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此书一般,思维导图的一个变种,用于so链接各个关键词。但所谓的相互作用,并没有强弱的标示和区分,感觉作为一种工具,还是可以使用的。但将其称为系统性思考,有点夸大其词了。没错,从整体去考虑问题,会更全面。然而,什么是整体?边界在哪里?还遗漏了什么?这些如何判断呢?
iThink操作指南。最后一部分更像是哲学。系统循环图没有问题,很对我胃口。但是不同于东方人由整体至不可知论,该书又一次执拗的进入了定量的领域,但是系统定量是我难以接受的。可是又不得不接受。
实际上看的是这本,而不是红色那本。这本的翻译很良心,值得一看。让我对大局观、结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Must Read
能带来新思路的一本书。问题是内容更适合用视频讲解的方式而不是文字。
得到听书: 如何才能掌握系统思考的能力?系统思考本质上就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看清事件背后的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主动地“建构”和“解构”的思维能力。要掌握系统思考的能力,必须认清系统中的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并学会利用系统循环图来帮助自己实现系统思考。
2019 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去年年尾巴开始读起,算是跨了年度,这本书是在读《第五项修炼》时囤下的,书给出了系统思考的图形化工具,便于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思考系统,你得先发现系统。 在某种程度上负反馈的系统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我越来越开始体会到我以前读的专业《自动控制》是个伟大的专业,可是没学好,这主要因为老师没讲好 😄「皮一下」
1问题:转变单向思维模式 多角度 但看问题的表面 看不到结构 只是把问题推到系统另一个局部 今日的解决方案 是明日的问题,事物关系存在滞后性 洗澡调节水温 2增强回路) 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蛋越多鸡越多 调节回路) 是解决问题的机制 可以调节这个回路循环变化的速度 比如开车 速度越快 点刹车 速度就降低 延迟)存在延迟就会出现调节干预过头的现象 有效工具:【系统循环图】 由因指向果 类似飞轮图 如果是增强回路 就打破回路关键点 纸笔安静环境>找问题(问题越来越严重代表增强回路)>找原因(烈觉可能原因123)>找后果(问题进一步的后果)>找回路(原因后果之间的连接,注意之间是正负反馈关系)关键点注意用名词(结构点) 不用动词(动作) 例子:上班回家晚 妻子抱怨 的循环图 见
一种方法论。
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的入门书籍。 系统思维与“结构化思维”是不同的,它的系统强调的是systemic全局的,而不只是构建体系。它的对立面是线性思维。 系统循环图/因果图是系统思维的工具,它并不会创造新的现实,但在绘制和讲述的过程中,能让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了解各自的心智模式,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正从全局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反馈回路打造了制定政策/解决方案的基础。利用系统循环图的元素,作者也评判了什么是好的/坏的政策——能否经历时间的考验,是否实现系统整体与各子系统目标的统一。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系统思维的目标和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它简约而不简单。学渣看系统动力学仿真看到头秃。 为什么只给4星——因为它没有总结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的实用步骤,这些内容比较分散。
意义不大
太理论了,完全没有实用意义。
实体,关系,增强调节延迟
同样只看了100页不打算再看的书。本书简直是一本工具书。就和学数学,学英语一样,一直在教你怎样画系统循环图。收获是知道了系统中有调节回路(有一个系统目标)、增强回路(指数增强)、时滞。本书真正的作用其实不是很大,没有第五项修炼好,不过作者文风倒是娓娓道来,讲解很细致。而且翻译不错。
如果是用于交流,要求参与者都有对应系统思维知识,但需要努力才能进入门槛;很理想主义~
后半部比较囫囵吞枣的读完的,有没有用需要实践才知道。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首先,进行系统思考三个原因:一是系统思考能够转变我们单向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能够看到事物,重要的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三是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存在时间延迟的,系统思考能看清事物之间存在的延迟现象。其次,系统思考运作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还有一个影响性因素,延迟。最后,如何掌握系统思考。一个有效的工具就是绘制系统循环图。绘制系统循环图包括5个步骤:第1步,准备纸和笔;第2步,找问题;第3步,找原因;第4步,找结果;第5步,找回路。绘制循环图该注意的关键点:第一,不要使用动词,要使用名词;第二,要注意箭头的方向,箭头方向要从因指向果,一定不能画反,不然很可能会陷入思考的误区。
看了目录并翻看了几章,好累,都是理论和理想状态的假设。
第一、二部分理论性强,通篇读下来并不顺畅,第三部分的应用实际上也没有太强的参考价值,全书唯有第7章的《如何绘制系统循环图》属于高度概况,具备一些可读性,其他的都没有太强的细读意义
是前面几部系统思维的补充书籍,略浅显但有一定价值。前几部书只重理论,好在这本书告诉了你怎么去画这东西,其实也不难画,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来解决边界问题,还有同步各方人员的偏见,这就是一种价值所在啊。循环图 S=+/O=-,O的数目奇数为增长回路,偶数为增长回路(零也算欧树)。通过找到调节回路中的点来解决问题,去掉限制条件。另外找各循环图中可能的联系点,都能帮助我们找到盲点。本书如果写的更简略一点,或许评分会更好,或者就直接定位成教你如何画图的也更好,里面的例子能去掉一些,保留几个精品例子也更好,作者明显有点贪多了,从写作上说还是更喜欢《系统之美》的大家风范
系统思考的落地实操版
> 系统思考
11 有用 北溟火羽 2015-12-04 21:04:43
此书一般,思维导图的一个变种,用于so链接各个关键词。但所谓的相互作用,并没有强弱的标示和区分,感觉作为一种工具,还是可以使用的。但将其称为系统性思考,有点夸大其词了。没错,从整体去考虑问题,会更全面。然而,什么是整体?边界在哪里?还遗漏了什么?这些如何判断呢?
4 有用 梅亚扎 2015-02-14 16:50:35
iThink操作指南。最后一部分更像是哲学。系统循环图没有问题,很对我胃口。但是不同于东方人由整体至不可知论,该书又一次执拗的进入了定量的领域,但是系统定量是我难以接受的。可是又不得不接受。
6 有用 Xeon 2017-08-17 16:19:43
实际上看的是这本,而不是红色那本。这本的翻译很良心,值得一看。让我对大局观、结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Must Read
4 有用 rgotonewyorkf 2019-02-13 17:26:14
能带来新思路的一本书。问题是内容更适合用视频讲解的方式而不是文字。
1 有用 Jimmy47 2021-12-31 12:56:03
得到听书: 如何才能掌握系统思考的能力?系统思考本质上就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看清事件背后的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主动地“建构”和“解构”的思维能力。要掌握系统思考的能力,必须认清系统中的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并学会利用系统循环图来帮助自己实现系统思考。
1 有用 月夜 2019-01-03 22:18:27
2019 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去年年尾巴开始读起,算是跨了年度,这本书是在读《第五项修炼》时囤下的,书给出了系统思考的图形化工具,便于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思考系统,你得先发现系统。 在某种程度上负反馈的系统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我越来越开始体会到我以前读的专业《自动控制》是个伟大的专业,可是没学好,这主要因为老师没讲好 😄「皮一下」
1 有用 Metaphors 2019-12-04 09:32:57
1问题:转变单向思维模式 多角度 但看问题的表面 看不到结构 只是把问题推到系统另一个局部 今日的解决方案 是明日的问题,事物关系存在滞后性 洗澡调节水温 2增强回路) 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蛋越多鸡越多 调节回路) 是解决问题的机制 可以调节这个回路循环变化的速度 比如开车 速度越快 点刹车 速度就降低 延迟)存在延迟就会出现调节干预过头的现象 有效工具:【系统循环图】 由因指向果 类似飞轮图 如果是增强回路 就打破回路关键点 纸笔安静环境>找问题(问题越来越严重代表增强回路)>找原因(烈觉可能原因123)>找后果(问题进一步的后果)>找回路(原因后果之间的连接,注意之间是正负反馈关系)关键点注意用名词(结构点) 不用动词(动作) 例子:上班回家晚 妻子抱怨 的循环图 见
0 有用 Light 2017-03-18 17:41:36
一种方法论。
0 有用 憩远心默 2019-12-04 20:47:57
系统思维systems thinking的入门书籍。 系统思维与“结构化思维”是不同的,它的系统强调的是systemic全局的,而不只是构建体系。它的对立面是线性思维。 系统循环图/因果图是系统思维的工具,它并不会创造新的现实,但在绘制和讲述的过程中,能让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了解各自的心智模式,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正从全局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反馈回路打造了制定政策/解决方案的基础。利用系统循环图的元素,作者也评判了什么是好的/坏的政策——能否经历时间的考验,是否实现系统整体与各子系统目标的统一。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系统思维的目标和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它简约而不简单。学渣看系统动力学仿真看到头秃。 为什么只给4星——因为它没有总结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的实用步骤,这些内容比较分散。
0 有用 小山 2018-05-02 17:28:47
意义不大
0 有用 沉默的导航 2017-11-05 22:16:14
太理论了,完全没有实用意义。
0 有用 kingd 2019-12-03 08:48:11
实体,关系,增强调节延迟
0 有用 哈喽 2022-02-16 15:30:20
同样只看了100页不打算再看的书。本书简直是一本工具书。就和学数学,学英语一样,一直在教你怎样画系统循环图。收获是知道了系统中有调节回路(有一个系统目标)、增强回路(指数增强)、时滞。本书真正的作用其实不是很大,没有第五项修炼好,不过作者文风倒是娓娓道来,讲解很细致。而且翻译不错。
0 有用 , 2022-02-10 01:27:49
如果是用于交流,要求参与者都有对应系统思维知识,但需要努力才能进入门槛;很理想主义~
0 有用 2013年6月7日起 2021-11-14 22:59:41
后半部比较囫囵吞枣的读完的,有没有用需要实践才知道。
0 有用 哆啦大胖 2021-12-11 14:15:22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首先,进行系统思考三个原因:一是系统思考能够转变我们单向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能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二是能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能够看到事物,重要的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三是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存在时间延迟的,系统思考能看清事物之间存在的延迟现象。其次,系统思考运作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还有一个影响性因素,延迟。最后,如何掌握系统思考。一个有效的工具就是绘制系统循环图。绘制系统循环图包括5个步骤:第1步,准备纸和笔;第2步,找问题;第3步,找原因;第4步,找结果;第5步,找回路。绘制循环图该注意的关键点:第一,不要使用动词,要使用名词;第二,要注意箭头的方向,箭头方向要从因指向果,一定不能画反,不然很可能会陷入思考的误区。
0 有用 120 2021-11-30 22:04:25
看了目录并翻看了几章,好累,都是理论和理想状态的假设。
0 有用 无少 2022-06-05 17:11:15
第一、二部分理论性强,通篇读下来并不顺畅,第三部分的应用实际上也没有太强的参考价值,全书唯有第7章的《如何绘制系统循环图》属于高度概况,具备一些可读性,其他的都没有太强的细读意义
0 有用 Michael 2022-09-27 02:35:31 浙江
是前面几部系统思维的补充书籍,略浅显但有一定价值。前几部书只重理论,好在这本书告诉了你怎么去画这东西,其实也不难画,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来解决边界问题,还有同步各方人员的偏见,这就是一种价值所在啊。循环图 S=+/O=-,O的数目奇数为增长回路,偶数为增长回路(零也算欧树)。通过找到调节回路中的点来解决问题,去掉限制条件。另外找各循环图中可能的联系点,都能帮助我们找到盲点。本书如果写的更简略一点,或许评分会更好,或者就直接定位成教你如何画图的也更好,里面的例子能去掉一些,保留几个精品例子也更好,作者明显有点贪多了,从写作上说还是更喜欢《系统之美》的大家风范
0 有用 大麦 2022-12-17 16:11:37 广东
系统思考的落地实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