-06-05 08:21:55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那个谁啊。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自然那美丽的风光,人也是自然的和谐,在空气中有花草的香味,阳光雨露是最亲近的抚摸。 不用知道名字,天知道他的名字,在应该的时候,他就向天而去。神话也罢,命运也罢,我们就是水里飘摇的水草,阳光射向我们,就是一生美满幸福。  (展开)
鹏哥 2009-02-10 12:48:52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一口气读完

昨天我看的这的小说,很轻松的读完了! 融入了作品之中,小说语言没有那么多描写,简简单单的介绍了。鄂温克人的生活,百年的历史。以一个女人的角度去看淡历史。 100了,她写的就是我的家乡。大兴安岭,变化很大。 可是,我觉得这些年他的变化又很小。 跟30年前比这里变化很...  (展开)
断桥不度 2009-02-02 09:54:08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清澈的额尔古纳河

1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苍凉的基调,掀开一曲动人心魄的鄂温克人的迁徙史与发展史,或者说衰亡史。 2 希楞柱里制造的动人的“风声”,被拉吉达称为“一边是我的太阳,一边是我的月亮的”美丽双乳,依芙琳和坤德一生...  (展开)
阳光下的荒原 2008-12-28 19:12:49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女性视角 民族变迁

额尔古纳河右岸 用了周末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在文字上很流畅。记得在超市的时候,刚看到这本书,就被吸引了,当即买下了这本书。其一是因为矛盾文学奖,其二是看的书的简介后觉得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书看完了,觉得矛盾文学奖的书,在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反映了...  (展开)
Jay 2008-12-10 16:24:59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的确是本好书

今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觉得就这本最当之无愧. 最早是从"收获"上读到的,也是第一次读迟子建的作品.当时为能有这样好的作品还激动了一段时间,给很多人推荐过.后来在书店看到了单行本,尽管已经读过,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回来.等这段时间忙过了,打算再读一遍. 从萌芽到繁盛,再...  (展开)
yutong 2008-12-08 21:41:28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读后杂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对生命原始状态的礼赞,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故事的主角——鄂温克人是一群多么可爱、善良、勇敢的人们,他们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紧紧和自然相连,尊重神灵,热爱生命,他们的血脉和山川、森林、土壤和河流交融在一起。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现代人早...  (展开)
silkreed 2008-10-29 15:08:44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版

无语

昨天听广播,无意听到这本书得了新一届的茅盾文学奖,我是从来不关心这个东西的…… 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该是怎么样的心情才好。 诚然,这是对作者、对作品的一种肯定与褒奖。 然而,在这个哗众取宠的社会,我常常宁愿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那么“红”、不要“出头”,安安静静的...  (展开)
阿克塔拉 2023-07-14 16:36:2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版

唯美掩盖不了内心腐败

梁永安老师在新书《日常》中对李娟和迟子建的文字很推崇,认为两者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文字唯美而富有诗意(我的理解)。读完这本书,确实觉得跟《遥远的向日葵地》一样,文字富有诗意。 不过,这两本书都是写的无可抗拒的苦难,这样唯美诗意的文字反而是对他们所承受苦难的一种...  (展开)
宇宙的原子 2023-06-02 09:55:1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版

游牧文明的遗珠

合上书的一刹那我惊讶于这么一本小书里居然能容纳这么宽广的世界,打开书就相当于打来了这个世界,第一次感受到我认识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书不会说话,它永远静默着,但如果你打开它,你和书之间就会出现一座桥梁,你可以在书中畅游,尽情发挥你的想象。一旦进入这个世界...  (展开)
云微 2023-06-01 13:34:4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版

美好但仍有遗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优美隽永的一本书,但仍有一些遗憾。 小说的前半部分非常惊艳,崇尚天人合一的鄂温克族生活,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凝练质朴的文字,都非常吸引人。第一第二部分的故事里,不同人物的性格,也都塑造的很鲜活。林克和额都萨满这两个角色,父母的爱情,姐姐的纯真,伊芙琳的极端,...  (展开)
岩上无心云 2023-05-30 17:36:5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版

简单介绍了森林狩猎采集生活及萨满,只是非常地浮于表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里介绍了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生活的鄂温克族人在大兴安岭森林的狩猎采集生活和萨满。让人知道萨满通过跳神获得神力是有代价的,是一命换一命,不是献祭某一动物就可以,甚至可能要用人命来献祭。所以,到了现代社会,不再需要一命换一命来救人,萨满也就消失了。小说介绍萨...  (展开)
一个小学生 2023-05-30 14:38:5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版

这是一个神秘而又让人震撼的部落

我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一本书了,上一次有类似让我内心触动的阅读体验还是在看《灿烂千阳》的时候,这本书是我在东方甄选图书号看到的,它很短,我用了三天读完,在第二天的时候我决定写下这篇分享。 这本书讲述了游牧民族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一生。 这是一个神秘而又...  (展开)
淡月 2023-05-30 11:59:1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版

生命像一条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第一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叫“鄂温克”,这个民族被称为“最后的渔猎民族”,他们逐水而居,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生活。书中叙述了鄂温克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变迁,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情感真挚...  (展开)
不錯的草 2023-05-29 16:03:0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版

接受着自然的一切

驯鹿逐苔藓而栖,月光下萨满起舞,缓缓奔流的额尔古纳河穿透历史,带走一切人类的哀伤,我们在自然中相遇,也在自然中分离,在山谷中获得,也在山谷中失去。接受着自然的一切,消化是现代过程中的必然,接受、改变也是可以作出的选择;相遇、获得和失去、分离都是自然产生,平...  (展开)
<前页 1 2 ...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后页> (共1727条)

订阅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