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银饰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妇女最常用的饰物之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民国以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激变及女性妆饰的日渐西化,城市妇女不再佩戴传统银饰,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佩戴银饰的旧俗仍然遗存于中国的乡村生活之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国乡村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已发生了剧烈的改变,银饰自然也不能幸免,越来越多的银饰散落于各地的古玩市场。随着老一辈的离世,今天我们已越来越难分清它的原产地、种类及用途。
本书是研究汉族传统银饰的专著。从发饰、耳饰、项饰、手镯、戒指、佩饰几个方面,介绍明清至民国时期女性传统银饰的特点。书中收录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精美银饰,一篇篇翻阅,让人产生时光倒流、恍如隔世之感:一枚小小的银戒,不知曾穿过那位女子的玉指;一根长长的发簪,不知曾绾住哪位女子的青丝,曾凝结怎样的情怀与期盼……银饰依旧,朱颜不再,千件遗物,穿越百年,透露着无常的消息...
银饰是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妇女最常用的饰物之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民国以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激变及女性妆饰的日渐西化,城市妇女不再佩戴传统银饰,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佩戴银饰的旧俗仍然遗存于中国的乡村生活之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国乡村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已发生了剧烈的改变,银饰自然也不能幸免,越来越多的银饰散落于各地的古玩市场。随着老一辈的离世,今天我们已越来越难分清它的原产地、种类及用途。
本书是研究汉族传统银饰的专著。从发饰、耳饰、项饰、手镯、戒指、佩饰几个方面,介绍明清至民国时期女性传统银饰的特点。书中收录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精美银饰,一篇篇翻阅,让人产生时光倒流、恍如隔世之感:一枚小小的银戒,不知曾穿过那位女子的玉指;一根长长的发簪,不知曾绾住哪位女子的青丝,曾凝结怎样的情怀与期盼……银饰依旧,朱颜不再,千件遗物,穿越百年,透露着无常的消息。作者将这本关于隔世旧物的册子看做是情与爱的遗存,以此见证中国女性曾独有的风姿与遗韵。
妆匣遗珍的创作者
· · · · · ·
-
杭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杭海,男,1965年出生于南京。199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攻读设计管理博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北京奥运设计中心专家成员。著有《孩子的方式》、《十一个人的自我推广》、《借题发挥》、《广告新观点》等。
原文摘录 · · · · · ·
喜欢读"妆匣遗珍"的人也喜欢 · · · · · ·
妆匣遗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妆匣遗珍 常州天京文化艺术书店有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妆匣遗珍 常州天京文化艺术书店有售!!! 购买链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3180056374 妆匣遗珍 杭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08出版 现货 (展开)
> 更多书评 13篇
1 有用 illusion不忘记 2018-12-31 23:15:51
重新翻了一遍,这回仔细看完了文字,原来在宋朝以前汉族贵族女子都不用打耳洞的,唐代平民女子也不打耳洞。
0 有用 holly2007 2016-08-28 17:08:36
彩图catalog,解压良品,封面女子是天然美吧(彼时尚无整容术),极具东方韵味。
0 有用 迟到早退 2015-06-28 21:29:14
服装考据无新意,前几天刚看完《中国服装史》(黄能馥版)基本都有。胜在藏品,图够多,相对也贵。排版还有些欠缺,缺少中层的框架。
0 有用 嘻嘻😇 2021-10-02 12:26:06
好漂亮
0 有用 刑小绿 2018-07-08 11:56:37
好书,有海量的银饰照片及详细讲解,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