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生命开始的地方,看见孩子内在的丰盈,也看见我们自己的匮乏。
只有实现生命本质的真正连结,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也才能真正爱孩子。
父母只有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重新经历自我生命和心灵的成长,才能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本书中,作者反复强调和展现的是,人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身体的自我,一个是精神的自我。每个孩子的到来,都带着一颗精神的种子。这颗精神种子需要和身体一起成长,它所需要的养分,甚至超过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养分。因而,无论作为教育者,还是作为父母,都应该懂得:关注孩子的成长,除了身体与认知发展以外,更需关注孩子心理与精神的发展,最终达成身、心、灵的合一成长!
而为了让孩子可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未来能够以完整的人格状态幸福生活,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重新了解自己,寻找生命中那些曾经丢弃的宝贵资源,并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与此同时,也...
在生命开始的地方,看见孩子内在的丰盈,也看见我们自己的匮乏。
只有实现生命本质的真正连结,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也才能真正爱孩子。
父母只有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重新经历自我生命和心灵的成长,才能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本书中,作者反复强调和展现的是,人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身体的自我,一个是精神的自我。每个孩子的到来,都带着一颗精神的种子。这颗精神种子需要和身体一起成长,它所需要的养分,甚至超过身体所需要的物质养分。因而,无论作为教育者,还是作为父母,都应该懂得:关注孩子的成长,除了身体与认知发展以外,更需关注孩子心理与精神的发展,最终达成身、心、灵的合一成长!
而为了让孩子可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未来能够以完整的人格状态幸福生活,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重新了解自己,寻找生命中那些曾经丢弃的宝贵资源,并以此来了解、伴随和支持孩子的成长。与此同时,也让自己走向真正成熟的生命状态。
●头脑中自以为正确的方式,让我们与孩子永远生活在两个频道中,难以通过心灵之爱与孩子产生内在生命的连结,若想要进入孩子的内心,就需要先进入自己的内在生命。
●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他不仅是一个我们能够看到、触摸到的小身体。他的生命内部,同时带着宇宙所赋予每个人灵性的能量和信息。他犹如一组密码,承载了一个生命成长的全部资源,这使得婴儿的生命拥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性精神和具有创造力的生命特质。
●孩子在0至12岁,甚至到18岁时,父母、家庭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予孩子的爱和安全感,犹如孩子成长中的第二层皮肤——“心灵皮肤”,保护着孩子正常健康地依据自己的生命密码,来建构自己内在的精神生命。
●成人们不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内在资源,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一无二最好的自己。只是大多数时候,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成了孩子成为自己的障碍。
●儿童的到来,就是需要我们透过他们天使般的眼睛,重新去感受爱从其中流出。倾听,我们首先需要让自己可以用心去正视对方,然后逐渐让爱在其中流淌。
●父母的心理状态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土壤。父母没有心理的自由不可能给孩子真正的自由,父母没有安全感不可能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
●创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并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孩子制造了创伤。
作者简介 · · · · · ·
20年时间,是王树生命的一半历程,她却将之全部投入到新教育的事业之中。
1994年,王树已成为国内第一批接受体系化培训的蒙特梭利老师。1995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爱和自由”学校,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学校的创立实属开创性的破冰之举。在前10年的实践中她发现,存在于儿童身上的诸多问题,大多来自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的投射,而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因而,自2004年起,王树追随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NLP、催眠等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国际顶级大师,深入学习,潜心感悟。教育和心理两大视角,使她能有进一步的洞察:儿童身、心、灵发展的脉络如何;作为孩子成长的背景,父母的作用怎样发挥;孩子如何成为完整的自己,而非父母生命的复制;教育者如何成为觉悟者……时至今日,王树觉得,以自己生命的状态,和对生命发展与教育之道的领悟,已可带领愿意成长的家长和自己在觉...
20年时间,是王树生命的一半历程,她却将之全部投入到新教育的事业之中。
1994年,王树已成为国内第一批接受体系化培训的蒙特梭利老师。1995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爱和自由”学校,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下,学校的创立实属开创性的破冰之举。在前10年的实践中她发现,存在于儿童身上的诸多问题,大多来自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的投射,而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因而,自2004年起,王树追随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NLP、催眠等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国际顶级大师,深入学习,潜心感悟。教育和心理两大视角,使她能有进一步的洞察:儿童身、心、灵发展的脉络如何;作为孩子成长的背景,父母的作用怎样发挥;孩子如何成为完整的自己,而非父母生命的复制;教育者如何成为觉悟者……时至今日,王树觉得,以自己生命的状态,和对生命发展与教育之道的领悟,已可带领愿意成长的家长和自己在觉悟的道路上一同探索。
创办靛蓝纪教育机构、举办家长学校与夏令营、写作本书,对王树而言,都有着重新出发的意义。
目录 · · · · · ·
第1版序言 打碎自己的童年 孙瑞雪
第1版自序 走向生命的成熟状态
第2版自序 这五年
引言 连结生命,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章 满足孩子的渴望,给孩子建立归属感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探索生命,发现自己
第三节 对孩子说:“我们的生命连结在一起!”
第二章 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连结滋养心灵的能量
第三节 对孩子说:“世界是安全的!”
第三章 放下你的期待,学会认同你的孩子!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做自己的生命专家
第三节 对孩子说 :“你真的很好!”
第四章 连结孩子的生命力,体验生命之爱!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做自己的观察者
第三节 对孩子说:“我们爱你!”
第五章 尊重生命,让孩子成为自己!
第一节 也许是我们的父母,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节 你是生命的舞者
第三节 孩子,你是完整的自己
第六章 两棵树的生命
第一节 孩子的世界
第二节 成人的世界
尾声 在经验中探索生命
附录 身、心、灵合一的成长体系
后记一 生命的连结
后记二 怀念母亲
· · · · · · (收起)
喜欢读"透析童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透析童年"的人也喜欢 · · · · · ·
透析童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反思童年是我们第二次成长的契机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9)7.5分 15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9必须查证的。 (天天)
- 备用 (五号航星)
- 关于孩子的一切 (大米)
- 心理--我的探索和治愈 (大米)
- 其他 (芸芸重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透析童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Sofia 2014-07-24 22:59:33
这本书我一个小时不到便看完了……干货较少,都是那些为人熟知的基础理论。个人觉得作者水平不如武志红。
1 有用 金起伏 2014-08-05 16:28:51
没有期待中的金刚怒目,甚至没有菩萨低眉。有的只是文不对题,羊头狗肉。被《打碎自己的童年》这一序言给忽悠了,原想乘势掏心掏肺一次的……
0 有用 Claudia 2016-06-06 14:14:22
观点并不新颖,已是自己平时所想的,但能总结起来,并找到出口且符合自己教育方面的观点。
0 有用 胡阿忧 2014-08-01 22:52:33
再没有人像王叔那样,认识清楚孩子和大人的差别了。
1 有用 明天的微笑 2016-07-28 10:13:19
被微博营销给忽悠了就买了,内容有点水,不太符合听上去很深刻的标题。无非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和孩子的心理发育,然后拿冥想那一套身心灵的东西“升华”一下,顺便推荐作者自己开的幼儿园。随便看看还行,治愈内心什么的还是算了,而且这书都再版了,居然还有文字语法硬伤,太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