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少年的书评 (107)

遠濤 2010-05-16 15:03:15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希腊余光,波斯绝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物生平资料残缺或许是史家的不幸,对文艺来说则未必。小说家的任务在于诠释,太密集的事实也可能窒碍写作,使作品机械化,一切都成了“意料中事”。《波斯少年》证明片断的故事也能点起灵感之火,因为燃料其实是作者充足的背景知识。瑞瑙特的男主角固然是亚历山大,但巴勾鄂...  (展开)
鱼得水 2012-03-16 16:08:26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他是亚历山大的爱——波斯少年

我看到,它灰色的书脊,伫立在书架的一角。我感到它等着我来,于是用手指和眼睛将它占有。 玛丽•瑞瑙特,英国女作家,同性恋者。她创作了亚历山大三部曲,这本《波斯少年》是第二部。吸引我的是书名,勾起我浓烈兴趣的是书壳背面的内容提要。纵横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峥...  (展开)
Kris 2010-11-09 00:05:29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希罗多德式的小说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玛丽•瑞瑙特的希腊精神》作者——伯纳德•F•迪克(Bernard F. Dick)教授/文 玛丽•瑞瑙特一直会因为别人称她为古典学家而感到不安。她在牛津大学读的是英文系,每次有采访者问到她如何做研究时,她总是回答:“我没有研究,研究是古典学家和考古学家从事的工作,...  (展开)
拥抱鳄鱼 2011-12-04 04:01:09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纯CP论述贴,亚历山大的确对Bagoas怀有深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评在另一篇评论里。此文专为讨论而作) 前段时间买了《波斯少年》,被书中Bagoas言语里的浓浓深情打动了。因为在小说里留下他和亚历山大之间的太多遗憾,我怀着美好的幻想(- -),以为去找同人看的话能弥补我的遗憾。。。 但是跑到LJ的相关社区后我无奈地发现,绝绝绝大...  (展开)
遠濤 2018-06-01 09:05:53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紀大偉:亞歷山大與《波斯少年》

文╱紀大偉 2014-8-25 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專欄 今年夏天,台灣書市推出經常相提並論的兩部同志文學名著:英國作家瑞瑙特的 《波斯少年》 和法國作家尤瑟納的 《哈德良回憶錄》 。這兩部小說都突顯西方古代君王的男同性戀情慾:前者寫亞歷山大跟他的波斯閹人男寵,後者寫羅馬...  (展开)
East-of-Eden 2017-02-16 00:39:44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侧面的赫菲斯提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我得说,这完完全全的是self-indulgent的一篇东西…… 我最想说的是,书里巴勾斯被大肆美化后的性格和他在亚力山大身边这样寸步不离的关系实在令人难以信服,他对赫菲斯提昂暗暗的憎恨和攀比(这种嫉妒一直到赫在沙漠中救了他一命才渐渐消除)更是让我烦透了。但我也学会了...  (展开)
槿生_Sarah 2013-11-09 22:04:27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历史同人不好写啊

现在来说《波斯少年》。和许多历史同人区别在于,巴勾鄂斯是历史人物,并且阉人男宠身份,有史可证。然而同人有一点关键在于,究竟是写情感,还是写历史,理论上最好的当然是二者兼顾,但这个兼顾可不是写一点此,写一点彼,而是彼此交融。 写历史者,多半有匍匐的情结,对此...  (展开)
小调 2012-10-23 17:02:14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活在巨人的时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史小说就是这一点好,即便是历史真的有记载也不一定就是事实,何况又是以小说两个字做定义,它给予了作者足够的空间去猜测去推断。 巴勾鄂斯遇见亚历山大以前的一切,几乎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我和巴勾鄂斯一起等待亚历山大出现等的好苦。等待巨人的出现,似乎用尽了这个少...  (展开)
feeling 2011-03-16 20:34:57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一千个亚历山大

最近猛看了一通与亚历山大大帝相关的文字和影视作品,具体包括: ·小说《波斯少年》 作者:玛丽·瑞瑙特 ·小说《亚历山大三部曲》 作者:瓦莱里奥·马西莫·曼弗雷迪 (只看了第一部的少部分) ·电影《亚历山大大帝》(剧场版、最终导演剪辑版) 导演:奥利弗·斯通...  (展开)
海明薇 2013-05-17 15:46:19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向亚历山大道别

昨天晚上没睡好,我以为是下午喝的拿铁,后来觉得是因为亚历山大死了。 亚历山大大帝已经死了两千五百年了,但是对于我,他是昨天才死,因为我昨天刚读完Mary Renauld写的The Persian Boy (《波斯男孩》)。一早就知道他快要死了,还专门间隔了两周才来看最后这两章,读的时候很...  (展开)
Lily Legacy 2011-06-27 08:20:17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玛丽·瑞瑙特的历史文学:安能辨我是雌雄?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那句话“当我写作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放在玛丽•瑞瑙特身上有两层含义。 众所周知,她从平凡的小作家一跃而为文学大师,其中经历了转折性蜕变:叙述主角从女到男、叙述视角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抛弃现代小说而转写历史小说...  (展开)
遠濤 2018-05-12 04:08:35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亚历山大三部曲》Virago版引言

汤姆·霍兰(Tom Holland)文,郑远涛 译 “他的脸多年来萦绕在我的心头。”玛丽·瑞瑙特(Mary Renault)所著的亚历山大大帝小说三部曲之中,可能说这个话的人不计其数。在历史文学暨成长故事的翘楚之作《天堂之火》里,道出此言的可以是亚历山大恃强凌弱、难以安抚的母亲,或...  (展开)
𝘽𝙀𝙉 2011-12-11 23:59:1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他活着的全部意义只是为了爱

年初时买的书,一直到最近才开始看,中间换了两次书皮。 提到历史小说,第一感觉是不那么入流,可能是个人偏见太深,所以再而三的推迟阅读计划。现在终于下定决心看了,惊喜连连。作者对于主人公巴勾鄂斯的情感刻画是最成功的。 在遇到亚历山大之前,巴勾鄂斯活着的全部意义...  (展开)
领岛 2011-05-14 18:37:1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悲剧色彩笼罩的三人

其实这本书我在写书评的时候我才看到一半,278页斐瑞踏斯死去之际。虽然没有读完,但是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自己的所想记录下来。说不上书评,只是我想把我对于巴勾鄂斯与亚历山大以及赫菲斯提昂的感情纠葛的一点点想法,尚不成熟,说不定看完整本书之后我会有不一样的见...  (展开)
尖尖 2010-08-09 13:00:15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波斯少年──一些记忆的片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7.18号拿到的这本书,花了大约20天的时间陆陆续续把它看完。 看之前对于亚历山大这个人只能说久仰,可是除了名字这个符号,根本不知道他做了那些丰功伟绩。400多页的书看下来,总算知道了马其顿人,波斯人,希腊人等等这些民族。我爱波斯的文明礼节,也爱马其顿人的勇敢直率;...  (展开)
Lily Legacy 2017-04-21 10:56:25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从古希腊少年到沦落凡间的神祇

随着《葬礼竞技会》中译本的出版,玛丽•瑞瑙特的晚年扛鼎之作“亚历山大三部曲”悉数与中国读者见面。从《天堂之火》中马其顿少年登基为王,到《波斯少年》中的远征,瑞瑙特以丰沛的想象力呈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传奇人生,而最终章《葬礼竞技会》以亚历山大垂死开篇,描绘出...  (展开)
拉维克 2010-12-02 01:41:34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随感

1 “埃及陆续有新闻传来。亚历山大正在恢复古老的法律。他办了一场大宴,同时举行运动会和音乐竞赛。他打算在尼罗河的河口建城,制了草图,用粮食在大地上划线。鸟群飞扑下来,将粮食吃尽。据说,这朕兆预示了此城会落得一场空无。 我遐想鸟群扑食的情景。平坦的绿色大地上,...  (展开)
Lena 2022-04-25 12:32:19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版

亚赫关系的定义与文化背景

谈谈《波斯少年》和《天堂之火》中的亚赫: 从亚赫的文化背景和他们自己的关系定义来说,亚从来没有“出轨”过赫。在《天堂之火》里亚赫的老师Aristotle告诉亚赫他们是“两个身体一个灵魂”。亚也把他们的关系定义为“灵魂伴侣”。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下“灵魂伴侣”和“恋爱关系...  (展开)
Απόλλων 2021-08-20 08:21:09 Vintage1988版

Fire,flaming,still from heaven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酒神祭祀上圣火仍燃烧着,蔓延着,从Siwah到Persepolis,从Barktria到Indu河尽头,仿佛永远燃不尽。 合上书恍惚间自己也已追随他历经沧桑,同Bagoas一同见证了他的一生。“His face has haunted me for years.”上一部的天堂之火在这一部里才真正爆发出所有积蓄的能量。在“Fir...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7条)

订阅波斯少年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