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雅明·布赫洛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副标题: 1955年到1975年间欧美艺术评论集
译者: 何卫华 / 史岩林
出版年: 2014-8
页数: 415
定价: CNY 7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
ISBN: 9787534476938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副标题: 1955年到1975年间欧美艺术评论集
译者: 何卫华 / 史岩林
出版年: 2014-8
页数: 415
定价: CNY 7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
ISBN: 978753447693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展示空间 / 品牌空间 / 博物馆 (donna)
- 凤凰文库(已出版24种) (沈语冰)
- 视觉文化:理论与案例 (puzzled歐)
- 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课书单 (废柴小章鱼)
- 艺术类书籍 (一个无名的画家)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3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新前卫与文化工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阿番 2020-06-09 23:05:04
艺术理论式评论集。布赫洛的语言表述模式值得学习
3 有用 練る 2019-08-16 10:16:08
如果说比格尔针对阿多诺关于现代艺术的论述,厘清了前卫艺术/先锋派和现代主义的界限,布赫洛则进一步阐发了这两种趋向内部的复杂性,尤其破除了比格尔为历史前卫赋予的弥赛亚式光晕。在这本文集中,布赫洛将现代艺术的历史脉络埋在新前卫及现代艺术诸变体的批评中,审视艺术如何调谐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微妙互动,判断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如何走向媚俗或反讽。粗犷的老马克思框架和精细的艺术批评在拉扯中形成了错杂的褶子。只是,... 如果说比格尔针对阿多诺关于现代艺术的论述,厘清了前卫艺术/先锋派和现代主义的界限,布赫洛则进一步阐发了这两种趋向内部的复杂性,尤其破除了比格尔为历史前卫赋予的弥赛亚式光晕。在这本文集中,布赫洛将现代艺术的历史脉络埋在新前卫及现代艺术诸变体的批评中,审视艺术如何调谐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微妙互动,判断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如何走向媚俗或反讽。粗犷的老马克思框架和精细的艺术批评在拉扯中形成了错杂的褶子。只是,布赫洛等为新前卫辩护的批评家和艺术史家们固然建构了一个更精致的框架,这个框架的视域依然是那些曾经的理论家照亮的,而此中的价值争端并未出离自律性和辩证性的节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难判断这个框架对理论家而言、对艺术家而言,是不是只是一个更精致的笼子。此外,书做得很糟糕,并没有什么插图,也无应有的译介。 (展开)
0 有用 分明 2024-03-14 23:07:08 上海
翻译像💩
0 有用 Evangeline 2018-12-10 00:11:16
结合《第二次的原色》,当成背景材料读,相互映证看作者观点,会比较好些。唔,也只是好些,而已…… 应该去看英文原版的。
0 有用 Karin 2019-10-31 01:47:10
布洛赫受到太多同行的影响了 导致自己写的文章看起来很零碎 但是对后现代主义还是有一定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