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無視民意的總統,自以為是的教徒,無差別殺人兇手,著迷整型的明星,
傲嬌無理的情人,自拍成癮的少年,目中無人的同事……
這些人為何如此?
精神科醫師 / 作家 鄧惠文——推薦
小心﹗不論西方或東方,自戀狂潮已經開始隨著教育、媒體和網路,
襲捲全球社會及區域文化,形成一個前所未見的「自戀時代」。
自戀,無所不在。
在這個自戀時代裡,年輕人隨時自拍上傳網路、父母稱自己的孩子是「小王子、小公主」、名流藝人炫富、裸露,搏版面搶曝光,廣告催眠你購物,「因為你值得!」;職場同事無視團隊合作,政客自我感覺良好,厚顏不顧民意,甚至罪犯為引人注目而公然行兇……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或許習以為常,或許瞠目結舌,甚至可能深受其害。探究這些現象的背後,你會發現,這些行為全暗藏了「自戀」的陰影。
自戀,另一種失控的正向思考。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愛自己、做自己」能帶來自信和力...
無視民意的總統,自以為是的教徒,無差別殺人兇手,著迷整型的明星,
傲嬌無理的情人,自拍成癮的少年,目中無人的同事……
這些人為何如此?
精神科醫師 / 作家 鄧惠文——推薦
小心﹗不論西方或東方,自戀狂潮已經開始隨著教育、媒體和網路,
襲捲全球社會及區域文化,形成一個前所未見的「自戀時代」。
自戀,無所不在。
在這個自戀時代裡,年輕人隨時自拍上傳網路、父母稱自己的孩子是「小王子、小公主」、名流藝人炫富、裸露,搏版面搶曝光,廣告催眠你購物,「因為你值得!」;職場同事無視團隊合作,政客自我感覺良好,厚顏不顧民意,甚至罪犯為引人注目而公然行兇……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或許習以為常,或許瞠目結舌,甚至可能深受其害。探究這些現象的背後,你會發現,這些行為全暗藏了「自戀」的陰影。
自戀,另一種失控的正向思考。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愛自己、做自己」能帶來自信和力量,難道不好嗎?
很好,但自戀者不是充滿自信,而是過度自信,無視現實,不顧人際關係。這種膨脹的「正向」思考態度強調自我欣賞、追求物質財富、外貌、名人崇拜和名聲,極可能會對小自家庭教育,大至社會經濟皆造成危害。自戀就像是疾病,由某些因素引發,並透過特定管道傳染,而全球文化為何近年來會出現如此演變? 是什麼原因催化了這種現象?
戳破自戀假面,翻出背後的真實景象。
《自戀時代》以輕鬆但詳實的筆調,佐以媒體報導及趣聞逸事,觀察自戀現象在現今大眾文化中嚴重的擴散趨勢,以及對各領域造成的問題。書中從美式文化令人「嘆為觀止」的實例,切入家庭教養、學校教育、媒體網路、物質消費、宗教信仰、人際關係等層面,列舉出各樣例證及數據,幽默地就自戀現象的成因、迷思,以及對「表現自己、唯我獨尊」這種目前蔚為風潮的成功必備觀念,進行引人深思的敏銳分析,同時提出有效的對治之道,是一部讓人重新思考主流價值觀的精采之作。
作者简介 · · · · · ·
珍.圖溫吉 Jean M. Twenge, Ph.D.
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著有暢銷書《唯我世代》(Generation Me),文章亦常刊載於今日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重要報刊上。
基斯.坎貝爾 W. Keith Campbell, Ph.D.
美國喬治亞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著有多篇科學論文,並以其對自戀現象的研究得到包含紐約時報、落間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福斯新聞網在內的多家媒體注意。
譯者:
吳緯疆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曾任雜誌與叢書編輯。譯有《設計解剖全書》、《美食黃金比例》、《時尚的力量》、《地球與人》等書,其他譯作散見於雜誌、電影、電視。
目录 · · · · · ·
第一部 辨識自戀現象
第一章 自我欣賞的奇觀
第二章 過度自我欣賞的疾病與關於自戀的五大迷思
第三章 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裡,自戀不是有好處嗎?:挑戰關於自戀的另一個迷思
第四章 我們如何走到這步田地? :自戀現象盛行的根源
· · · · · · (更多)
第一部 辨識自戀現象
第一章 自我欣賞的奇觀
第二章 過度自我欣賞的疾病與關於自戀的五大迷思
第三章 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裡,自戀不是有好處嗎?:挑戰關於自戀的另一個迷思
第四章 我們如何走到這步田地? :自戀現象盛行的根源
第二部 自戀現象的根源
第五章 子女教養:教出小王子和小公主
第六章 超級傳染源:散播自戀的名人與媒體
第七章 請看我的個人專頁:網路2.0與追求他人注目
第八章 我值得以最佳利率買到最好的東西:寬鬆信用與揚棄現實原則
第三部 自戀的徵狀
第九章 對,我就是辣﹗:虛榮心
第十章 消費大爆炸與其對環境的衝擊:物質主義
第十一章 七十種不同的特別:平凡的「獨特性」
第十二章 追求惡名與無禮行徑遽增:反社會行為
第十三章 巧克力蛋糕陷阱:人際關係問題
第十四章 只問收穫,不問耕耘:應得權益感
第十五章 上帝創造你不是要你當個平凡人?:宗教與志工服務
第四部 如何預測與處理
第十六章 診測:自戀現象將擴散得多遠、多久?
第十七章 對治自戀現象
後記 個人如何影響文化,文化又如何影響個人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设想将社会的自恋置于一张四条腿的板凳上。其中,第一条“腿”代表发展性,比如宽容的、专注于培养自尊心的教育方式。第二条“腿”是媒体文化所宣扬的肤浅的明星效应。第三条“腿”表示互联网为个体自恋提供了桥梁。最后,宽松信贷使得自恋者的梦想成为了现实,这是第四条“腿”。 从文化角度来说,自恋式的自我膨胀和信贷膨胀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只不过是信贷泡沫先破裂罢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自恋的核心特点是以一种非常积极的、膨胀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自恋程度较高的人认为自己在社会地位、外貌、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方面都比其他人优秀。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自戀時代"的人也喜欢 · · · · · ·
自戀時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自恋不会让你成为生活的强者

爱自己,会变成社会遗害?

你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爱你自己了

自恋:一场人人中招的流行病
> 更多书评 49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書與朋友 (读好书。交好友。)
如果将「自我欣赏」与竞争力这两种和新文化价值捷和在一起,很多人便认为,对竞争而言,永远把自己置于最优先的地位是有必要的。要是这有助我们取得领先,我们就有兴趣,而如果它是向自我欣赏那么好玩的事情,算我们一份。「找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来,」唐纳‧川普(Donald Trump)表示,「我感保证那个人绝对是窝囊废」…当我们跨世代自恋研究在2007年与08年被媒体报导出来之后,许多人都反映说自恋有其必要,尤其是在一个竞争越...2014-09-01 15:35:14 1人喜欢
-
書與朋友 (读好书。交好友。)
如果将「自我欣赏」与竞争力这两种和新文化价值捷和在一起,很多人便认为,对竞争而言,永远把自己置于最优先的地位是有必要的。要是这有助我们取得领先,我们就有兴趣,而如果它是向自我欣赏那么好玩的事情,算我们一份。「找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来,」唐纳‧川普(Donald Trump)表示,「我感保证那个人绝对是窝囊废」…当我们跨世代自恋研究在2007年与08年被媒体报导出来之后,许多人都反映说自恋有其必要,尤其是在一个竞争越...2014-09-01 15:35:14 1人喜欢
-
書與朋友 (读好书。交好友。)
如果将「自我欣赏」与竞争力这两种和新文化价值捷和在一起,很多人便认为,对竞争而言,永远把自己置于最优先的地位是有必要的。要是这有助我们取得领先,我们就有兴趣,而如果它是向自我欣赏那么好玩的事情,算我们一份。「找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来,」唐纳‧川普(Donald Trump)表示,「我感保证那个人绝对是窝囊废」…当我们跨世代自恋研究在2007年与08年被媒体报导出来之后,许多人都反映说自恋有其必要,尤其是在一个竞争越...2014-09-01 15:35:14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7.2分 686人读过
-
Atria Books (2010)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Free Press (200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 頁2 (the Wor(l)d)
- 港台| 2014, part 3 (the Wor(l)d)
- 自我与社会 (Heloise)
- 动人的画面,色迷迷的文字2 (黑压压一片)
- 可出 (IC)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自戀時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Ran 2016-03-18 20:27:07
這本書真是把我想婊的人群都婊了!讀了很爽快也覺得觀點很有趣,我沒想到次期房貸竟然也可以歸結於自戀。 雖然最後幾章很有年長者語重心長的叨念之感,但這本書真的推薦一讀,越讀越自省。
2 有用 金木犀 2021-07-20 16:33:56
对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如强调自我欣赏、自我中心等提出反对意见。过度的赞美和鼓励可能导致自恋,而自恋会带来傲慢、愤怒、嫉妒、懒惰、暴食、色欲、贪婪这人性七宗罪。短期内,自恋者可能会成功受欢迎,但长远看,自恋者的虚荣心、物质主义、反社会行为及应得权益感终将使其苦果自食。自恋的泛滥,还会危及人类发展。这本书更偏向于社会学,作者语言幽默,善于讽刺。看这本书是为了了解他人,反省自己。
1 有用 Kui 2014-11-02 16:56:15
这是一本用科学研究案例去研究自恋因素的一本书,但不应该完全否决自恋,在现今时代,自恋可以增加自信,过度自恋自然会失去更多,balance,是最好的,适当,不过度
0 有用 苏糖糖糖糖 2019-10-26 13:15:49
唔,现在的社会更关注于个人的发展,独立、自尊、自爱,演变成自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或者更有自己的个性?)度的把控,倒没有作者认为的这么严重(私以为)
0 有用 Capio 2018-10-28 22:16:08
要警惕。父母對孩子過度地溺愛和鼓勵;明星文化蔓延,影視作品中過多傳遞自戀文化;社交媒體誘惑,潛意識中不斷提高人們的自戀程度;寬鬆的信貸政策,讓人們可能通過低息或零首付買到相當部分想要的東西……自戀型人格對人心理健康和社交關係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害,看待自己的眼光越膨脹則越脫離現實,會使人在職業發展和人際關係上遭受種種挫折。作者建議成年人將自我推銷和自戀區分好,少點膨脹多點謙虛;在教育孩子方面則應避免其... 要警惕。父母對孩子過度地溺愛和鼓勵;明星文化蔓延,影視作品中過多傳遞自戀文化;社交媒體誘惑,潛意識中不斷提高人們的自戀程度;寬鬆的信貸政策,讓人們可能通過低息或零首付買到相當部分想要的東西……自戀型人格對人心理健康和社交關係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害,看待自己的眼光越膨脹則越脫離現實,會使人在職業發展和人際關係上遭受種種挫折。作者建議成年人將自我推銷和自戀區分好,少點膨脹多點謙虛;在教育孩子方面則應避免其覺得自己是宇宙中心,鼓勵孩子面對失敗,當孩子將自己擺得很高時,幫助其正確評估自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