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之巅》的原文摘录

  • 一提到要对生命的价值进行量化,而且要转变为一个货币单位,可能大部分 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反对!理由很简单:生命无价! 成本收益分析的主张者并不是完全否认“生命无价”,相反,他们认为,要想对每一条“无价”的生命进行有效保护,就必须对生命的价值进行量化。这是因为,人类面临的一切资源,其实都是有限的,但恰恰个人生命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有限的资源。例如,政府预算是有限的,但需要投入的公共项目可能很多,这个主张建坝,抵抗洪水之灾;那个要求开展癌症研究,治病救人;还有人认为需要修路,减少交通事故……但因为资源有限,不可能样样兼顾,而且同样数额的资金,用在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地方,就能挽救不同人群、不同数量的生命,这时候,要对全社会的生命进行最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对各个项目的效果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对比,确定收益最大的项目,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对生命最有效的保护之上。要完成这个过程,就必须承认生命有价。没有量化的对比,就可能错误地分配资源,造成浪费。 用道德的名义反对生命价值的量化,其实是无知的表现,也是真正漠视人类根本利益的表现。如何完成这种量化,才是理性人类真正的挑战。 (查看原文)
    fengqina 1赞 2014-07-08 22:01:38
    —— 引自第146页
  •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有背景的数据,而知识是经过人类的归纳和整理,最终呈现规律的信息。 (查看原文)
    Peter.T 1赞 2015-06-03 19:48:00
    —— 引自第258页
  • 如果仅仅把大数据的标准限定在互联网企业,认为只有互联网企业才拥有大数据,那就严重摘花了大数据的意义。毕竟容量只是表象,价值才是本质,而且大容量并不一定代表大价值,价值主要是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开放而获得。大数据是指人类有前所未有的能力来使用海量的数据,在其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从而为社会带来“大致是”、“大科技”、“大利润”和“大智能”的发展机遇。 (查看原文)
    Peter.T 1赞 2015-06-03 19:48:00
    —— 引自第258页
  • 这些数据,相信已经成为苹果公司设店选址时的重要参考,也可以想象,无论要开的是一个苹果店还是一个面包店,抑或是一个理发店、百货店,其实任何一个服务机构,大到一所医院,小到一个银行自动存取款机(ATM),如果有类似的数据分析,就可以确定其选点的最佳位置。此外,如果要修路、建桥,具体的地点要选在哪儿?该地区会有多少人流量、车流量?公路需要几个车道,大桥需要多大的承载力?这些都需要做类似的分析。再如,如今倡导宜居城市、宜居社区,鼓励大家步行或搭乘公交车上下班,但一个城市、一个社区内到底有多少人可能步行上下班?又有多少人能搭乘公交车上下班?现有的公交路线是否应该调整?政府的廉租房应该建在哪里?城市的管理者、规划者和研究者都可以从这些数据当中获得启发和决策支持。 (查看原文)
    应天长在水长流 1赞 2016-01-18 14:00:14
    —— 引自第237页
  • 数据之巅的“颠”有三个维度: 一是文化维度,登上数据之巅,俯览数据文明的兴起; 二是技术维度,即人类使用数据的巅峰形式是让机器使用数据, 通过机器学习实现智能化; 三是政策维度,大数据的建设需要站在巅峰之上的顶层设计。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21:54
    —— 引自第1页
  • 数据文化是尊重事实、强调精确、推崇理性和逻辑的文化。数据文化的匮乏,是中国之所以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设这种文化,中华文明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54:14
    —— 引自第1页
  • 大数据不是矿藏,而是土壤,开放的数据即为土地上的河流,河流流过之处,就会孕育起发达的数据文明。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54:45
    —— 引自第1页
  • 对一个国家来说,统计什么、不统计什么,其实是个政治问题。……要统计一件东西,必须要有清晰的边界。……首先要清楚地定义什么是“1”。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55:03
    —— 引自第14页
  • 站在189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前瞻后顾,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社会迈进信息时代的全景。无论是霍尔瑞斯的发明、IBM的崛起,还是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的出现,都离不开美国人口普查产生的庞大数据。正是因为处理这种大数据的需求,一系列的发明和创新才成为可能。检视人类的创新史,有一点可以肯定,市场的需求才是真正的创新动力,当需求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现实,重大的技术突破就一定会产生。但令后人不胜感叹的是,这个需求却起源于100年前美国建国时的一个政治决定:1790年,作为国家权力公平分割的工具,美国开展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之后几十年,政治精英发现,数据不仅代表“真正的事实”,还蕴藏着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规律。为了掌握更多的事实、发现更多的规律,人口普查越来越细致,数据量越来越庞大,最终催生了新的技术和发明。1890年,年轻的霍尔瑞斯打开了数据自动处理的大门;在他的基础上,IBM随之开启了一个打孔卡片的新时代;1951年,人口普查产生的大数据又促成了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的诞生……这些成就,最终引领美国在全世界率先迈进了信息时代。 一个政治决定,历经百年演变,却推动美国登上了信息技术的巅峰,引领全世界迈进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历史之曲折、奇妙和伟大,我们后人应该如何思考、诠释和借鉴?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55:22
    —— 引自第109页
  • 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和政治压力,话不用多说,就让数据来一决高下!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57:37
    —— 引自第142页
  • 重读戴明的故事,不难发现,中日差距形成的历史原因,关键在于两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先进文明的不同态度。日本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坦荡地面对自己的失败,真心诚意地向西方学习,因为善于学习,1936年这轮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统计革命,却成为了一个亚洲国家崛起的契机;因为善于学习,这个小小的国家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仅仅用了15年,就从残垣断壁的一败涂地中崛起,并与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并驾齐驱……面对日本的崛起,我们中国人更应该这样问一问自己:“日本行,为什么我们不行?!”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58:09
    —— 引自第210页
  • 一个国家的开放,应该首先指向它的内部……和对外开放相比,内开放更加重要,它决定了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和命运。……内开放不仅关系到公民的自由、权利,还是政府管理社会、调控市场、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将像传统的“人、财、物”一样,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创新资源,内开放的程度,将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一个社会创新的活力。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58:44
    —— 引自第216页
  • 数据就是静态的历史,历史就是动态的数据。历史的碎片,就是游离的数据;历史的迷雾,就是模糊的数据;历史的盲点,就是缺失的数据。用数据构建的历史,因为精确的细节而永远鲜活,数据越丰富,后世的历史学家也就越能经由数据更好地再现当时的社会。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59:18
    —— 引自第336页
  •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科技竞争、经济竞争,但归根结底,还是国民素质和文化的竞争。没有一个健康、理性、与时俱进的文化,一个国家就难以变得强大,本书的努力,就是试图在中国,把数据这个科技符号变成一个文化符号,将大数据这个高端精英的话题变成一个大众话题,使数据文化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融入中国人的意识和血液。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1:59:51
    —— 引自第338页
  • 如果民族复兴有明确的定义和目标,那中国的学术界不仅需要对这个进程进行量化,而且还需要百家争鸣,出现多种量化模型。原因有三个: 一是唯有量化,才可能对一个进程进行管理; 二是从美国工程兵团和农垦局之间的数据竞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竞争使得量化的过程不断完善; 三是每一个数学模型都有其局限性,多个模型可以互为补充。 所谓的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简化和抽象,人类的任何模型,都不可能穷尽现实世界中的所有关系。严格地说,没有完美的模型,任何模型都是错的,但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设计模型。恰恰相反,我们需要多个模型,进而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比较、理解同一个问题, 以期获得更接近真实情况的结果。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2:03:30
    —— 引自第172页
  • 在国会的听证会上,每一个数据如果稍有含糊,每一个逻辑推理的链条如果断裂,都有可能被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揪出来,受到质疑和挑战。这种严谨的、针锋相对的辩论,最终推动了成本收益评估方法的规范和改进。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2:05:17
    —— 引自第144页
  • 总统身边的幕僚、亲信、内阁部长当然都从中看出了端倪,他们都意识到,要想获得项目和拨款,就必须用数据说话。这在美国政府掀起了一股数据浪潮,各个政府部门都开始招聘、雇用一大批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以确保自己在“数据竞争”中不落于人后。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2:07:20
    —— 引自第143页
  • “……专制的暴君把会计系统尽可能搞复杂、把人搞糊涂,以操纵税收和财务工作,但一个共和国的货币体系应该简单,简单到最普通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 换句话说,共和国的目标就是让一切计算变得简单,让每个人在商业活动中都能成为自己的计算器,而不依赖他人。计算能力不仅仅是自由经济的需要,也是自由社会、自由人的需要。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2:09:13
    —— 引自第32页
  • 以人口普查为基础,美国的建国者构建了用数据分权的方法,这不仅调和了民主与共和的矛盾,就人口普查本身而言,也是一项创新。因为国家权力—议席要按人口数量来分配,各州需要向中央政府缴纳的税收也要按人口来分摊,权利和义务得以互相制约:想通过夸大人口基数获得更多议席的州,也要相应承担更多的纳税义务;同时,想要通过隐瞒人口增长来避税的州,将在国家权力的分配中失去应该得到的席位,这种互相约束的关系保障了人口普查的公正性和准确 性。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2:13:44
    —— 引自第11页
  • ”……普查局之所以能成为永久性的常设机构,和统计科学没有‘半毛钱’关系,仅仅是因为有人想把姑娘们留在华盛顿。“ (查看原文)
    fengqina 2014-07-08 22:15:27
    —— 引自第117页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