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卡夫卡到卡夫卡 短评

热门 最新
  • 19 waits 2014-11-23 23:41:17

    我就没资格评价翻译了,就说译稿编校吧,这是一部编校不合格的书。为这个系列的布朗肖难过。

  • 23 看不见的城市 2014-12-15 20:47:05

    这种狗屁不通的中译本也能出,南大社也真是有够奇葩的#原作当然是五星都不嫌多的#

  • 12 琴酒 2015-06-16 14:59:05

    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译名都非常不符合惯例,比如满书的福娄拜,错字之多很容易让人对翻译产生不信任感。说回内容,比起后面借卡夫卡而起的议论,还是第一篇劈空而来的文学及死亡权利更让人觉得“这就是布朗肖”,关于书写的再现,否定的否定,一个书写者何以书写,书写何以通过其本身将否定转化为肯定,将死亡转为必死。而在卡夫卡的论述中,卡夫卡的既不在此又不在彼深得我意,对城堡的解读为并不能在“中途”辨认出“目的”也很有趣。读着竟然感觉到他有种理解卡夫卡、这个文本在他面前轻易的显示了自己的自得。此外并不能确定自己懂得了布朗肖这套与“死亡”相涉的语汇的意味。

  • 13 麦子 2014-12-10 20:54:28

    好久没读过错别字这么密集的书了。。。

  • 6 江海一蓑翁 2016-07-30 23:42:17

    法国思想家布朗肖关于卡夫卡作品和生平的随笔集,正如译者序中所言,布朗肖实际上是借助这些评论,为卡夫卡构造一个布朗肖式的副本,这种以彼注我的写作方式,跟海德格尔的那本上下卷《尼采》很相似。尽管原著非常精彩,但这个版本的翻译和编校质量很一般,太多诸如“的”“得”“地”一类的常识性错误和非通用译名翻译比比皆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感。

  • 3 胡桑 2014-11-14 00:04:36

    豆瓣评分多么不靠谱,这么好的一本书评分才这么点。

  • 5 局短 2015-08-11 00:20:11

    译者是台湾人吧,许多人名术语未与大陆统一,行文半文不白,翻译的准确性似还可以,但译者的语言影响了其可理解性。翻译理论性的东西还是语言朴实些为好,为了增强语感而省略“的”之类的字词也值得商榷。

  • 2 风后 2014-10-12 11:28:33

    布朗肖也是阴阳怪气的高手,讲得那叫一个玄乎。

  • 6 HHH 2016-11-14 15:36:46

    书肯定是好书。但翻译。。我真的要疯掉了。正文就算了,注释都是什么鬼。编辑不会校正一下嘛?强保罗沙特,能不能告诉我2014年的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译名!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 6 白凹 2017-11-03 09:12:53

    译笔奇诡。

  • 2 飞吧 2015-03-24 10:56:39

    这书来的有点晚,毕竟来了。

  • 1 不文 2014-11-30 23:24:20

    书写的圣徒

  • 1 Rapheal 2014-12-01 13:33:29

    读过阿尔都塞的法国黑格尔以后觉得法国人好像都在讲一回事。也有好多卡夫卡的情感生活。

  • 1 未名渔樵 2015-07-16 14:23:38

    布朗肖的作品,无疑是非常深刻的。推荐!翻译者应该说是认真的,但也不得不说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因为书中属于翻译瑕疵的现象毕竟过多了一些。出版时的责编似乎也有些……。

  • 1 我知道什么 2017-05-05 22:23:17

    莫里斯布朗肖的書寫便是投身於時間缺席的誘惑之中。

  • 1 井方 2017-04-16 08:39:22

    想不通为什么图书馆归为K类

  • 3 阿莱夫 2020-11-06 12:32:01

    想问问潘怡帆,文本放在翻译软件的框里直接粘贴过来连重复的词语也不删去错字也一个不改的吗?这不是我熟识的汉语。也是浪费。 期待重译本。 卡夫卡是布朗肖最为着迷的现象与存在?吧。除却散见各处的文学评论居然进行了大量生平与实证研究。因为布朗肖的语言风格是难解的(或可说经过翻译而更加难解?),在卡夫卡实证研究部分例外地易读。卡夫卡如若不能写就相当于死,然而在写作的死亡状态中他才能活着。布朗肖尤其地长寿,六零年代很多朋友相继逝世,他一人隐居夜写,到21世纪。

  • 5 玲自体 2019-10-20 22:38:56

    不行,我受不了了。 我要调查一下这本书的翻译背景,以及译者的语言系统。 我受不了了,自己骗自己也是不行了。 我觉得自己二十几年的理解力(通常还自认并不普通)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作为读者,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如果翻译别人也就罢了,但翻译的是布朗肖!!!!!! 如果调查后真如我所说,我希望译者给所有读者道歉以及发誓此后再也不读中文译本!!! 还有,翻译再差但原著思想上可以体会到的,比如我下午。所以那些评五星的,除了思想,语言上你们到底是怎么过的那一关??? 说一说啊,我受不了了。前所未有被侮辱的感觉。 重点还不是简单的翻译差,是整个语言的系统性表达出现了违背经验的重大误差!

  • 2 独自退场 2018-02-03 14:02:22

    我可能误解了写作,或者说,其他关于写作信仰的探讨后来都无法给我予激励,我的误解在于,我确认我已死,但我却希冀通过写作以复活。对此布朗肖提示说,写作确实可以自我救赎为核心,“写作,祈祷之式”,但“如果……为了活在作品之中而书写作品,他会意识到他所做的一切什么也不是。”无论是被驱逐还是生来如此,你已身在域外,如同k一般已被审判。文学不是复活的手段,更非甬道或阶梯,这也是何以追究到底艺术家总是令人不安和恐惧,因为艺术家是另一个世界的公民,而作品也属于域外,你永远都无法进入,你,非此非彼,只有安然于死亡,你才能开始写作。现在,在我死去多年以后,我开始接受自己已经死亡并将永远死亡这个事实了。在我生时,我已死去多时。

  • 1 SoberAlix 2017-07-10 18:30:50

    文学是一种制造含混性的语言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