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史(第五版)的书评 (15)

金台论史 2014-12-12 15:16:3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版

讲一个全球化的童话给你听

雍正六年身处曾静案漩涡的湖南儒生,不太可能理解此时地球另一端英国辉格党人对乔治二世的政治态度。同样的道理,近东琐罗亚斯德教的信徒,在亚力山大征服之前,断不能和同时代的希腊世界产生什么文化交融。在15世纪末之前,世界原本没有什么过深的联系。尽管太仓启航的明...  (展开)
wjssz 2016-04-09 13:31:32

了解世界历史的一套好书

很精品的一套世界史。 注重历史大势(个人认为这是历史的精华和智慧),视角全面,篇幅分配很好,每句话都有分量,配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和地图,穿插了历史故事、回忆录、文献摘抄。 如果你也喜欢这套书,这是一些阅读建议: 1,买本《世界历史地图集》,经常比书里的地图更详细...  (展开)
海天 2009-07-31 08:49:2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看书的疑问

在191页第三段第三句话“他(指的是秦始皇)把剩余的地区分为省和区,中央政府直接听命于皇帝……”中,很明显,秦朝时实施的是郡县制,而在文献翻译中,郡县二字可能被翻译成了province以及district或者region。那么在回译的时候就不能直接译为”郡“和”县“么?  (展开)
42级道士 2015-10-12 12:28:1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版

一本教材

本特利教授的《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主要讲述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从公元前3500年一直到现在。正如书名一样,这套三卷本的丛书重点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本教材,已出到第五版了,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部著作,缺少新颖的观点。整篇内...  (展开)
Nonconformist 2013-01-03 00:32:0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萨拉热窝事件被推迟了4年,一战从5年缩短到1年。

第1000页的第二段,也就是英文原版中的第946页的第一段,出现了错误。 根据上下文,本段开头应为“1914年6月28日”而不是“1918年6月28日”。这里的暗杀应该是指萨拉热窝事件。 加上根据我查找的资料,1918年6月28日并没有什么刺杀发生,只有一个叫Philip Davey的澳大利亚...  (展开)
blfan 2015-12-31 11:09:21

不同的视角与规律探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厚厚的一本,五百来页,用了三个周末加一个五一节的时间,每天读书也就能读俩小时,毕竟不是小说,读起来有点累。 这部书的一大亮点是从一开始就用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各个区域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对各区域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有着非常清晰的阐述。一直喜欢历史,以前是爱看...  (展开)
止诚 2016-08-11 09:52:57

人-自然-结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当全场半价的时候买的这套书,总共花了大概100大洋,拿到了书以后,厚厚三大本,一只手都有点拿不动,内容与印刷都很棒,翻译就不知道如何了,不过还是感到赚到了(内心窃喜中)。 这套书编排很有条理,横纵调节的很好。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七个时代,然后每个时代内有...  (展开)
青岚 2020-08-16 00:25:47

登山向导眼中的世界史

我是一名登山向导,算是干粗活的体力劳动者。学生年代所学专业也是纯工科,与社科人文无关,对历史更是无感。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工作的原因,机缘巧合,让我行走在世界各国。看到了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才开始对如何形成这样的差异感兴趣。于是尝试阅读一些历史著作。 ...  (展开)
我是喵喵 2020-04-14 09:31:0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要读书分享了,书还没看完

2020-3-14读书分享 1内容简介 作者: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教授) 内容分为7部分 (1)早期复杂社会(公元前3500-前500年) (2)古典社会组织(公元前500-公元500) (3)后古典时代(公元500-1000) (4)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公元1000-1500年) 下册 (...  (展开)
管哩员 2007-08-23 21:09:38 McGraw-Hill Companies2005版

中文版就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译名《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这是一本美国目前通用的世界史教材,普及程度很高。作者已经在去年九月推出了简写本。 可以跟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照来看了。 同一主题,还有一部畅销的名著W.H.麦克尼尔的《世界史》没有引进过来。  (展开)
听一首五月天 2019-05-10 14:33:58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为什么要有标题?

作为一名学生时代历史地理挂科的同学来说,这套书对于科普历史地理常识很有用,内容讲的宽泛简略,重点描述了每个历史进程中的关键节点以及当下时期的著名事件及人物,刚开始会觉得扫了很多知识盲区,有很多平时听过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或地点以及哲学宗教思想在这本书里都详细...  (展开)
潜行者 2017-04-24 21:26:0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版

绝大部分人是环境的产物

最近看了这本书,越来越对中国人有信心! 中国四面基本是封闭的,太平洋对农业时代来讲,基本不可翻越。北部是西伯利亚,今天都不适合人类生存。南方是森林,西边是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 欧洲因为小国,互相交流,彼此竞争,导致各种文明快速传播。 提到工业革命在英国...  (展开)
blfan 2015-12-31 11:11:17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版

巨变前的序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世界的认识及世界观的发展 以为西班牙征服者提供翻译的墨西哥年轻女人,和中国的“自鸣钟”的钟声为预兆,新的跨文化经历在亲密的人类交往和冰冷的技术发展层面都标志着近代早期世界已发生了剧烈的全球变迁。150年以后,最令人震惊的改变涉及了―种特殊的方式人类此时能够预...  (展开)
河北山 2016-10-29 14:45:35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

前两天看到一个研讨会,终于明白了《全球史》的真相

偶然看到一个网站,才知几天前在北师大召开了名为“思想与方法——变动的秩序、交错的文明:历史中国的内与外”研讨会。会上就所谓的新清史、汉化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同时还举办了一场有五百多听众参与的由葛兆光、欧立德、汪荣祖、宝利格几位大咖主持的关于“历史中国的...  (展开)

订阅新全球史(第五版)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