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An Orchard Invisible: A Natural History of Seeds
译者: 徐嘉妍
出版年: 2014-5
页数: 204
定价: 30.00
装帧: 平装
丛书: 自然文库
ISBN: 9787100098571
内容简介 · · · · · ·
学校老师都教过,植物是由种子生长而来。但种子又从那里来?《种子的故事》作者告诉我们,种子可不是从花店买来这样简单,其背后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自然史历程。从一粒撒在焙果上的芝麻,到重达二十公斤的海椰子,“种子”提醒我们地球上存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植物模样,而其生成之初均源于此 。
作者从种子的起源谈起,向读者描述了,在万物并茂的地球上,种子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地球上第一粒种子来自于近似蕨类的先祖,距今已有三亿六千万年,从这个故事开始,作者带我们环绕世界,探看种子们如何散播各处,如何展现生命特性。它们何以能够年复一年处于休眠状态?它们如何演化?如何广泛地被人类运用发展成新品种,并制作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包括食物、食用油、香料和药品呢?
《瓦尔登湖》作者梭罗曾经说过:“我对种子有莫大的信仰。若让我相信你有颗种子,我就要期待生命显现奇迹。”
与梭罗一样对自...
学校老师都教过,植物是由种子生长而来。但种子又从那里来?《种子的故事》作者告诉我们,种子可不是从花店买来这样简单,其背后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自然史历程。从一粒撒在焙果上的芝麻,到重达二十公斤的海椰子,“种子”提醒我们地球上存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植物模样,而其生成之初均源于此 。
作者从种子的起源谈起,向读者描述了,在万物并茂的地球上,种子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地球上第一粒种子来自于近似蕨类的先祖,距今已有三亿六千万年,从这个故事开始,作者带我们环绕世界,探看种子们如何散播各处,如何展现生命特性。它们何以能够年复一年处于休眠状态?它们如何演化?如何广泛地被人类运用发展成新品种,并制作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包括食物、食用油、香料和药品呢?
《瓦尔登湖》作者梭罗曾经说过:“我对种子有莫大的信仰。若让我相信你有颗种子,我就要期待生命显现奇迹。”
与梭罗一样对自然生命有着无比的热诚,作者擅于发掘种子的不凡之处,乐于带领读者探索种子与世界的关联。从莱姆病(Lyme Disease)、人类色盲,到赛伦镇(Salem)女巫审判事件。他用清晰且诚挚的口吻,娓娓道出种子的科学知识,同时以风趣的笔触,探讨人类使用种子的各式方式。作者不忘时时提醒我们,推动种子故事发展的正是“演化”;演化有个难以抗拒的习性,就是为生命中的挑战发掘新的解答,继续向恶劣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对抗,种子于是得以延续它们的生命。
《种子的故事》兼具科学家的渊博知识及园丁的快乐情调,书中展现各式奇景,无论您嗜读科学新知,或爱好莳花弄草,都难以抗拒本书的诱惑
作者简介 · · · · · ·
乔纳森•西尔弗顿是英国米尔顿•凯因斯(Milton Keynes)空中大学(Open University)生态学教授,顶尖生态学家,专攻植物族群生物学,尤以生态变迁与植物演化关系之研究见长。著有《伊甸园的魔鬼》(Demons in Eden)、《 99%的猿人》(合著,99% Ape: How Evolution Adds Up)、《脆弱的网:大自然的下一个事件》(Fragile Web: What Next for Nature?)等畅销书。
目录 · · · · · ·
2、万物伊始: 演化
3、连小豆子也做: 性
4、种子之前: 授粉
5、各按其类: 遗传
6、玫瑰,汝病了:天敌
7、 最大的椰子: 大小
8、 一万颗橡实: 数量
9、 甜美的葡萄串:果实
10、有翼的种子:散播
11、未知的境遇:命运
12、猛烈的力量:萌芽
13、哀伤的谜:毒素
14、向日葵啊: 油脂
15、约翰•巴雷康:啤酒
16、幻觉的疆域:咖啡
17、营养与灵感:饮馔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无性生殖族群中,基因突变不停累积,这个过程叫做“穆勒棘轮”(muller's ratchet),因为就像棘轮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愈转愈紧,突变的累积也只有一个方向——愈积愈多。 于是,一旦族群开始以无性方式繁殖,就像踏上滑溜的斜坡无法停止,有害的突变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可能使族群失去有性生殖的能力。这种情况可能就发生在北美的水生植物千屈菜(Decodon verticillatus)上,其栖地边缘的几个族群都失去了有性生殖的能力。千屈菜的例子很特殊,似乎借由天择帮助而采用无性生殖,因为比起行有性生殖的族群,营养繁殖的后代在不行有性生殖的族群中更能蓬勃生长。如果植物必须适应气候区边缘的环境,无法产生太多种子,而必须在有性与无性生殖间取舍,那么该族群将偏好无性生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5页 -
时至今日,世人所记得林奈的贡献,乃是将生物分类变成一门精确的科学,采双命名法以利科学命名物种,以及他所命名的数不清的物种;而他以植物性器官为依据的分类法,反倒没有流传下来。在确认植物的演化变系之前,植物学家就已发现林奈的分类法不能如实反映植物彼此的自然变系。有趣的是,人称“植物学王子”的林奈,对动物的分类反而比较正确,知道鲸鱼的蝙蝠是哺乳动物,人类属于灵长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种子的故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种子的故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世间物种繁杂,但却有着最微妙的平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语言风趣幽默,风格活泼可爱。不过就知识点来说,我觉得有一点散,不太能很好的记住,也留不下很深的印象。 以种子的故事,来讲进化论的物竞天择以及人类、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的关系,而且让人深刻体会到了在其他看似不起眼的物种背后的历史与伟大,不论是种子亦或大多数动物都... (展开)
种子:嗨,喝杯咖啡,听听我的故事可还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部分来自直接摘录 ————————————————————————————————————————————— 1、 看不见的果园:种子 演化使旧的部位不断发展出新的用途;因为演化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解决生命遭遇到的一个个挑战,并无特定的方向。 2、 万物伊始:演化 ... (展开)>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然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之。。。 (仲夏月)
- hgye的进化生物学辉格式阅读书单_v0.1 (面具@知道疯子)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自然文学 (消逝风中的墓地)
- 博物藏书 (Windywing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种子的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木星与光合 2015-08-01 17:10:12
你一定会好奇,铁树精子上万条的鞭毛,撒哈拉柏木的遗传寄生,饲养授粉蜂的无花果,麦角菌如何让人烂掉四肢,西班牙人用玉米肿瘤制作辣椒酱,擅长半空寄生的槲寄生如何爬上枝头,杨树柳树仅有几小时寿命的种子,咖啡如何让你清醒,最早的爆米花在哪里...就可以来读读这本书,带你进入神奇玄妙的种子世界,新生崇敬,人利用了植物,还是植物利用了人呢?
0 有用 Birdman 2016-04-10 20:18:51
这是一本特别欢乐的书啊,实在没想到科普读物也能如此轻松有趣,其间还有各样引申阅读和延伸思考,真的很棒呢~
4 有用 游佐中 2019-04-30 16:53:13
这本书关于种子的自然科学史,不仅仅讲了橡实、咖啡、海椰子等著名或者在人类历史上占据很大重要性的种子,也讲了胚乳和胚胎这种手足间的“互食”,植物在无性与有性繁殖间的权衡。内容很好,所以看得也比较细,有的地方翻译有问题,109页把悬铃木属统统翻译成了梧桐,“梧桐长毛的种子”233,人家是小船啦。Acer翻成枫树属,问题不大,还是说槭属比较稳妥。一些地方不明白作者描述的是什么情况,作者说,槭属的果实原本... 这本书关于种子的自然科学史,不仅仅讲了橡实、咖啡、海椰子等著名或者在人类历史上占据很大重要性的种子,也讲了胚乳和胚胎这种手足间的“互食”,植物在无性与有性繁殖间的权衡。内容很好,所以看得也比较细,有的地方翻译有问题,109页把悬铃木属统统翻译成了梧桐,“梧桐长毛的种子”233,人家是小船啦。Acer翻成枫树属,问题不大,还是说槭属比较稳妥。一些地方不明白作者描述的是什么情况,作者说,槭属的果实原本是两片相连的双胞胎,起飞前才分开。(@马二20190430:分开更利于旋转。元宝槭,三角枫,梣叶槭都是成熟后饱满的果子脱离中间的隔丝旋转着落下。在辰山捡的樟叶槭也是。 ) (展开)
1 有用 楚舞 2016-03-28 15:17:51
图书馆的书~还有人觉得太专业了。。。我感觉太拟人化了。。。好多知识难道不应该是常识么。。。费了那么多劲解释比喻。。。后半本就好很多了。
2 有用 西瓜吃西瓜 2018-07-09 15:24:37
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叙述方式,不是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