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Umberto Eco作品大陆版 (Viking)
- 理想国 书香2014 (理想国imaginist)
- 开智学堂认知写作学书单 (开智学堂)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4]7-8月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J 2015-04-02 22:02:43
So once you're a celebrity, all that you do is to repeat.
6 有用 丑 2014-10-04 23:30:36
比起文学评论更近于哲学和符号学讲座。
0 有用 歧木零 2015-12-04 11:09:10
陈腐的话题里出新意,的确是拥有广泛视野的学者的优势。然而在小说家方面,书中首先吸引人的还是作家创造的细节,怎样设想,怎样收集材料,怎样琢磨,深切体会带来独到见解。这种细节的罗列与清单的趣味相同。而自己做小说的缘故,因而也对其他小说家别有会心,进而又有更好的眼界。实体感也许是学习的良途也说不定。关于“虚拟实体”的论述恰与近读“自愿终止怀疑”和“理性提纯神话”相近,待深究。寻找真实里的虚构和虚构里的真... 陈腐的话题里出新意,的确是拥有广泛视野的学者的优势。然而在小说家方面,书中首先吸引人的还是作家创造的细节,怎样设想,怎样收集材料,怎样琢磨,深切体会带来独到见解。这种细节的罗列与清单的趣味相同。而自己做小说的缘故,因而也对其他小说家别有会心,进而又有更好的眼界。实体感也许是学习的良途也说不定。关于“虚拟实体”的论述恰与近读“自愿终止怀疑”和“理性提纯神话”相近,待深究。寻找真实里的虚构和虚构里的真实乃至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恐怕是读书的趣味之一吧。另外读到许多尚未出中译本的小说的片段,也算尝鲜。清单之乐,先前读过书目和游戏单的妙文,深以为然,重读凡尔纳时也将各类列举细细读过,倒使人更加期待无限的清单了。 (展开)
2 有用 malingcat 2015-01-09 22:19:58
艾柯也偷懒,去埃默里大学演讲,用的基本都是老稿子。当然,若没有看过那些文章的读者,会觉得此书不错,特别是第一部分对于了解艾柯的世界甚是有用。
0 有用 阅微草堂 2014-09-26 16:43:45
侦探小说提出了哲学的中心问题:谁是凶手?-------翁贝托 埃科 小说中每个场景都似乎是小说作者本人的自身经历的投影。。。。。双重译码是小说家给读者设置的挑战;诗歌是从文字的词韵开始的,而叙述从一个意向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