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罗伯特·麦克法伦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Old Ways
译者: 王青松
出版年: 2014-12
页数: 391
定价: 49.00
装帧: 精装
丛书: 行走文学丛书
ISBN: 9787532766505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Old Ways
译者: 王青松
出版年: 2014-12
页数: 391
定价: 49.00
装帧: 精装
丛书: 行走文学丛书
ISBN: 9787532766505
内容简介 · · · · · ·
《古道》是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2012年所作,他类游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他行走于英国各种道途,记下一路上的所见所思,言说这些道路和他自己的故事,它们如何通往英国之外的世界和她们所构成的脉络。他的散文机智优雅、精巧而不晦涩。他所做的不是单纯的游记,而是将哲学和文学覆盖到他的步行旅程之中。这最终是一本关于人和地方之间关系的书,他探究的是我们是如果被我们所经过的风景所塑造
古道的创作者
· · · · · ·
-
罗伯特·麦克法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e)出生于1976年,是剑桥的院士,他的研究和写作领域侧重于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二战之后的英美小说、当代诗歌和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等等。他的“行走文学三部曲”展现了当代旅行写作新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其中首部《心事如山》获得了“卫报首作奖”、“泰晤士报年度最佳青年作家奖”和“萨默赛特·毛姆奖”;第二部作品《荒野之境》获得或被提名有将近十个奖项,由BBC制成纪录片。《古道》2012年出版,广受好评,不断出现在各种“年度好书”的推介中,获得“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2013年他受邀担任布克奖评委会主席。麦克法伦的散文机智博雅,精巧而不晦涩,《格兰塔》前主编弗里曼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觅踪(英格兰)
1、 踪迹
2、 小径
3、 白垩土
4、 淤泥
第二部分 跟随(苏格兰)
5、水——南方
6、水——北方
7、泥炭地
8、片麻岩
9、花岗岩
第三部分 漫游(国外)
10、石灰石
11、根
12、冰
第四部分 返乡(英格兰)
13、雪
14、燧石
15、鬼魂
16、印迹
· · · · · · (收起)
1、 踪迹
2、 小径
3、 白垩土
4、 淤泥
第二部分 跟随(苏格兰)
5、水——南方
6、水——北方
7、泥炭地
8、片麻岩
9、花岗岩
第三部分 漫游(国外)
10、石灰石
11、根
12、冰
第四部分 返乡(英格兰)
13、雪
14、燧石
15、鬼魂
16、印迹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行走文学丛书(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荒野之境》《心事如山》
。
喜欢读"古道"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古道"的人也喜欢 · · · · · ·
古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在古道上阅读《古道》
作者在《古道》引用托马斯的话:「树(固定)和鸟(迁移)是两个最独特的存在,森林(稳固)和道路(活动)是最鲜明的景物特征」 很凑巧,我在徒步时有类似理解。但我把树根和游蛇认定为一组有对照关系的存在。特别是在爬三浦峠和伯母子岳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树根坚实,...
(展开)

谁的故道·你的/我的/我们的
还记得刚开始读《故道》时,看着字句间形塑的行走是如何地与自我经验深刻重合,那是好久都没有过的“发现宝藏”之感。 因这两年工作的关系,把自己无意识地投进自然地景,行路间,还处于坚持居多,漫游甚少的阶段,直到20年因疫情短暂回到台湾,决定跟好友一同徒步台湾东部海岸...
(展开)

我行走在路上,它们让我快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道路向前 而我们将它们遗忘, 也被它们遗忘, 如同一颗星 疾驰而过, 消失不见。 喜欢罗伯特·麦克法伦是从读《深时之旅》开始,它讲述的是作者本人在对地下洞穴的探索当中,感受到了黑暗中时间的停滞,感受到了非存在,从而开始思考深时这个概念,以及人类与自然。人类世后究... (展开)>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南海出版公司 (2024)8.5分 498人读过
-
Viking Adult (2012)9.1分 18人读过
-
大家出版社 (2017)暂无评分 20人读过
-
Hamish Hamilton (2012)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4年大陆将出的外国文学新书[2] (Onetti)
- 读后念念不忘的那些书 (影随茵动)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5 (ICE CHAN)
- 西班牙行前功课 (九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古道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成知默 2019-04-10 14:40:43
2019039:本书的作者麦克法伦曾为谢泼德《活山》作序,而此书中也一再提及谢泼德及《活山》,但与谢泼德深研凯恩戈姆盛衰曲折的同时、“向内挖掘,导向自我”的观照不同,麦克法伦的古道之行,更像是“空间上向前,时间上向后”,融合了地质学、民俗性、历史、政治与乡野八卦的的探索之旅。行旅常是孤独、漫长、险峻而乏味的,但麦克法伦的行走,所连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真实的地点、当下的风景与同行的旅伴,他将同行人的人... 2019039:本书的作者麦克法伦曾为谢泼德《活山》作序,而此书中也一再提及谢泼德及《活山》,但与谢泼德深研凯恩戈姆盛衰曲折的同时、“向内挖掘,导向自我”的观照不同,麦克法伦的古道之行,更像是“空间上向前,时间上向后”,融合了地质学、民俗性、历史、政治与乡野八卦的的探索之旅。行旅常是孤独、漫长、险峻而乏味的,但麦克法伦的行走,所连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真实的地点、当下的风景与同行的旅伴,他将同行人的人生遭际、古道被行走被挖掘的历史融入自己的所见所闻,虽身处不同时空,却有与先贤同声相和、吾道不孤之感。行走亦是回忆,前行等于回返,他串联起了一条路的古往今来,赋予它更丰盛的生命,也丰富了自己的行走。 (展开)
2 有用 浊克斯 2015-05-24 16:51:03
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还是缺乏亲近感。
0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15-12-14 20:47:10
“行走三部曲”之三。作者博学。于行走中注入哲思与文化,呈现不一样的风景与人文。优美且厚重。
1 有用 渡边 2016-07-22 14:04:15
“行走文学”的标签并非有意取巧或另辟蹊径,作者的文笔和学识都极为专业,他用脚步丈量人文与地理的宽度,描画文学与哲思的地图,行文优美,意境开阔,就像一本“在路上”的《瓦尔登湖》。
0 有用 甘草披萨 2018-01-02 09:42:01
4.5 “大地本身充满了文字、词语、歌曲、标志和故事”,作者文笔优美,学识渊博,在不同的学科体系间切换驾轻就熟,走过旷野小径,猎猎风声的荒原,仿佛在漂浮悬空的密林,足迹甚至到达咱们的冈仁波齐,登山者的事迹,秦始皇陵水银湖泊的传奇,每条古道“都是昔日的习俗和生活经历的档案馆”,追寻彼岸世界的脚印踪迹,沉思生命与大地的关系,我们不是在上山爬山而是在进山,这一说法古今中外都有似乎是自然力量对人影响的共通... 4.5 “大地本身充满了文字、词语、歌曲、标志和故事”,作者文笔优美,学识渊博,在不同的学科体系间切换驾轻就熟,走过旷野小径,猎猎风声的荒原,仿佛在漂浮悬空的密林,足迹甚至到达咱们的冈仁波齐,登山者的事迹,秦始皇陵水银湖泊的传奇,每条古道“都是昔日的习俗和生活经历的档案馆”,追寻彼岸世界的脚印踪迹,沉思生命与大地的关系,我们不是在上山爬山而是在进山,这一说法古今中外都有似乎是自然力量对人影响的共通明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