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解释》的原文摘录

  • 1848年世界第一家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1865年,该交易所推出了首个标准化的远期合约,被称为“期货合约”,简称期货,以取代原来的远期合约。 (查看原文)
    不过如北 1赞 2015-11-03 11:27:07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远期和期货 - 期货合约
  • 西尼尔说得好,利息是对节欲和等待的补偿,如果实际利息为负,就是对节欲和等待的惩罚,这太无理,太违背人性了。 (查看原文)
    haoqiangben 1回复 2014-12-08 21:46:41
    —— 引自第311页
  • 沒有期貨市場來鎖定生產的成本,生產只能時斷時續,社會生活就安定不下來。有了期貨市場,生產者就能專注于生產本身,把成本變動的風險交給金融市場分散,這難道不是為人民服務? 勤奋工作,有时是为了逃避更艰苦的脑力劳动,那是一种真正的懒惰。 单单出大力、流大汗和重复的体力操作,是不能开创新世界的。能开创新世纪的劳动,都是表面看起来很轻松的科学家的工作。而科学的背后是投资。 只喜欢实实在在的人,怎么会舍得投资这些古怪的想法。但有人就改,他们就是风险投资家。 这一点,凯恩斯早就精辟地论证过,他说经济的繁荣,不是由生产(供给)决定,而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的关键是投资需求。没有银行和金融市场,投资会受到极大的抑制。 (查看原文)
    SYE.L 2015-02-04 18:44:22
    —— 引自章节:金融是人類文明的推動者
  • 抵押,即是一种互相激励制约的制度。 金融的本来含义是资金的融通即流动。因为自打货币出现,并作为财富的主要保有形式之后,就有了资金的盈余者(潜在供给者)和赤字者(潜在需求者)。有钱的人不一定善于赚钱,而善于发现赚钱机会的人不见得有钱。没有银行,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就是瞎子摸象,一辈子也不会认识。 有了银行,出借者和借款人就都不用再东奔西走,找到银行就可以了。银行促进了资金盈余者和赤字者的沟通,实现了“金融”。 利息的作用是压抑需求而鼓励供给,利率上升则需求下降,供给上升;利率下降则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查看原文)
    SYE.L 2015-02-05 16:44:11
    —— 引自章节:金融是一种制度
  • 金钱本身更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性中的恶。金钱不过是一种工具,即便没有金钱,人性之恶也会以其他途径表现出来。指责金钱,就好比有人用菜刀杀人,就认定菜刀邪恶一样。菜刀是切菜的工具还是杀人的凶器,完全取决于谁把握菜刀。 (查看原文)
    川可 2015-03-13 22:33:09
    —— 引自章节:序 金融是什么-7
  • 不同的人对世界的看法不同,对未来的预期有差异,有人看好有人看淡,这才是正常的世界,否则才是不正常。正是洞悉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差异,股票、债券、期权合约、期货合约,才循此设计出来,以便每个人都能亲自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是否比他人更聪明。 (查看原文)
    川可 2015-03-14 18:11:33
    —— 引自章节:序 金融是什么?-28
  • 头寸(position),是中国银行业对资金、款项的习语和俚语,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进行货币制改革,发行新币。因为正面有总统袁世凯的头像得名“袁大头”。十个袁大头码起来恰好是一寸,因此银行把款项叫“头寸” (查看原文)
    Kevin Lee 2015-03-28 16:24:00
    —— 引自第121页
  • 企业,包括很大的企业,往往既发行股票直接融资,也发行债券间接融资 (查看原文)
    不过如北 2015-11-03 10:48:38
    —— 引自章节:第十章: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 货币需求理论(demand theory for money):一个经济体的状况取决于 总供给( Aggregate Supply, AS)和 总需求( Aggregate Demand, AD)相互作用 和 均衡( 总供给 和 总需求 相等) 的水平。 就业、 通货膨胀水平 和 实际GDP, 都由 总供给 和 总需求 共同决定。无论是 总供给 还是 总需求, 都是 价格水平 的 函数, 而 价格水平 是由 货币 的供给 和 需求 决定的。 (查看原文)
    王白 2017-09-12 11:12:27
    —— 引自章节: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 费雪方程式 说的是 作为 交易媒介的 货币需求, 强调 的 是 货币支出数量和速度, 而 剑桥方程式 说的 是 作为 财富或者资产形式的货币需求, 强调 的是个人的资产选择行为。 (查看原文)
    王白 2017-09-12 11:12:27
    —— 引自章节: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 货币需求 与 货币供给 的均衡, 是一个经济中货币需求量 与 货币供给量 相等 的 状态。此时候 的 利率 就是 均衡 的利率, 这个 相等的 量 就是 均衡 的 货币数量。 (查看原文)
    王白 2017-09-12 11:12:27
    —— 引自章节: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的 经典定义是: 一般价格水平(市场上所以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的上涨。 (查看原文)
    王白 2017-09-14 09:40:47
    —— 引自章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 公司的价值与公司的杠杆率(一般指全部资产价值与自有资产价值的比率)无关,即与债务成本水平无关。不论是股票融资还是债券融资,都不影响企业的价值。 优先股股东可以获得固定的股息收入,不管公司经营情况如何,优先股的股息是必须保证的,而普通股不一定有股息,要看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股息可供分配;其次,在公司破产时,优先股股东可优先获得公司偿债后的剩余财产,其次才轮到普通股股东;最后,也是最明显的一个不同是,优先股股东可以退股,即可以赎回股票,而普通股不能赎回。 优先股有这么多优先权,风险低于普通股,但代价是必须放弃公司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即优先股股东无公司的投票权。 不确定性就是一个事件(event),有多种结果,但不知道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 风险是一个事件有多种结果,究竟哪种结果会出现,不知道,但却预先知道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的状态。 (查看原文)
    张宇涵🔒 2017-11-09 01:55:08
    —— 引自第1页
  • 金钱,是值得尊敬和歌颂的,比之爱情,毫不逊色,因为终究感情不能当饭吃。 (查看原文)
    旅行瓶 2018-01-26 20:42:11
    —— 引自第1页
  • 金融的作用是发现价格,影响实体经济是它的最终结果之一,但它不一定非要“屈尊”去主动支持、靠近实体经济不可,金融业有时候运行的目的,就是其自身 (查看原文)
    旅行瓶 2018-01-26 21:21:00
    —— 引自第1页
  • 行为金融学的内在缺陷来自于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有关人类不完全理性的假设貌似合理,其实是大有问题的。 人可以暂时不理性,但必然会失败,如果要成功做某事,就要用理性压抑感性。你可以短期内不理性,但长期必须理性,否则终生皆输。 人类也有不理性或者短视的时候,但必招致灾难性后果,如战争,也必须用理性之光去矫正,如谈判。长期来看,人类的进步都是理性思考和理性行为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主流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更深刻、更有道理的原因。 (查看原文)
    bd 2022-04-17 05:56:06
    —— 引自章节:第十五章 股市有规律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