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殉道者花园 短评

热门 最新
  • 28 坦克手贝吉塔 2017-01-09 12:37:41

    深沉而动人的小说集。《雪中的猎人》和同名篇目简直是好极了,开篇的《隔壁》和《面对面》也都惊艳,《布鲁克教授》里有很崇高的成分,复杂而精妙的转换;关于谎言的故事《骗子》文本结构密致,结尾也好,而那篇《偷猎》,读到最后简直是要落下泪来啊。

  • 19 皮皮虾和米稀稀 2016-12-20 01:52:17

    去你的卡佛,你们看小说就他妈知道卡佛,短篇小说又不是只有卡佛的套路。不诉苦就不是写小说了吗

  • 20 雨露秋禾 2017-01-20 15:17:30

    对书名产生了“一定很好看”的幻觉

  • 14 2017-02-22 10:56:37

    《处女航》、《北美殉道者花园》写得真好。怀念那位不在此世的译者。

  • 8 阿巴厮 2017-06-12 22:56:32

    不能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读,有几个故事真实低丧气,不是绝望的那种,就是很生气很烦躁,但又承认确实写得挺好。等心境好些了之后,又把接下来的几个故事读掉,则换了一副眼镜一样,苦涩里藏着幽默,悲哀中又带着暖。

  • 5 CharlesChou 2016-12-13 12:41:10

    在一片局促而gloomy的画面里,《温菲尔德》像一股带着失落的暖流。

  • 7 粟冰箱 2017-01-03 09:52:29

    很喜欢,想到《都柏林人》跟《十一种孤独》。觉得跟卡佛并不像,卡佛那种死咩咩的风格像浮在生活表面的冰凌,这个更像笼罩生活的灰雾。

  • 4 何桃仁儿 2017-05-04 11:09:10

    也许可能是翻译不尽善尽美?总感觉差那么一丢丢

  • 4 丛二 2018-01-08 23:08:40

    沃尔夫式的绝望是人生某一时刻你会卡住,忍不住待在黑暗里一会。像藏在地下室里数着隔壁老板熨衣服的件数的男人,像男孩以一种想必古老而神圣的语言歌唱起来时,像偷情的教授和五十年的金婚男人就在某一刻意识到就这么过下来了,像乖巧的女教师突然决定反抗,像你突然想对着同伴开枪,无数巨大的空虚与冲突早晚会降临。沃尔夫的结尾真是一绝。

  • 4 阿 拙 2017-01-20 21:26:11

    孙老师的风格太容易让人反应出英文原文是什么,不好说好还是不好,读下来竟还是最喜欢吸烟者,可能因为主角的年龄的关系吧

  • 2 屋顶上的猫 2016-12-28 11:08:07

    托拜厄斯·沃尔夫似乎掌握到了我们所共有的秘密,而且他准备把他所知的一切都讲出来。——雷蒙德·卡佛

  • 2 苍耳 2018-05-01 23:30:13

    因为译者而在图书馆顺手借回来,几乎我喜欢的每个作家(理查德耶次、乔治奥威尔、伍迪艾伦)都是他译作过来的,还想去看英文版

  • 1 k1973 2017-01-11 15:52:30

    那些推荐词和类比真没什么意思,这家伙是独特的。

  • 2 egg-white 2018-01-27 21:36:04

    和yeti的第一次线上讨论 。。

  • 1 庄蝶庵 2018-11-19 22:34:01

    因为是孙仲旭的译作,总之要拿来读一番。此部短篇小说集,总体而言,技巧不可谓不娴熟,却总是因为作者的刻意收敛,而陷入一种尴尬的摇摆。作者致力于呈现人生的种种窘境,揭露现实人生的无聊,“现实主义”风格明显,但作者同样感觉到纯粹的“现实主义”并不足以令人满足,于是忍不住尝试在文本中掺入某些别样的风格。比如,在《雪中的猎人》,人物的情感爆发极具戏剧性,在枪击案发生后,却流于一种近乎荒诞的叙事,可惜作者不能坚持荒诞;同名短篇本来要呈现一个悲催的失败者,这失败者突然爆发出来的反抗精神,足以完成对整篇小说的颠覆,成就人物的“成长”,但是作者又将文笔控制了。一言以蔽之,作者的风格是对文本的控制,但控制力太强,却让故事本身失去了灵气。

  • 0 夏朵朵朵朵朵 2019-12-30 12:57:57

    差点被第一篇劝退,第一篇里有一种熟悉的叙事说话腔调让人抵触,可第二篇《雪中的猎人》挺不错。

  • 1 韦🔥 2018-12-10 17:14:15

    完全不合我的口味,看了跟没看似的😂…

  • 0 魏老师 2018-07-20 23:35:32

    最好的一篇是《偷猎》,其余的低于预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