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陳秉安
記者、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深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長篇報告文學《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謎》獲1990—1991年全國報告文學獎。
目录 · · · · · ·
楔子:20多年前的尋找
第一章 風雲初變
第一節 淺淺的界河
第二節 血濺閘門山
第三節 深港特工秘密戰——活擒劉立福
第四節 荷葉塘故事——一個地主後代的回憶
第五節 強扭的瓜不甜——寶安縣的合作化和“退社風”
第二章 “五七”大逃港
第一節 偷渡者的福音——“大放河口”
第二節 三十年牛郎織女:文素巧尋夫
第三節 逃港的廣州女大學生
第四節 “木腦殼”八次逃港傳奇
第三章 “六二”大逃港
第一節 “六二”大逃港為甚麼會發生
第二節 逃港:饑荒中的出路
第三節 寶安縣委書記李富林
第四節 陶鑄下令:把崗哨撤了
第四章 “六二”大逃港在境外的影響
第一節 湧過邊界的洪流
第二節 感天動地的華山淚雨
第三節 梁成功九龍寨奇遇
第四節 暴雨下的冤魂
第五節 潮水衝擊之後
第六節 全港大審判
第七節 從逃港者到“洋參大王”
第五章 撫不平的波瀾——深圳河邊的社會主義大教育
第一節 北戴河的錯誤判斷
第二節 在深圳河邊築起“鐵壁銅牆”
第三節 西坑之戰——社會主義陣地的爭奪
第四節 “愛”也拴不住的“心”
第五節 刑場上的鮮血——老頭與青年殊死血鬥
尾聲:從大逃港到大開放
後記
· · · · · · (收起)
第一章 風雲初變
第一節 淺淺的界河
第二節 血濺閘門山
第三節 深港特工秘密戰——活擒劉立福
第四節 荷葉塘故事——一個地主後代的回憶
第五節 強扭的瓜不甜——寶安縣的合作化和“退社風”
第二章 “五七”大逃港
第一節 偷渡者的福音——“大放河口”
第二節 三十年牛郎織女:文素巧尋夫
第三節 逃港的廣州女大學生
第四節 “木腦殼”八次逃港傳奇
第三章 “六二”大逃港
第一節 “六二”大逃港為甚麼會發生
第二節 逃港:饑荒中的出路
第三節 寶安縣委書記李富林
第四節 陶鑄下令:把崗哨撤了
第四章 “六二”大逃港在境外的影響
第一節 湧過邊界的洪流
第二節 感天動地的華山淚雨
第三節 梁成功九龍寨奇遇
第四節 暴雨下的冤魂
第五節 潮水衝擊之後
第六節 全港大審判
第七節 從逃港者到“洋參大王”
第五章 撫不平的波瀾——深圳河邊的社會主義大教育
第一節 北戴河的錯誤判斷
第二節 在深圳河邊築起“鐵壁銅牆”
第三節 西坑之戰——社會主義陣地的爭奪
第四節 “愛”也拴不住的“心”
第五節 刑場上的鮮血——老頭與青年殊死血鬥
尾聲:從大逃港到大開放
後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我们有意识地按照理想塑造我们的未来时,是不是在酝酿着一个更大的悲剧?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反面!(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中国的农民明白了,顺着共产党说话比说真话好。他们开始学会了用两副面孔做人。 新的政权与人民之间出现了裂痕,这可以从偷渡逃港群众的成分看出。这显然通城市的反右,农民的强拉入社以及反「退社风」有关。 对当政者来说,政策的变化,可以在一分钟之间。而对于那些颤栗在狂风暴雨中的普通百姓来说,简单的一分钟也许决定了他们的一生。 原来人心都是一样的啊! 就像这世上许许多多的小人物一样,他们匆匆走过这个世界,身上的那些辛酸的故事,只能由他们自己嚼碎了,自己咽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节——强扭的瓜不甜 -
村的贫富悬殊,农民的穷困境遇,正是中国共产党获得农民拥护的“立政”基础。 农村的贫富悬殊,农民的穷困境遇,正是中国共产党获得农民拥护的“立政”基础。 每当面临困境,中央政府的控制便会有所“放松”,而各基层政府呢,便抓住机会,极力向上级要求更多的“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上面松一松,下面攻一攻”。上面松了,下面又再攻! 这话别人说可以,我就不能说呀 一卡就死,一放就乱 被溺死者的尸体,通常需要在一对时(即24小时)方能在水底肿胀浮起。 饭蒸熟之后,把它凉了,再放回蒸笼里蒸第二次。二两米一钵的饭,经过这么一加工,竟然胀出来满满一钵来。 政权只是出了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稳定的 小有小的做法,只要做得好,小生意也可以变成大生意。 我常常叮嘱自己:别贪多,别求大,赚多赚少没关系。做小生意靠的是起早贪黑,靠汗水来钱。大生意那是人家赚的,别眼红。小生意赚得少,但赚到手了,那就是你自己的钱。 客人需要一斤人参,手头没有货我也应承下来,对客人说:“明天即送到府上。”实际上我的货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应承后我撒开两条腿,香港上下,东奔西跑为他找货。千方百计找到货后,买下来,再按时送到客人家里。一天忙得疲惫不堪,也就赚了几元钱。 做生意的人,要先做好人,做了好人,你的生意肯定好! 为了让市场知道“一洲洋参丸”,我拿着登有广告的报纸,到港九各家药店挨家挨户地问。 “老板,你这儿有一洲洋参丸吗?就是这个——”我指着报纸说。 老板摇摇头,他当然没有。但老板很机灵。 “先生,这个‘一洲丸’,现在俏得很啊,本店刚刚销完,如果你要,请留下电话,明天进了货再通知你。” 我知道他已经“中计 面对复杂的形势,工作队没有采用强压的办法,而是从人的“心”突破。 既然有人认为“香港好”,那就索性组织一场大辩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大逃港(修訂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逃港(修訂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1 条 )



党的政策如果不顺应人性,人们就会用脚投票。
二战之后,中国也有自己的柏林墙、三八线。 河那边,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的灯红酒绿;河这边,是“万岁”的社会主义的忆苦思甜。 建国前,党打天下,为的是让人民脱离水深火热,吃饱饭;建国后,党管天下,宣传资本主义的水深火热,让人民吃忆苦饭。 建国初,党放松对外走廊,...
(展开)

一段共和国不应该回避的历史——大逃港
陈秉安:《大逃港》,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2018年重印 20181003 曾经听闻围绕柏林墙有“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故事,在柏林墙倒塌前,守卫射杀了一位企图翻墙而过的青年。虽然这些卫兵仅仅是为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然而法官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
(展开)

克制的流露与历史观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想了想还是把这篇散漫的我流读笔也在豆瓣存一份。 遇到这本书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挺奇妙的。 备考期间偶然刷微博,有人追思老爷子兴办《明报》的义举,提到《明报》首度刊载华山救亲,下面的评论便有人提到这本《大逃港》,我记下之后心心念念到考完,遂跑去找书,可找好几次都没... (展开)> 更多书评 5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0)8.1分 2479人读过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1)8.4分 400人读过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6)7.7分 110人读过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0)9.1分 8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難道,你的記憶都不算數 ......」 (地下書房)
- 2015年购书记录 (Paradox)
- 人間色相 (代替你)
- 想读不想买的书 (清癯)
- 《港影魔方》(张春晓刘金平)参考书目 (吴望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逃港(修訂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劉咳暝 2016-07-28 20:08:37
报告文学体简直跟知音体一样……浪费了大好题材。更匪夷所思的是港版写得这么红。
0 有用 CC 2014-10-13 08:54:25
不错不错
0 有用 玍汪 2023-12-31 01:04:30 广东
除了三个五时期短暂过来的港商 还有哪些人在改开前从河对岸过来
5 有用 瑽瑢 2014-05-18 21:56:41
了解一段不太愿意被提起的历史
0 有用 漢堡神偷 2018-03-07 21:54:16
让我重新了解我生活的城市,深圳也是很有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