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学讲稿 短评

热门 最新
  • 87 莫斯科黄昏 2016-01-06 16:41:32

    原谅我这么直白,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能有多不屑,我就有多热爱

  • 60 机器猫 2015-08-06 22:46:19

    读完关于俄罗斯人讲的关于俄罗斯文学的阐述,我沮丧的发现不能用原语言阅读该国作家的作品将会错失多少美好的东西,这和读布罗茨基讲诗的时候的那种沮丧不相上下。关于因翻译而错失,电子图书有一本联合文学的布鲁诺舒兹专题,里面一个台湾的女翻译因为喜欢舒兹而专门学了波兰文还去了波兰生活(貌似还嫁了个波兰人),她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大概意思是舒兹文中经常出现“覆盆子果汁”,到了波兰才知道因为好喝便宜,所以算是当地的国民果汁。我不得不悲哀的认识到,一个国家一种语言的作品,只能是它们自己的,不是一个局外人仅仅通过反刍回锅的文字就能理解的,有的小道具小幽默也只有局中人才能会心一笑。

  • 41 何适之 2015-06-09 13:47:01

    纳博科夫在评论方面非常优秀的一点就是主张你在评论一本小说的时候,一定要从细节上着手,从某个段落章节分析这个为什么好哪里高明哪里精美,抑或相反,而不是“本书XXX”的套路。有这样的评论家在,作为认真读者,即使批评你认可的小说家,你也不会完全无视他的评论话语,你会首先被这份认真打动

  • 28 劈头士》睁木 2015-07-20 20:47:50

    已购。看纳博科夫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其实挺生气的,这厮就知道扣细节去分析,压根不想去感受老陀。但是,看他写托尔斯泰,发现他真是一个极其认真的读者,到这个份儿上,让我叹服。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内容写得很棒,托尔斯泰尤其是全书重点。以后值得回头再读!而关于老陀的部分,的确说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老陀笔下的人物多是神经病。。。然,像山洪爆发一般的老陀怎么是托尔斯泰拥趸所能理解的呢!

  • 23 金赫 2019-07-26 19:08:20

    返回来重新说一下,这本书对于理解俄罗斯文学没有太大帮助。纳博科夫以令人厌恶的傲慢,显示了他灵魂的粗糙(他自以为是精细的)。这次重读,我认为我已经搞清楚了他的一点审美偏好。——他成功避开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那种最值得说道之处,那种最高明的技巧,而是陷入到对具体细节是否合理的论证,天知道他怎么这么愚蠢,因为那些东西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刻意模糊的(他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小说才华所致)。当然,纳博科夫深谙这种具体化:他认为艺术应该是具体的,比如他成功把一个恋童癖精神病态的心理活动具体化了。不得不说一句,他这种具体化虽然很流畅,但也封闭了理解的可能。陀处理过同样的恋童题材,他避开了那种具体化,他知道那是必须模糊的,因为他的小说艺术有更加超越的追求。

  • 10 渡边 2017-03-31 15:36:55

    纳博科夫是这样一种作家,他要么让你佩服,要么让你愤怒,但他从来不会让你失望。纳博科夫还是这样一种老师,他会让古板守序的优等生皱眉侧目恼羞成怒最后夺门而出,也会让玩世不恭的偏科生惊讶起哄跳上课桌然后奉若神明。而我是内个有点生气但耐着性子记笔记的中不溜儿生。

  • 7 malingcat 2015-06-28 09:58:30

    纳博科夫从美学上彻底否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唯一让我不舒服的地方。但是本书中对果戈里和托尔斯泰的分析真是精彩,佩服。

  • 7 把噗 2016-12-22 11:08:48

    陀思妥耶夫斯基毕竟不是天才,而纳博科夫是啊!

  • 5 北楼鬼 2016-03-10 21:40:17

    棋逢对手,优秀作品需要同样优秀、有艺术欣赏意识、有创造力的读者。上帝和魔鬼都在细节中,面向文本精读、细读(而不是满脑子“社会现实”、“寓意思想”),把小说当小说来读,说着容易,却是对作者的最高顶礼。作为俄国文学脑残粉,一年来入坑渐深,这本原汁原味、结构粗糙的课堂讲稿也跟着读完了——简直享受。无论是对小说的艺术形式的再次确信,还是纳博科夫的小说观和对小说技巧的敏锐洞察……托翁、契诃夫的段落最喜欢,果戈理部分极有创见,甚至对陀的严厉批评都特别合心意——这部分争议最大,也划出两种审美观点(也许并无对错)的界限。我跟纳是一路:小说家是魔术师;小说不是现实,却要与现实竞争,在读者脑海中制造出真实的幻觉。陀从人物的心理性格到对白动作到环境到情节的种种失真,还有“伤感主义”情怀,至少让纳跟我都觉得很不爽…

  • 4 #暗蓝# 2016-09-28 01:27:42

    就算是再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契诃夫,读纳博科夫的批评也是心服口服。

  • 3 滞销书选题仙人 2015-08-12 16:48:34

    除了谈陀老的部分,充满偏见外,对其余的作家都有独到的见解。

  • 2 顾放 2016-05-23 22:02:58

    字太小太密,看着挺难受。

  • 2 皮皮虾和米稀稀 2018-05-10 00:18:08

    头号托尔斯泰粉,而且他粉安娜不粉卡列宁,把卡列宁贬得一无是处

  • 4 虾米 2020-01-05 10:19:54

    去世后整理出版的集子,系统性较其余两部讲稿差些。总有人借纳博科夫攻击陀氏的话语来贬低陀氏,从这个讲稿很清楚地就可以发现,纳是有针对性的,并不全盘否定。他说陀氏命中注定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戏剧家,可惜走错道儿写起了小说,换言之,他对陀氏小说中采用的戏剧手法还是很欣赏的。另外,我倒想借纳博科夫紧扣细节的读书法来敲打那些满嘴跑火车却在细节问题上一问三不知的人,他们的观点是紧扣细节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想说的是,连眼前的树木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你真知道这片森林?是看个朦胧美吗?近视眼脱去眼镜,看什么都是千篇一律的朦胧美,这样真的好吗?小学生一两句话提炼中心思想(森林),现在很多书评论文没法看,说到底就是将这一两句话扯成一两千或一两万字罢了。

  • 3 Cymophane69 2017-10-26 12:01:45

    陀:酸,你接着酸

  • 2 savorty 2019-11-14 18:14:15

    把《卡拉马佐夫兄弟》当成侦探小说来评头论足,这一行为可以加入迷惑大赏了

  • 2 the Wor(l)d 2015-07-20 22:39:46

    漫长的待机只是你对文学消费的投注,别忘了顺利过渡到文学接受还得划拨一笔名叫预习的尾款。

  • 2 阿枣 2016-06-25 22:42:50

    纳博科夫讲课都是念稿。他很得意:只需备一次课,就能“混”个十几二十年。但他是个好老师。顺着他我去读了果戈里、托尔斯泰和契诃夫,受益匪浅;副作用是暂时失去了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热情——“如果给每位作家打分,陀思妥耶夫斯基连进办公室拿分数的资格都没有”。不过话说回来,纳博科夫和他推崇的任何一位俄罗斯作家都不像——他只是繁复、生动、现代、尖刻的纳博科夫。

  • 1 Jabberwock 2015-07-31 21:37:59

    对俄国十九二十世纪小说相当细腻的梳理,尤其是托尔斯泰的小说(老纳心中除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之外俄国小说的巅峰)。不急不躁地娓娓道来,平静中自然透出一股子贵族气,看不起草根阶层的陀思多耶夫斯基、高尔基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当老陀、老高高喊着上帝和俄罗斯的时候,老纳惬意无比地坐在扶手椅里画着安娜·卡列宁娜裙子的花边草图。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