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思想论 短评

热门
  • 1 sky liu 2024-06-20 02:46:49 江苏

    佛陀之意志,必使他人如自己解脱;其本务在开示解脱之道;其观察得归宿处为此中常恒不变之法。世苟无所崇敬归依处,岂非大患乎? / 一切现象之成立,皆为相对的互存关系,离此关系,殆莫能成立一物,所谓因缘实为此关系之名称。此世界者,由于时间所见无数之异时因果关系,与空间所见无数之互存关系所组成。张此无限之网,则一切皆为互相依存之集合,斯即诸法因缘观之精神也。因果关系,一为主客依存。二为存续律,一切存在虽悉为无常变迁,然无一完全断灭者;即生之意志,以无明或渴爱为根本动机。生命自身,积聚种种之经验,而作成自身之性格。适应其性格,以开拓其后来之运命、境界与性格;此亦为世界继续之基础。 / 吾人之生活,决非为一期间之存在。盖依于业力而为无始无终之相续,且适应业之性质,受生为种种境遇及形状之有情,此即依业轮回

  • 2 隐清 2023-04-11 20:45:23 上海

    早期仏教理论重要的奠基之作,基本概念的来源与阐释,仍是相当蹩脚的民国之翻译,或许遮蔽了一代大师的智慧之光。

  • 0 已注销 2017-04-05 19:42:27

    日本可爱,太平洋和亚洲铜之间的好姑娘,来摸摸头,作为学术语言日本的很多成果确实好的不行不行

  • 1 满城月光 2016-08-22 15:19:32

    看了几页,居然就有种很亲切的感觉~

  • 0 蜘蛛 2025-03-09 22:50:48 天津

    过于古早

  • 0 sūkara 2018-02-14 16:39:33

    木村先生的作品,关于缘起的点从中获得了很多启发呀~

  • 2 小白 2021-12-06 20:27:37

    一本纯理论的书,读出了微微的悲?佛教言放下“我执”,于今现实全无可能,遂生消极逃避、消解意义之无意义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