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全集的书评 (16)

柴de La Mancha 2023-12-18 12:58:25

卡夫卡——爱(划走)着这个令他恐惧的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得不说,了解卡夫卡的背景对于理解其作品是至关重要的。 零碎,抽象,跳跃,压抑,甚至不知所云,是初读卡夫卡的作品时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所以在多年前读完《城堡》后,我将他作品的阅读计划搁置了许久,这次带着忐忑拾起他的全集,读到随笔和日记(待读完)依然给我带...  (展开)
emfrosztovis 2023-04-30 11:48:01

个人的受难:在《城堡》《诉讼》后读《变形记》

告别(Abschied)不会是静态或瞬间的事件;里尔克在第八首《杜伊诺哀歌》的结尾处写道:“正如他在 / 那再次向他展现他的整个山谷的 / 最后丘陵上转身,停顿,流连——, / 我们这样生活着并总是在告别。”类似地,弗朗茨·卡夫卡用生命中的大部分成人岁月来构思一场告别。《变...  (展开)
商山葱 2023-01-29 15:55:46

读卡小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谈话录部分,记录者凄凄惨惨。但继单行本之后再读一遍,还是更加确信,这大概率是伪作,或至少大量羼入记录者本人的私货。某并无文献学证据,单凭文气、语感。谈话录里颇甜腻,见识不高,与卡氏凛冽文风殊不称。 2)卡对博罗德性命相托,堪比子柳子托梦得。而梦得和博罗德亦...  (展开)
哲夫成城 2022-04-19 22:55:05

【转】赵山奎:学术史语境中的卡夫卡“遗嘱”

【作者简介】赵山奎(1976—),山东省莘县人。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起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年3月起任教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4年2-8月期间为斯坦福大学德语系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比较文...  (展开)
大东 2015-12-04 08:24:38

能不能看懂,这是个问题。

最近一直在看kindle版。 要说怎么评价,怎么说呢,不好说。 只说能不能看懂吧。 有的文章能看懂,叙述性的。有的文章看不懂:有时候段与段之间没有联系;有时候一段话里,前一句和下一句也没有联系;最狠的是同一句话里,词与词之间都什么联系——大概像形容词和名词没有正常的...  (展开)
Schlaflied 2024-06-03 19:36:00

FRANZ KAFKA, 100 JAHRE NACH SEINEM TOD

纪念Kafka逝世100周年,读完了全集(2023.12.22+2024.5.16-6.2),顺序卷四—九、三、二、一。其中《谈话录》《日记》《书信》为电子阅读,而各篇幅的小说选择了其他版本的纸质书代替。个人喜欢程度:《城堡》>《中短篇小说集》>《审判》>《日记》>《书信》>《失踪者》>...  (展开)
泰奥 2022-11-11 20:07:51

卡夫卡的短篇 、微型小说、寓言中的思想使人领略到一番独特的趣味。

“那儿的人真怪!你们想想看,他们从来不睡觉!” “他们到底为什么不睡觉?” “因为他们不会感到累。” “他们为何不会感到累?” “因为他们是些傻瓜。” “难道傻瓜不会感到累吗?” “傻瓜怎么会感到累呢!”(卡夫卡《失踪者》) 这几天呆在家里哪里都不能去,除了睡着就...  (展开)
牟仃 2021-02-20 19:12:49

人的命运桎梏在黑暗的城堡

读《城堡》 土地测量员K试图到城堡去履职,而他一到城堡的边缘地带就发现自己并不受欢迎。所有人都以城堡的名义拒绝他的接近,虽然那些村民们自己也无权进入城堡,一睹城堡的真相,但是他们是如此敬畏城堡,更不用说那个如鹰一般盘旋飞翔的最高权力者——克拉姆。城堡是个封闭...  (展开)
Paloma 2017-09-22 23:11:27

第四卷《谈话录》摘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没有颜色和字体区分,只好换成小括号:小括号里是自己的标记,其他为摘录。按自己的理解分主题整理,顺序跟原文差异很大,整理到一半意识到应该标记页码,但已经太多,只好算了。好在谈话录本身话题之间跳跃性很大,雅诺施就这么顺着记录了下来。) 1、 艺术对艺术家是一...  (展开)
小园香径 2015-08-31 14:45:38

接近完美的卡夫卡全集版本

1. 卡夫卡为20世纪初叶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与乔伊斯、布鲁斯特等同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长篇小说《城堡》、《诉讼》及中篇小说《变形记》等为他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广泛、不朽的声誉。 2. 《全集》由著名学者、翻译家叶廷芳主编,译者有张荣昌、章国锋、赵蓉恒、卢永华、黎奇等...  (展开)
在下徐俠客 2023-10-18 19:14:34

卡夫卡全集 摘要

卡夫卡全集 卡夫卡著 叶廷芳主编 24个笔记 卡夫卡全集(第1卷)  现代哲人尼采说过:只有经历过地狱磨难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  内心极为执拗,外表却十分谦和  人是不可能没有一种“不可摧毁的东西”而活着的。  “是的,我们两个都说得对,但是,为了意...  (展开)
麦头麦头 2021-07-11 19:47:37

一只卡夫卡鸟

1. 对小说集无感,基本上是囫囵过去的,可是太喜欢第四卷的谈话录了,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温柔又悲观的人,一个清醒却疏远的人类观察员。"对许多事情,我们也许只有视而不见才能接近它们。“”我们永远不会了解活着的人。现在就是改变和变化。” "在现在这样一个不信上帝的时代,...  (展开)
牟仃 2021-02-08 06:30:34

孤独的反抗和接纳

两部小说都是未完成稿,说明卡夫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严格,他不想草草出版自己的小说,对其进行了不断的删改,最后还是没有定稿。 第一部《失踪者》:卡尔犯错后被父母送到美国,开始还觉得他虽然在船上遇到一些麻烦,只担心他丢失的行李。后来他挺身而出替司炉打抱不平,却意外...  (展开)
路过拂晓 2020-05-21 21:05:28

失踪者:一场有关自由、权力、善恶的博弈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刚满17岁,就遭遇了被父母抛弃、被舅舅放逐、被旁人诬陷、被同伴囚禁种种生活的毒打,他的生命轨迹会发生怎样的偏移?卡夫卡在未完本《失踪的人》中,用笔下的主人公卡尔,尝试与我们探讨这样的问题。 正如卡夫卡在小说的开头写道:“当他乘坐的轮船慢慢驶...  (展开)
小张 2018-11-08 23:24:52

卡夫卡。

照我看,如果世界仅能留一下一套全集的书籍,我想应该是卡夫卡全集,理由很简单,因为读不懂。 我想我的眼界太短浅了,早年间我读过卡夫卡的全集,甚至读了数遍。但通篇下来,卡夫卡给我的感觉是,这是一个作家应该有的纯粹胸怀。 有时候,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会想这要是卡夫卡...  (展开)

订阅卡夫卡全集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