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的书评 (210)

逆水行舟读书会 2016-07-11 16:21:22

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我对王阳明心学的兴趣 我对王阳明其人其学产生的这一丝兴趣,是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开始的。不过当时我还只是把这本书作为一本小说匆匆读过,连摘记都没有做,留下的那一点点印象早已荡然无存。2014年11月,我借了一本叫《明朝一哥王阳明》的书来看,也不过是留下了此...  (展开)
宇文欢 2014-07-06 14:14:50

王阳明被过誉了吗?

如果是从做人的角度来讲,三不朽已经足以说明问题,历史上只有两个半人有此评价,王阳明,孔子,还有半个是曾国藩。王阳明的心学是在朱程理学为主流的社会条件下提出,这在当年是革命性的理论,并且在日后心学流派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足以见王先生的魄力和人格魅力...  (展开)
蒂姆•邓肯 2014-06-26 14:10:27

乔布斯与知行合一

说起“改变世界”的人,全世界范围内就太多了,就说IT界里也有众多改变了世界发展方向的人,但世界似乎是特别喜欢乔布斯,这就说明乔布斯除了改变了世界,他还有其他的东西打动了世界。 那也许就是他的人生观。 乔布斯的哲学观点在他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有集中体现。其中...  (展开)
重塑 2018-01-28 17:16:38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些有关思想修行方面的书,比如《大学全鉴》,《中庸智慧》,《知行合一王阳明》,又粗浅了解了一下佛教,结合曾经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发现了一些相通的地方,也碰撞出了一些新的感悟,下面就结合我的所学,做一个粗浅的总结,尚在学习当中,并非...  (展开)
钱多多 2016-02-24 11:41:28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心学的鼻祖是陆九渊,而王阳明把心学发扬光大。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的确值得去反复推敲,值得去反复体会。按现在来说可能是唯心主义吧。书中说应该跟着自己的心走,跟着良知走,而朱熹说的 “存天理,去人欲”却更偏向是唯物主义吧。其实看这...  (展开)
一个马甲 2016-07-14 20:37:12

知良知 致良知

王阳明的心学是十分现代的哲学,换成现代的话就是:用聪明的手段去做你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整个青年时代的探索让王明明认定 “悟性自足,不假外求”,良知与智慧,世间万物的道理本来就存在于内心,人们要做的只是扫除那些遮蔽良知的乌云。勇敢地追求自己所想,只要是认...  (展开)
陈小坑 2015-05-27 10:35:45

知行合一我们很难做到

知行合一,学习知识要勇于实践,不可只想不做,起初对这句话是这样的理解的。读过这本关于王阳明的书才知道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而良知就在我们心中,心中的良知便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行为做事遵循内心良知的指引去做事(致良知)...  (展开)
崔占健 2022-10-06 18:16:13

王阳明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这是高中课本批判的唯心主义思想,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我相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但在社会上“磨练”了一些年,经历了一些事,又读了一些书,有了完全不同的感悟。我们课...  (展开)
青山。 2022-08-27 20:52:06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读《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

在王阳明生命的最后,曾参观伏波庙(东汉马援庙)。 这次参观意义非凡,首先马援是王阳明儿时的偶像,他曾在梦中来过广西南宁,年轻时建功立业的热血,终于实现,但是他此时的内心却多了一丝苦涩。因为他发现真实的建功立业远没有想象中的快乐。就如同此时的他,虽立不世之功,...  (展开)
小楼观月 2019-11-21 09:13:59

阳明心学到底讲什么?|《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完王阳明的生平和其学说,我最直观和深刻的一个感受是,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说他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最有儒家精神的大儒。 其次,了解王阳明破除了我对儒家错误的刻板印象。儒家学子并非只是“道貌岸然”、谦谦君子、恪守礼仪道德、只重形式的假儒腐儒。真正的儒家精神,...  (展开)
禹步致灵 2014-12-23 23:14:21

王阳明心学初探——知行合一篇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早期的哲学思想,给后期致良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王阳明整体理论的基础,但却是王阳明哲学体系最高层次的精华,是一种大圆融大通透的境界。 在龙场悟道以后,王阳明基本没有再提及“知行合一”学说了,导致后期王学对知行合一少有能参透领悟的。 对于“...  (展开)
朱珠洙 2017-12-30 14:39:49

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书摘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喜欢这一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的心学简单的理解就是,遵从自己内心。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  (展开)
uncle帅 2021-09-06 19:36:23

过把瘾

怀着对王阳明的这个被誉为古往今来的儒家三个半圣人之一传奇人物,我是怀着无比敬意和好奇。其实一直想学习一下他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样的,居然足够和孔孟哲学并称传世,居然可以支撑他完成比孔孟更“现实”的丰功伟业,更难得的是他处在明代这样一个离我们“很近”的朝...  (展开)
广学君 2020-03-13 03:51:23

《知行合一 王阳明》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知行合一 王阳明》一书,是一部历史类书籍,介绍的是我喜爱的一位圣人王阳明,此书作者度阴山。 《 知行合一 王阳明》从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 有句话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的圣人,或者说完人,两个指的是孔子和王阳明,另外半个指的是曾国藩。 孔夫子引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历史...  (展开)
SandyUnlimited 2019-01-30 18:02:51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花了近20个小时读完了这本【知行合一】,也让我对这位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钦佩不已。对于王阳明的生平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们请自行百度查看。这篇书评我只想谈谈在看完了他的心学思想之后对我的影响和自身感触。 我认为其实心学,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性本善”,这算...  (展开)
路西西丿 2017-09-08 10:31:42

我即世界?

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跟着父母打麻将到凌晨2点左右才回家,我来到院子里,抬头仰望漫天的星辰,但入眼的竟不是闪烁的光点,而是一群被放大了很多倍的星体,各种各样的行星以及周围的光环。我当时就在想,这个世界好神奇,我看到的一定与其他人不同。 后来了解到了平行空间的...  (展开)
梦不远 2016-12-12 23:27:16

知行合一,真的那么难么?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后感 11月底,开始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读后感触颇多,但最近一直没有多少时间来整理一下思路,借着周末可以总结一下最近的思路。读完一本书,如果就像任务一样读完,什么都没得到,没有感悟,那还不如不读最好,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全书读下来给我三个方...  (展开)
武韬 2016-11-15 14:31:39

心怀理想,活在当下。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无愧圣人之称。世人无非唯物或唯心,前者多,后者少,我想做个唯心的人,可能是装清高,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喜欢“心”这个字,但无奈大多时候只能唯物,所以始终为理想和现实的抉择困惑。直到初探阳...  (展开)
shining 2016-02-15 14:02:24

抛砖引玉,诙谐入门

首先,我觉得这是本了解王阳明其人的通俗的入门好书,幽默易懂; 其次,对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解释贯穿全书,告诉我们要唤起内心的良知就能所向披靡; 第三,本书关于王阳明悟道、如何成功剿匪的描述不甚细腻,读来只是觉得很神很仙,却对如何运用一头雾水; 最后,本书是了解王...  (展开)
奥威尔的猪 2023-06-21 16:30:16

王阳明与曾国藩 朱熹 尼采 萨特

读完《曾国藩》,再读《王阳明》。 今日读完《王阳明》,做四点笔记,记录自己的思考: 一、王阳明的“练心”与曾国藩的“守拙”。 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两个半圣人,两个,指的是孔子和王阳明,而半个则是指曾国藩。 王阳明和曾国藩有很多相似之处,立志成圣——科举入仕...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后页> (共210条)

订阅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